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文化---寺院建築

寺廟,宗教文化中心,宣教場所,極具地區性文化的建築。置身其中,感受建築設計帶來的心靈震撼和激蕩,甚至產生共鳴,接受宗教的洗滌。

漢地寺院建築格式化,大都坐北向南,依中軸線規範著前後左右建築結構和佈局,依次序地建山門、天王殿、彌勒殿、韋陀殿、大雄寶殿,藏經閣、方丈室等,還有左右相對的鐘樓、豉樓等等,井然有序,清淨莊嚴。佛塔獨立建寺外。僧房隱私居室,沒熟人指示的不容易看到。

藏傳佛教寺院則不重格式,只重功能,按不同需要而自由組合的建築布局。主要分宗教活動區和日常生活區。
(一)宗教活動區:有「扎倉(學院)」、「大經堂(扎倉的中心)」「拉康(佛殿)」、「曲登(佛塔)」、執法殿、辯經壇及藏經樓等,是建築主體部份。附寺院的還有「嘛呢葛拉廊(轉經廊)」等。
(二)日常生活區:包括佔最佳高地位置的「囊貝(活佛住宅)」,和於低地圍繞寺院而築的「康村(僧舍)」等。

藏傳佛教大寺院,也是傳統藏區的唯一教育機構,內有不同的扎倉,「扎倉」像今天大學中的學院。喇嘛入寺,在各扎倉修學顯宗、密宗、天文、醫藥、工巧及法律等經典;百姓孩子也可入讀,一般都要修學八至十年,成積沒通過不能離開,教育這方面倒很制度化的。在屬寺、支寺等較小寺院中,至少也有一個扎倉和一個佛殿,多平行排列或90度角布置。大寺院,因建造年代先後不同,多數扎倉和佛殿呈不規則的自由布局。

「大經堂」是眾扎倉的中心,喇嘛講經/授學/學習/進行佛事的集眾地方。站大經堂中央面向佛像再橫看兩側是高厚實牆,加裝飾性的梯形黑框藏窗。經堂與佛殿間掛四大天王唐卡,足夠空間讓人作五體投地的大禮拜,呈「兩實夾一虛」的格局。

「拉康(佛殿)」,佛殿內一殿一主尊,面積不大,近於方形,但所供奉佛像均十餘米左右,所以殿頂被推高,室內變成兩層高的「回」字形大空間,稱「都綱法式」。佛殿以供奉主尊命名,如彌勒殿,觀音殿等。

「嘛呢葛拉廊(轉經廊)」,百姓禮佛主要活動區域。傍著佛殿一面或圍繞整個佛塔的長廊,廊上排列許多轉經桶,桶下設手推柄,桶面刻六字大明咒或一個經題,推撥一轉,象徵唸了一遍咒語、甚至一部經。

「曲登(佛塔)」,藏文意思是心願之所歸或心意之所依。藏傳佛教寺院旁,都供有如來八塔,獨立安放,八個塔分別代表佛陀從誕生至涅槃的八個階段、成就或精神。

「囊貝(活佛住宅)」,地位越高,宅院越宏偉,有些還建活佛個人經堂或佛堂,座落該寺能雄視整個寺院群的最高處。

「康村(喇嘛居室)」,普通喇嘛僧舍,簡單實用,多為平頂木屋,樸實得與當地民居相若。

藏傳佛教寺院建築群特色:
(一)以扎倉的中心(大經堂)、佛殿和護法殿為核心,四周圍佈著大大小小的僧舍。因剛出家的小阿卡可與其師同住,成長獨立後,家人要在寺中為其另蓋僧舍。所以寺院主體建築的大經堂、佛殿周圍,往往散布一層層不同時期建造的獨立僧舍群所圍繞。

(二)寺院很少有明確的圍牆界限,因經數代增建,只能相對集中。有些佛寺的大經堂、佛殿和僧舍等,混於民宅和聚落成群的。

(三)依山勢層層上升而築,造成磅礡氣勢,面積較大的大經堂和佛殿成為焦點,高豎的喇嘛塔點綴,構成高低起伏的層次分明效果。

(四)漢風影响的建築裝飾,承襲漢式樓閣的建築法和形式的大木結構,大經堂和後部佛殿全用漢式金字頂,大寺院考究的囊貝大門完全是漢式門和二進式樓房。

(五)天窗採光,營造氛圍。藏傳佛教寺院的大經堂牆厚而高,梯形黑框窗純屬裝飾,光線全賴佛殿天井頂部高處側窗。大經堂後佛殿面積不大,佛像卻十餘米高,抬頭仰望,陽光從高處天窗灑照佛像,感覺聖潔明亮,崇高偉大,令人敬畏。與室內四周幽暗環境處的佛龕、雕塑、布幔、懸幢、法器、唐卡、酥油花和搖曳酥油燈火等相對,形成強烈落差,令心靈震撼和激蕩。

(六)「都綱法式」的內部「回」字間格。大經堂是集眾誦經處,沿院門深進主道左右舖數排坐墊,縱橫排列支撐建築的柱陣如網;主道盡頭置活佛講經座。講經座後佛殿因佛像高,而推高屋頂,並設有採光天窗,亦因為內部樓底高需倚牆建中層陽台式迥廊,大經堂和佛殿內部變相成為兩層中空如天井,迥廊倚牆圍繞大經堂和佛殿,形成「回」形的內部高大空間。這種結構,到清代完全定型,以後的大經堂及佛殿都依此建造,大同小異,因而被稱為「都綱法式」。

總括的說,最理想的藏傳佛教寺院,依山而建,既巍峨挺拔,體現離俗的宗教形象,也佔盡地利優勢,配合政教合一的管理和防衛需要。寺院群建築牆厚且高、窗小屋頂平、活佛住處居高臨下腑視一切,感覺沉實雄偉,既適合抵禦高原寒悍氣候,也是堅固的堡壘。內層以大經堂和佛殿為中心;中層被扎倉、囊貝、藏經樓和康村建築等圍繞;外層是曲登、轉經廊、辯經壇、展佛台墻及跳法舞廣場等集體活動場所;佈局如佛賜法,法聚僧,僧傳法,眾生求法;完全表現了佛法僧的三寶與眾生之關係。大經堂和佛塔刷白色,佛殿刷紅色,小方窗梯形框刷黑色,具地方色彩。大經堂頂飾鎏金雙鹿擁法輪,象徵佛陀向五比丘初轉法輪,意謂此乃講經傳法之所。其他殿頂飾鎏金寶瓶、法幢、祥麟、金翅鳥等配置。一般大殿高頂單層,但殿內倚牆建一層圍廊,形成中間天井,有天井自然有採光之天窗,讓高牆密封的室內呈現明亮麗畫面,拉薩大經堂內部華麗的哲蚌寺,最具這種藏式寺院建築特點。(1)

(1)羅桑開珠 著 《藏傳佛教文化概論》 中國藏學出版社 P.45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