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相互影响之过程为何

众生的五蕴,叫五取蕴,因为是从过去的取——烦恼而招感来的。从取烦恼而生的,本质上已免不了苦痛。而现在有了这五取蕴,由于取烦恼的分别、执着、妄想。“取识”在这些物质的或精神——“色蕴”一直是处处住着,看作可“取”、可“得”、可“住”、可“着”的。现在又添“四识住”,更是苦上加苦。取、得、住、着,都表示“取识”与“对象”的染着,像胶漆的黏着似的,不能脱离。
心识对境界有了染着,即“受蕴” 在内心触对境界时,领受在心,引起内心的情感,感到或苦或乐的,叫做受;受就是内心的情绪作用。境界的每一变动,都会引起内心的关切。外在事物纷繁复杂,瞬息万变,内心随之心猿意马,应接不暇,不能自主的或苦或乐,此为痛苦之根源。
“想蕴” 在认识境界时,内心就摄取境相,现起表象作用;再加构想、联想等,成为概念;依此而安立种种的语言或文字,了别境界,随之形成对某项事物的某种特定意思状态。
心识就采取行动来对付,如经过心思的审虑,决断发动为身体的、语言的行动,就称之“行蕴”。行:本是思心所,是推动内心去造作的心理作用──意志作用。凡以意志为中心的活动,所有一切复杂的心理作用,除了受、想以外,一切都总括在“行蕴”里。
心识与外景,能观与所观,能住与所住便是如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心、境相互影响之过程为何?

佛在《增支部》第三品说:「诸比丘!我说行(造作cetana)为业。众生通过意念,由身口意作业。」
这说明人类的行为(以身口意造作的善或恶业),是源自其内心的善或恶之意念或动机。

在 "Atthasalini"第68页,有一段文句云:「当我们心猿意马时,身口意都会放纵不羁;当我们制心留念时,身口意也得以制约。」
如果我们放纵自己的心,身口意就会犯戒造恶业;反之,如果我们约束自己的心,身口意就会持戒清净。

在《法句经》的第一偈及第二偈讲得很明白,强调心是一切苦、乐的根源:
「诸法心先导,心主心造作,若以染污心,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马足。」
「诸法心先导,心主心造作,若以清净心,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从,如影不离形。」
所以,心念与外境是互相影响的,他们的关系很密切。
虽然,“心”是一种无形无相的意念,可是却驱动着人的业力--善恶染净行为,更主宰了世间法---人生苦乐(三善道及三恶道)及出世间法--凡圣(六凡四圣)的果报。

打个简单的比方,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内心抱持负面的心态(尽观其过失)时,我们看到的外境(人事物)都会显得很糟糕,我们会满腹抱怨、痛苦万分;反之,如果我们怀着正面心态(尽可能看其优点、人家的付出或努力)时,我们看到的外境(人事物)都显得很吉祥,常怀感恩、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