佛陀作為導師是如何教導弟子的

佛陀從證悟到觀機教化,施恩惠給眾生,到處普灑甘露法雨,滋潤眾生枯乾的心田。佛陀的教示,又是苦海中的法船,接引眾生從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佛陀住世說法四十九年中,教海波瀾浩瀚,感化的眾生無量無數。從最高的婆羅門階級、國王、貴族,到工商巨富,乃至販夫走卒,佛陀都一視同仁,應機說教。佛弟子有七眾。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總名之為佛陀座下的七眾弟子,也即是構成佛教教團的全體信徒。

佛陀度化五比丘,是教團成立的開始。其後經阿難再三請命,佛陀同意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和五百女眾出家,這是最初的比丘尼僧團。不久耶輸陀羅、孫陀利等釋迦族女性都陸續加入僧團中。具有組織的佛教教團,稱為僧伽;最初僧團成員分為「四眾」,就是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與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不論是出家或在家的修行者,佛陀都親自為他們制定生活規約,讓僧信都能在紀律中和合共處。

夜賭明星覺悟之後,佛陀到波羅奈的鹿野苑,度化還在苦行中的憍陳如、阿說示、跋提、十力迦葉、摩訶男五個人。佛陀為他們宣說四聖諦與八正道,這是佛陀的最初說法,佛教史上稱為初轉法輪。乍聞佛陀的教誨,憍陳如等五人衷心感佩,慚愧先前的猜疑背離,從此隨侍佛陀,成為佛陀最初度化的五比丘。當此之際,護持佛教久住的世間「三寶」都已具足:佛寶即佛陀,法寶即四聖諦等教說,僧寶就是五位比丘。

佛陀教化弟子,是依據弟子的根器差異而給予不同的教說引導。對於能依教奉行的弟子,佛陀皆耐心調教;對於不能依教奉行的弟子,也予以方便隨機攝受。譬如,佛陀自己苦行多年,深深體會苦行並不究竟,無法了悟正道,而大迦葉 喜好苦行,堅決修持頭陀,佛陀雖然不予鼓勵,但也不直接阻止,伺機特別為大迦葉尊者宣說不苦不樂的中道生活。

阿難尊者為佛陀姨母請願,允許讓女眾出家,佛陀也隨緣接納。對不能依教奉行的弟子,佛陀也不會囿於成見,以人廢言。
此外,佛陀對於資質愚鈍的弟子,總是不厭其煩的諄諄教誨。譬如周利槃陀伽不善記憶,佛陀就教他持誦「拂塵除垢」的偈誦。周利槃陀伽遵照佛陀指示,每日手持掃帚,一面掃除塵埃,一面用心持誦「拂塵除垢」,終於使他成為受人尊敬的比丘。

對於懈怠弟子,佛陀會激勵他上進;對於操之過急,過份勇猛精進的弟子,佛陀則教以緩和之道。有一位名叫聞二百億 的比丘,是琴藝超群的音樂家,由於他平日嬌生慣養,初入僧團,不能適應沙門生活,加上求道心切,過於精進,身體日漸衰弱。佛陀不忍,慈悲譬喻說法,告訴他:「修行就像彈琴,琴絃太緊易斷,太鬆則沒有聲音,如果不急不緩,就能彈出美妙的音聲。修行也要不急不緩,把心放平和,才能持久有成。」

佛陀教化弟子總是觀機逗教,應病與藥,所教化的對象,不分貴賤貧富,一律關愛。譬如擔糞的尼提、理髮的優波離,佛陀都慈悲納受他們,成為僧團的一份子。佛陀還曾經救度五百盜賊,使他們棄邪歸正,信仰佛教;教導妓女,令入正道;感化鬼子母,教其愛護一切幼童,有如己出。佛陀視一切弟子猶如自己的親生子女,尤其對多病眾生格外垂憐。幼童懵懂無知,需要庠序之教;眾生有煩惱,更需要佛陀的慈光照耀。

佛陀四十餘載的弘法生涯中,足跡踏遍了恆河南北兩岸的國度,教化眾生無量,其中傑出弟子不在少數,他們多能秉持佛陀的慈心悲願,自覺覺他而行化人間,或者嚴守佛陀的教誨,用心道業。佛陀度眾精勤,直到涅槃之前,最後得度的是百餘歲比丘須跋陀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