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經》中「菩薩行 」與「淨土」的關係

「菩薩行」即菩薩的作為,亦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大乘佛教認為一切眾生本具成佛可能,眾生可以通過「六度萬行」成就佛道,在自己成佛的同時,還須發慈悲心,,不惜身命,廣度眾生,正是大乘菩薩行的基本精神。菩薩行總攝為「六度」,以「六
度」為基礎,而伸延至萬種行門。經中有關「六度」的記述雖多,然多採《放光般若經》對「六度」的解釋:「菩薩摩訶薩不為齊限於人故,住檀波羅蜜而為布施。普為一切眾生故,行檀波羅蜜尸羼惟逮禪般若波羅蜜。普為眾生故,作謙苦行。菩薩成僧那僧涅不限眾生。亦不言我當限度若干人不能度餘人。亦不言我當教若干人至道。亦
不言我不能教餘人。菩薩為眾生故起大誓願言。我自當具足六波羅蜜。亦當教他人使具足六波羅蜜。 」
「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每一度又可以按不同的分類方法而分成若干部分。從上述經文可知,「六度」不僅是菩薩教化眾生的手段,同時也是目的。菩薩欲度化一切眾生,「起大誓願」。大誓願即建一清淨佛國,從而安穩眾生,修成佛道。菩薩行與淨土世界的建設關係密切,從因果上來說,行是因,而淨土是果。沒有廣大的菩薩行,自然就無佛國淨土。
《維摩詰經》的菩薩行思想以「淨」為基礎。本經的菩薩行的重點,一般將《維摩詁經》的菩薩行思想歸納為「十七淨土行」
「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菩提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布施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一切能舍眾生來生其國。持戒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其國。忍辱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精進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勤修一切功德眾生來生其國。禪定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攝心不亂眾生來生其國。智慧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對正定眾生來生其國。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成就慈悲喜舍眾生來生其國。四攝法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解脫所攝眾生來生其國。……十善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誠諦。常以軟語眷屬不離。善和諍訟言必饒益。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
如上所述,「十七淨土行」有:直心、深心、菩提心、六度、四無量心、四攝、方便三十七助道品、回向心、說除八難、自守戒行、不譏彼闕、十善。這十七中法是「大乘不共法」,即非小乘教法。這十七法中有許多內容是重複的,如六度中的「布施」與四攝的「六度」;持戒與十善相關聯;禪定與八正道的正定相似。十七法中,最重要的是開始的「三心」:即直心、深心、菩提心,據太虛大師在《維摩經別記》中的解釋直心,是平面觀,直觀諸法實相,不見有虛妄之法;深心是立體觀,下觀一切
眾生心具恒沙煩惱,也沒苦海,上觀一切佛心具微妙功德相應真如;菩提心即大悲度眾生心,心是行的基礎,由是心,才可以引發後面具體的菩薩行。十七法的安排,不是了無意義的簡單排列,依十七法修行,便可以達到十三個階位:直心、發心、深心、調伏、如說行、回向、方便、成就眾生、佛土淨、說法淨、智慧凈、心淨、一切功德淨。從心開始,直到眾生心淨,從未一切功德淨。此十三階位緊扣《維摩詁經》「心凈則佛土凈」這一說法,可以說十三個階位便是該經的撮要;同時,《維摩詰經》也是這十三個階位的展開,從十三個階位來看,菩薩行不可能一步登天,菩薩於其中須精進修行,不時以廣度化眾生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