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义书》与《薄伽梵歌》

《奥义书》的梵名为 UPA+NI+SAD,UPA(亲近/靠近的意思)NISAD
是指坐在老师的身边。意思是说老师教弟子不能公开这样子讲,必须有学生坐到老
师的身边来,老师才教。这个中国人就把它翻译为奥义。讲的东西一定是非常深奥
的,不然为什么要这么靠近,老师在教一般人不能够知道的,不能够公开讲,讲了
也没有用。所以必须学生坐到老师的身边,亲近老师,然后老师才慢慢教这个深奥
的义理,所以叫奥义。所以奥义书是婆罗门教正统的产物。它原来是梵书的一个部
分,但是后来独立出来了,称为奥义书。所以,等于是说吠陀经有四个吠陀。每一
个吠陀都有自己的梵书、而且每一个梵书都有自己的奥义书。这样子就形成非常庞
大的婆罗门教经典的一个体系。奥义书是发生在西元前的700-500之间。真正发达是
在第二个时期。讲师所谓的第二个时期,如果吠陀经是属于第一个时期的话,那么
奥义书是属于第二个时期。这个时候思想是特别自由,开放了。讲师特别强调:印
度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在西部的人,婆罗门教是所谓第一个文明,非常保守,原因
不明。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以后,在五河流域安定下来,开始展开农业,不再游牧了。
这个时候,四种阶级当中掌握武力就是刹帝力。刹帝力继续往东发展,带着武力,
带着军队,往东发展,入侵恒河地区,第二个阶段。进入恒河以后,发觉到是一片
很好的平原,土地肥沃,就不愿意再回到第一个五河流域了。他们就直接长住在恒
河地区。刹帝力开始用有大量的土地了。他们形成一种城邦的文化,意思说你那座
城是你的,这一座城是我的,等等。。所以国土就划分了,而且不愿回去五河地区。
但是不要忘记军队都是男的,要繁殖只能够跟少数名族通婚。这时候通婚的结果产
生更开放的思想。这些人原来是来自西部,是保守的婆罗门教徒,然后他们进入第
二时期时,再加上通婚,而且婆罗门的地位已经慢慢降低了。然而,刹帝力这时候,
拥有武力,拥有财富,拥有国土,他的地位抬高了。意思说婆罗门教进入第二个时
期,婆罗门阶级已经不再受到重视了。思想比较民主,比较开放了,更加上他又跟
当地的少数名族通婚,完全可以不受婆罗门教的约束了。这时候,很多人认为宗教
权利不能够只是被掌握在婆罗门阶级。事实上一切的人都拥有宗教权利,甚至可以
自由解释吠陀经的内容,所以有更多的奥义书出现。解释的人不一定是婆罗门阶级
的人,而是刹帝力阶级的人。本来刹帝力是不管宗教事务的,这个时候,刹帝力抬
头以后,他们也要参与宗教,掌握宗教,所以婆罗门的地位受到挑战。才会出现,
佛经里面有谈到,奥义书里面也谈到学习吠陀的婆罗门阶级的人,竟然要向刹帝力
阶级的人请教吠陀经的思想,等于是对调。所以刹帝力抬头,所以这个第二个时期
是奥义书的时期,自由的思想就抬头了,而且王者的权利不断的攀升。四阶级当时
可能要做一个调整,第一个是刹帝力,第二个才是婆罗门了,已经转换了。这个奥
义书是非常重要。德国哲学家,溯 溯 U SU 本华深受奥义书的思想影响,他认为
生前可以
读奥义书是非常安慰的事,等于死而无憾。奥义书主要是讨论本体论,就进入哲学的
时期。又是什么呢?梵跟这个我有没有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如果本质上是不相通的
话,人的解脱怎么可能呢?什么是解脱,我们痛苦的人生,现实的人生,无常的人
生,要透过一个管道回到大梵天那个清净的,快乐的,恒长的,这样的一个叫做梵
我合一。谈的是本体论的梵我合一的理论。整个现象论是梵的显现,梵既然创生万
物,请问梵有没有参与其中呢?那么奥义书就说大梵天在创造宇宙万物的时候,梵
本身也参与其中,现象也只不过是梵天的显现。这样子就是刚才讲师所讲的,你看
到高山,那个就是梵。大梵天没有离我们很远。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看到的这些
都是梵,梵就在里面,大梵天就在里面,这就变成所谓的梵神论。所以,要认识梵
你才能够解脱。所以他们已经否定掉婆罗门教的祭祀主义了。什么祭祀万能,什么
东西都祭祀?。如果你不能够清楚的认识你的本质,跟大梵天的本质,没有差异的
话,你是没有办法解脱的。光是祭祀是没有用的。你看这个思想有没有进步一点?
所以,要认识我内在的梵就能梵参与其中,创造万物的梵就在其中,我就要修行。
我一生中所谓的修行是什么?修行就是认识我自己,真实的我(梵)。它由祭祀变
成一种内在的反省。所以要怎样认识梵,这是非常重要。人,这个我(梵文:ATMAN),
我作为现象界的一部分,跟宇宙的最高实体就是这个梵 BRAHMAN,有没有本质上一
样,那么奥义书说是一样的。只不过这个我被困在现象世界。所以要怎么样让我的
本质恢复我原来有的本质,回归到梵这个地方,这个变成修行的目的。所以人要怎
样来接近/靠近这个梵。这个很重要的。所以他立了所谓的四位说,我只是举奥义书
的其中一个思想来跟大家大概解释一下。后来也跟佛教也有一点点关系。第一个,
人有四个位置是可以接近梵的,但是还是有层次上的差别,第一个叫做醒位,现在
大家都清醒吗?醒位就是我们现在,意识在起分别,起作用的时候。眼睛看到,耳
朵听到,鼻子嗅到,意识非常清楚的时候,就是百分之百的清醒的。这种状态,最
不接近梵,不靠近梵。你都被现象所迷惑了。现象世界是梵的创造。这个现象世界
是幻(MAYA).。真实的世界只有一个世界罢了,那就是梵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
现象世界是幻化的。所以不只是佛教讲如梦如幻,婆罗门教也讲如梦如幻。这个现
象根本是幻化的不是真实的。所以如何要从幻化(的世界)回归到真实的世界(梵)
才是重要的。那么醒位,意识分别,反而不接近梵。第二个教做梦位。晚上大家会
不会做梦呢?做什么梦?皇粮梦,一帘幽梦,白天做白日梦。梦位比醒位好一点,
不过还是有意识在活动。有意识活动所以还是不接近梵的,多少已经靠近,但是还
很远。第三个位叫做熟眠位,就是进入一个熟睡的一个状态。这个时候,基本上意
识活动已经降到最低,熟眠。人身体休息,精神也休息了。最后,第四个——最接
近梵的就是死位,死人没有意识分别。这个跟后来佛教所讲的不分别。停止一切思
维活动,进入一个禅定,不起分别最能够见到实相,诸法实相。所以,可见奥义书
已经不强调祭祀了。他强调内在,如何把你的精神提升到最接近梵的这个层度。所
以这个是奥义书的时候。他们强调的是我跟梵的本质如何能够结合在一起。
第三个时期是史诗的时期。其中有一首诗歌叫做《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
后来佛教也用这个词,称佛陀为 Bhagavad ,就是世尊的意思。它是《大战诗》第
六卷< 须摩品>之第二十五章至四十二章的一段(其中一品)。此诗歌谈到正义的
战争,最后战争的结果,英雄胜利了,其实英雄是被破坏的,他的国家被人家侵夺
了,所以他联合他的兄弟们一起打这个坏人。大战的时候,祈求天神 RAMA 保护他
们。天神答应他,说你去打,你和兄弟通通都会赢,这个英雄名叫 ARJUNNA,所以
就率领其兄弟去打坏人,最后终于赢了。他感谢 RAMA 这个神,感谢你保护我,战神。
战神回答:『我其实没有帮到你,帮到你的人是谁?其实是你自己帮到了你自己啊!』
这个我们可以看到,它跟婆罗门教早期透过祭祀,想要求神来帮助,它从一个他力
的信仰,到最后讲到自力。这个是你自己,反印在,这个是小说,其实已经接近奥
义书的思想了。就是什么呢?祭祀没有用。婆罗门教早期说祭祀万能,这个时候是
祭祀无能。祭祀没有用,要认识梵,要战胜自己内心的烦恼必须透过谁?必须透过
自己。神帮助不了你,透过你自己。这个呢做成史诗,叫做《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非常平民化,而且容易传授。所以,《薄伽梵歌》的流行,婆罗门教就开
始转型,转成为通俗的印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