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然“无情有性”佛学思想

湛然“无情有性”佛学思想

  “无情有性”说的是山河大地、草木瓦砾等没有情感、意识的事物,也具有佛性,也可以成佛。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都没有这样的说法,在大乘佛教中,有的宗派,如瑜伽行派,也坚决反对这种观点,但有些宗派,特别是部分中国佛教宗派,赞成这一观点。

  所谓佛性,本义是佛的体性、本性。其引申义,指成佛的可能性,觉悟的可能性。一般来说,这主要指人,或者扩展到有情感和意识的其他众生,例如动物,何以说无情草木也有佛性,也可以成佛呢?

  这涉及到佛性的另一个引伸义,这就是法性,万物的本性。在大乘佛教中,佛性是遍满整个宇宙的,因此,不仅有情的事物,包括无情的所有存在都体现了佛性,这样,佛性的含义就由佛的本性扩展到一切存在的本性。于是一切存在,包括无情的事物也就都具有了佛性,都有了成佛的可能性。这就是所谓的无情有性。

  对于佛性的普遍性问题,中国佛教史上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部分众生没有佛性,这主要在公元5世纪《大般涅槃经》翻译之前,大多数人认为“一阐提人没有佛性”。唐以后的法相宗也持相同立场。二是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先由竺道生自觉,后来昙无谶将《大般涅槃经》译出后,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界的共识。第三,无情也有佛性,以湛然的天台宗为核心代表,但在地论师、三论宗、禅宗、华严宗中也有赞同者。方立天教授曾经从历史演化的视角,评价三者的价值:“在中国佛教史上,竺道生首次提出的‘一阐提’即断了善根的众生也有佛性说,可看作是佛性说的第一次开展。湛然的‘无情有性’说突破了唯有众生才有佛性的传统说法,最大限度地扩大了佛性的存在和成佛的范围,这可说是佛性说的第二次大开展。”

  在湛然之前,已经有人主张无情有性说,主要是地论师慧远(523~592)、天台宗的智顗(538~597)、三论宗的吉藏(549~623)、禅宗牛头宗的法融(594~657)、华严宗的法藏(643~712)等。

  慧远在论述佛性时,曾将其区分为“能知性”和“所知性”两个方面,认为无情的草木没有能知性,但有所知性,因此也可以说具有佛性。所谓能知性,就是人的觉悟和认识能力,“局在众生,不通非情”,只有有情众生才具有。而所知性,指世界的本性、本来面目,也就是“法性”、“实相”等,佛性的这一层面“该通内外”,“遍一切处”,因此无情之物也有佛性。

  智顗认为,就佛性是世界的本性、本质而言,无情之物与有情之物是平等的,因此无情草木也有佛性。他引用《大宝积经》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切草木树林无心,可作如来身相具足,悉能说法。”无心的草木树林也具足佛性,都体现了佛法。
  吉藏从依报、正报不二的角度,论证了草木也有佛性。所谓依报,指承受报应的世间,也就是众生所依托的环境;所谓正报,指感受果报的众生。吉藏认为:“以依正不二故,众生有佛性,则草木有佛性。•••••• 若悟诸法平等,不见依正二相故。•••••• 若众生成佛时。一切草木亦得成佛。” 如果体悟到世界上的各种事物都是平等的,就会理解依报和正报没有根本的分别,是统一的,因此,众生有佛性,草木就有佛性;众生成佛时,草木也得成佛。

  许多禅宗流派反对无情有性说,但牛头宗倡导“道遍无情”,认为无情可以成道。牛头宗初祖法融(594~657)认为道本虚空,“道无所不遍”,“道者,独在于形器之中耶?亦在草木之中耶?”“草木无情,本来合道”。一微尘具含一切法,草木也可成佛。发展到后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成为牛头宗的名言。

  华严宗的法藏也是主张草木可以成佛的。根据华严宗的教义,毗卢舍那佛遍一切处,融三世间,其中就包括了器世间,也就是山河大地等自然世界,因此草木也可以成佛。《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六“尽性起品”说:“成佛具三世间,国土身等皆是佛身”,自然之物也能成佛。

  这些思想表明,湛然的无情有性说不是孤立的,强调佛性的普遍性,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特质。

摘录於魏德东《略论湛然的无情有性说及其生态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