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教育的傳統與現代

格魯派,藏傳佛教後弘期的最後形成派系,也是近代影響最廣的派系,宗喀巴大師(1357-1419)創,法源阿底峽尊者,同樣以卓越的學識與嚴格遵守戒律而受擁戴,得到藏地僧俗普遍信任和敬崇,以現代西藏人觀點,除蓮花生大士外,沒人比宗喀巴更重要了,因為除以上所述外,他還是個不折不撓的地道藏族人。

在宗教律儀上,清除頹風,撥正戒行,肅清污穢。棄傳統的紅僧帽,改戴黃僧帽,以示棄舊立新的決心,而被稱黃帽派或黃派。

在寺院教育上,5歲或成年以後入寺當學僧都有,不論學歷,一律分到各自所屬的「康村」。除為老師幹雜活,還要為寺院幹各種雜差,出席「康村」每天早、中、晚的集體誦經和「札倉」每天一次的集體誦經,遲到和早退的處分,缺席開除,一段時間考察合格,才獲登記造冊為新僧侶。主要是死記硬背,寺院推薦成績突出者到格魯派著名的六大寺院(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札什倫布寺、拉卜楞寺、塔爾寺) 學習深造,轉為正式班,逐年升級,最長哲蚌寺定15年完成至最高班。

格魯派寺院的學習程式,都要遵循宗喀巴大師宣導「先顯後密」。除開壇能聽到堪布講經外,基本全靠自學。顯宗學院是研習因明學、般若學、中觀學、俱舍學和戒律學的,課程以法稱著《釋量論》、慈氏著《現觀莊嚴論》、月稱著《入中論》、功德光著《戒律本論》、世親著《俱舍論》五部大論為主。從預備班開始到修完上述課程,能背誦經文、淹通經義、經考試及格者,可獲得「噶仁巴」(相當於大學畢業) 的名號。需20年左右時間。

若繼續學習,由自己的經師推薦,陸續辦妥如散放布施等種手續後,可參加「格西」考試。「格西」意為善知識,一等是拉薩的博學高明之士,二等為全寺的卓越高明人,三等為從寺院裡選拔出來真才實學的人,四等為在佛殿門前石階上經過辯論問難考取的格西。 考一、二等格西不分寺院,1949年前,皆由西藏政府主考。年度的祈願大法會上應試,三大寺的大喇嘛及其他高僧「問難」,應試人必須對答如流,準確無誤,回應所有提問。這兩等級格西相當於現在的博士。在藏族社會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受極大尊敬,普遍得人們布施和供養,可勝任寺院堪布或其它要職。像漢人考上狀元,極不容易的。

密宗學院是專門修習密宗的最高學府。修密僧人分為二種,一是獲得顯宗格西學位者。另一無學位,各寺院直接來,畢業後返鄉充當巫師或咒師,也有留在密宗學院謀職者。拉薩上下密宗學院各設有初、中、高三個學級,均無固定修習年限。內容有《事續》、《行續》、《瑜珈續》、《無上瑜珈續》四門。還要修以《密集》、《勝樂》、《大威德》三部經論為主的續部密法及經咒、灌頂、壇城儀軌等。結合修行,以求驗證,不得專修一密法而不顧其餘。修習密宗生活艱苦,修行制度嚴格,,注重修習儀軌,較少研習教理。

藏族傳統教育中,除小部分官辦學校及私塾外,大部分都是寺院承擔。「寺院如學校,僧人即教師,佛經是教材」。

廿一世紀,2004年9月1日,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首届高級學銜班和學銜班在北京舉行開學禮,來自西藏、青海、四川、甘肅、雲南、等藏傳佛教地區36名僧人,高級學銜班11人,學銜班25人。高級學銜班為一年,學銜班2為二年。藏傳佛教學銜制度教育是傳統與現代教學結合,內容包括佛學、時事政治、文化課等,畢業時考取學銜。標誌著藏傳佛教高級學銜制度正式實施。藏傳佛教教育的新一頁開始了。

參考資料:李德成〈藏傳佛教高級學銜制度〉中國藏學2006年第2期(總第7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