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的起源

阿毗达磨,音译为“阿毗昙”,意译为“对法”。此外,阿毗达磨也被译为“优波提舍”和“摩呾理迦”,是对经藏的法义进行分类、解析和研究,后成为三藏之一的论藏。

关于阿毗达磨的起源,有学者认为佛陀在世时,佛陀与其弟子已经开始说阿毗达磨,弟子间也常以阿毗达磨的形式议论佛法。但是,佛陀刚入灭的第一次结集,只结集了经律二藏,并没有结集论藏。所以,早期的阿毗达磨只依附于“经”流行,为了令人容易忆持,而简单分类归纳和综合法义要领。直到佛陀入灭百年后,由于部派佛教的兴起,对经的注释增多,使论典逐步脱离经的形态。此外,各部派有思想上差异,因此各部派为了巩固其思想,以各自的立场编写论典。因此,部派佛教的兴起促成了阿毗达磨发展,让论典有了单独集为一藏的需求,此时的部派佛教也被称为“阿毗达磨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