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开五叶

中国禅宗传至六祖惠能,开创南宗禅,出现前所未有的新面貌。南宗禅的理论主要以非有非无的”空”性为基础发展出来,各种禅修形式无非以破除众生执着为本,当中特别注重”不立文字”。

“不立文字”,即不执着言语名相文句的意思,强调禅行如何在生活上实践,不应局限于坐禅、读经等规范化的行持形式,注重任运自在,无得无修。只要当下心念一转,自可悟出真如本性,顿悟自性即成佛,建立起独特的不假修习、明心见性,甚至是直捷了当的禅风。这里所说的”不立文字”绝非否定文字的存在价值,而是修行者应将注意力集中在恒常的禅修实践和开悟上。

正如《肇论. 般若无知论第三》所载
“经云:般若义者,无名无说,非有非无,非实非虚。虚不失照,照不失虚,斯则无名之法,故非言所能言也。言虽不能言,然非言无以传,是以圣人终日言而未尝言也。”

六祖惠能从不排斥经教,重点在于领宗得意,自性觉悟,必不可拘泥于文字名相,更不能终日埋首文字堆中,否则为文字所障,离开悟之路只会越走越远。任何语言文字都是一个方便、一个方法,只是指月之指,而非月之本身,经典大抵只是具有启发的作用。

人的开悟依靠某一种外缘,关键系于各自的醒悟。在禅的修习过程中,重要的是体悟心证,悟境如何则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说似一物即不中”,并非语言文字所能表达。惠能倡导的禅学理论,奠定南宗过千年理论基础和生活原则。唐中叶以后,形成天下禅”皆归曹溪”的主导局面。及至五代,更出现「一花开五叶」,南宗发展成伪仰、临济、曹洞、云门和法眼五家。五家禅皆源于六祖,惟传襌因缘不同,故开创出不同传法接机的宗风。五家禅在思想、门风虽有不同,然其要旨仍不离六祖的自修顿悟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