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讨大乘佛教的思想和现实社会的意义

楼宇烈先生曾发文说“大乘佛教之慈悲利他精神和智慧解脱法门,在今天还有其合乎时代的现实意义,可为现代人精神修养的资粮。”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它不仅需要有一个各国人民、政府之间的平等相待和互相尊重的国际环境,更需要人人都怀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和同情心。若能发扬,将有助于人类爱心和同情心的养成和增长。大乘佛教的慈悲利他精神,不单是对人类社会,它也遍及于一切有情之生命,乃至所有无情之山水土石。佛教对有情生命之慈悲,不仅体现于“不杀生”的戒律中,更体现于为救有情众生之生命,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佛教对无情山之山水草木的慈悲,则体现为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良好保护。我们现代人如能从佛教的不杀生和同情、爱惜一切有情众生之生命,以及积极保护生存环境等慈悲精神中学到一些东西的话,我想对改进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的生态失衡和环境破坏是有所裨益的。
佛教认为,人世间的一切烦恼和痛苦都来源于人们的贪、瞋、痴三毒心。对于现代人来讲,精神上最大的痛苦和不幸,来源于盲目依赖物质手段和无节制追求物欲的结果。而大乘佛教的智慧解脱,讲究以戒、定、慧三学来对治贪、瞋、痴三毒,教导人们以布施心去转化贪欲心,以慈悲心去转化瞋怒心,以智慧心去转化愚痴心。大乘佛教以本来清净为诸法之本性,既不应有人我之分别,亦不应有物我之分别。世人之追境逐欲,求名为利,自寻物尽之烦恼,实为自我清净本性之迷失。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个人来讲,若能打破我执,视人我诸法平等无二,行慈悲利他之行,则必将体现出自我的真实价值,识得清净本性之自我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