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乘佛教之分不在經典

讀後感想(2)---大、小乘佛教之分不在經典
大乘是佛所說。佛陀住世時,其無數身教及言教,傳遍印度大陸,而佛陀示寂後,比丘弟子們,結集佛陀遺教,而經典的結集,相信也不是只有四次,而是經過十分漫長的時間,多次在不同地方及時空 ; 有歷史記載的,或只是口耳相傳的 ; 或有所聞的,甚至沒有所聞的……累積而來。當中更可能有佛所說過屬早期的、原始的「大乘」法,有所遺留,甚至未能在最初結集中便傳誦出來,是十分有可能的。更何況第一次結集,還傳出窟外結集的異議。故從另一角度看,佛陀一生自利利他,說法渡生,利及四姓七眾,為法忘軀的示現,有教無類之言行,不就是最佳「大乘法」的楷模嗎?再從另一角度看,今言之《阿含》公推是最早、最接近佛陀住世時之說教記錄,但最早不一定最古老,一如印度外道傳統兩大史詩[註],具體成書於佛陀住世之後,但當中內容要比佛陀古老。故後世部派佛教中人認定,只有其結集也之法藏是唯此無他的權威說法,未必完全站得住腳。
大乘佛教公認,是從小乘部派佛教發展而來,而且早期大乘學說,亦未見有大小乘的尖銳對立,如《法華經》以聲聞、獨覺(辟支佛)、菩薩來形容與小乘佛教的密切次第關係,雖然較偏讚大乘菩薩,但仍然不貶聲聞、獨覺,因站在開權顯實的《法華經》經旨而言,聲聞是聽聞理解階段,獨覺是自覺自省的練習階段,菩薩是圓滿所學用於實踐的理想階段,而最終目標是普皆得渡,覺悟成佛。由此推之,早期大乘之所以謂「大」實帶有「廣」納包容之涵意。
如以上文內容進一步地說,佛之本生及過往生的經歷 ; 如我們耳熱能詳之「割肉餵鷹」「捨身飼虎」「九色鹿」的故事,不就是大乘行者 : 施、戒、忍、精進,乃至悲智的特質極成嗎?這是大小乘也對此沒有異議,而大乘佛教其中一項特徵,就是在家眾之入世形象的「菩薩」所展現的佛法,小乘部派也沒有否定,只是「菩薩」由一種身份遂漸變成一種比聲聞、獨覺更超越和甚至近乎佛的尊格,才是小乘部派與大乘佛教的分歧之一。
但以此推之,所言九分.十二分教中的「方廣」「本生」分教,實帶有早期大乘佛法內容和傾向,甚至小乘《大毘婆娑論》也出現「方廣」分教中已出現「般若」一辭,故相信大乘佛法必定一早已存在,只是與今天所言「大乘」經典的演繹有所不同,而且不以「大小乘」名目二分對立。而大小乘的爭議,應源於部派佛教發展過程,產生一股普及僧俗的言行思想、思潮和學者的流派,即後來的大乘教團,而大乘教團的佛學義理,既容攝當時小乘部派學說,並且有更進一步的闡釋,如佛陀觀的改變,不單只出現佛有法、報、化身的觀念,而涅槃後的佛及他方世界之佛可以加被接引眾生,明顯是佛弟子在佛入滅後,追憶緬懷佛的功德,促使教法結集的同時,也受到傳統印度宗教及外來文化 ; 如帶有希臘文化的犍陀羅薰陶的影嚮,而出現詮釋上的改變,透過佛塔為據點,召集了各方(方廣)佛教精英,進行集思廣益的研討,從佛「本生」事跡起為點,形成了早、後出的不同風格的經典。而原則上是不離佛教核心精神,故學生個人認為,「大乘佛教是佛說」是無容置疑的,若說到大小乘佛教分別和形成,教系諸大德已作探究,而且也十分可信,此不贅述。
綜合而言,若撇除大、小二乘先入為主成見觀之,被說成小乘之《阿含》《毘曇》佛法,若以此來自利利他,解脫眾生,生死煩惱,現實中人與人之間,也許會少很多爭拗,社會與世界也較為和諧和平,經雖曰「小」但其用也「大」 ; 反之以奉為大乘之《般若》《法華》《華嚴》《淨土》《大日》…等經教,自詡大乘,但獨善其身,只求一己加被納福,消災感應,或求神異,或只求心安,雖不至於損人利己,但也不懂得予人為善,經雖曰「大」但其功卻「小」。哪麼此二者,誰孰大乘?誰孰小乘?看觀已很明白,故佛教大小乘之分,不是在 ; 更不應在經典上轉牛角尖,而是在於,行者如何運用佛法之目的和取態上。

註 : 印度兩大民族史詩《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記述印度遠古先民(雅利安人)信仰,遷徙,和印度大陸上與不同民族戰爭,種姓、制度文化產生的源流。

謝謝 龔同學分享。 明惟合十

謝謝 龔同學分享。

明惟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