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禅波罗蜜的法心

乾寳和尚讲述

第五章 禅波罗蜜的法心
今天给大家讲讲诸禅门法心之相。禅门法心有四:一曰有漏法;二曰无漏法;三曰亦有漏亦无漏法;四曰非有漏非无漏法。
有漏法,十善、根本四禅。众生缘取四无量心,四空定而行持。这禅门十二并不是观慧的法门,并不能了明实相,从而断除烦恼。
无漏法,即九想、八念、十想、背舍、胜处、一切处、次第定、师子奋迅、超越三昧、四谛十六行、十二因缘。行者缘取四无量心,三十七道品三三昧,乃至愿智顶禅,十一智,三无漏根等等。以上诸禅法,皆有对治烦恼的作用,观慧具足,能够断除三有漏。
亦有漏亦无漏法,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此三种禅法虽然拥有观慧对治烦恼的作用,但是其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根除烦恼。所以称之为亦有漏亦无漏法。
非有漏非无漏法,法华三昧、般舟、念佛、首楞严等,百八三昧,自性禅等九种禅法,乃至无缘大慈,十波罗蜜,四无碍智,十八空,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种智等。修持以上诸禅法,不堕两边,所以叫做非有漏非无漏法。比如《法华经》的德藏菩萨,通达实相,心得无漏,一生补处,次当作佛,号曰“为净身”;又比如说,四无畏之中的第二无畏——无漏无畏。诸多的经论中,关于以上的禅法修持都有无漏的记载。
诸佛、菩萨行持中道,不滞二边,则无二边之漏失。与凡夫、二乘有所区别,是为不共法。凡夫业重,追求五欲六尘,专爱行持有漏之法;二乘所求个人解脱,偏行无漏之法。
中道、两边,在文字般若上虽有区别,但其中的实相却没有区别。单单就理性而谈,那么一切禅门皆是非有漏非无漏法。
《大品经》云:色无缚无脱,乃至一切种智无缚无脱。理既无缚无脱,称理之行,岂不同名无缚无脱。这里边的无缚无脱,就是非有漏非无漏法。
同理,诸戒品,从十善、三归、五戒、八斋戒、沙弥十戒、大比丘二百五十戒、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也可以如上区别。其中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法心由心而生,四法心对应四心:一者有漏心,二者无漏心,三者亦有漏亦无漏心,四者非有漏非无漏心。
有漏心者,即是凡夫、外道。他们的心有三漏——贪、瞋、痴。凡夫、外道初发心禅修的时候,不能够厌离世间粗重烦恼,禅修是为了追求更为快乐舒适的内心和谐与善法果报;当他们开始修行时,不能反观观自性,而是生起见著心;当他们精进修行而得入禅定之时,又将诸禅之中种种境界误认为真实,不知虚诳;在没有入禅的时候,其发心始终缘取种种虚妄境界,由此必然随业流转。以上四者,称之为四时中分别,不得离结漏。
无漏心,也有四时中分别:二乘发心修习禅定,厌恶世间粗重烦恼,并不是为了追求禅悦的快乐以及善法果报,而是为了调服自我的烦恼心。像这样的发心,即使是原本有漏的心,也会自然减弱,或者自然灭除;修行的过程中,随着自己境界的提高而并不染著,深知一切境界虚妄不真,不起见著,因此不造业力;在诸禅定中,发起真空般若的空慧,断除诸烦恼,从而可以使三漏永远根除;在没有入禅的时候,随缘对境,不生见著,不增添轮回的业力。由此称之为无漏心。在这里,虽然发心修行和实修的过程中,是有漏发心,但是因为其可以导致无漏的果报,所以因中说果,也可以归类到无漏心的范畴。
亦有漏亦无漏心,也要在四时中分别:行者发心,彷徨不定,有时生起厌离生死之心,一心解脱。有时又生起见著,贪图禅法的禅悦舒适,追求证得几禅几果。因为生起厌离心,所以导致结生的业力比较微弱。追求禅悦,生起贪著心,便会徒增烦恼;实修的过程中,通过禅门发心而令五法增长,而并不能生起、坚固五根。如此便不能根除我们的深重烦恼,所以称之为有漏。而得令五力增长,暂时性的镇服烦恼,这便是无漏;得证种种境界时,虽然可以发起种种智慧神通,但是结生的有漏还没有完全根除。如果行者还没有证得“无生智”,就依旧属于有漏。如果行者证得“尽一切智”,则属于无漏。所以我们把这种情况划分在亦有漏亦无漏的范畴;四众弟子,从禅定起,随缘遇境,遇境断惑,但是有时候还是会生起见著,这是有漏。如果能够完全断除一切烦恼,使令无余,便不再有结生的因缘,这便是无漏。
非有漏非无漏心,也是在四十中分别的:菩萨初发心禅修,不为生死,不求涅槃。如此之心,不堕二边;实修过程中,亲力亲为禅波罗蜜,不执着有为法而生智慧,不执著无为法而生福德;菩萨禅定中,会发起“无生忍”的智慧,如此菩萨的心便可以与法性相应。不著生死,不染涅槃;菩萨不在禅定时,随缘对镜,不依有无二边,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所以菩萨之心,成为非有漏非无漏心。
佛说一切法皆空,断绝言句。但是佛法不可以执著于顽空,所以才有三藏十二部经典。佛法如虚空,一无所有,无所不有。摩诃衍偈云:
若信诸法空,是则顺于理,若不信法空,一切皆违失,
若以无是空,无所应造作,未作已有业。不作有作者,
如是诸法相,谁能思量者,唯有得直心,所说无依止,
离于有无见,心自然内灭。
现在不得已,为了方便开发诸位行者的知见,才分别种种法门。在有形有相的文字般若中,宣说无形无相的智慧般若。、
《大品经》云:无句义是菩萨句义。
如果有人一味的追求无形无相的法门,不听经闻法,不研读教义,则是执著于“无形无相”,也就成了有形有相了。连有形有相都无法摆脱的行者,怎么可能了脱生死。话说的重了一些,好让大家惊醒,不要自作聪明,徒劳无功。
今天我们讲了四种法和四种心,一共是八种。把这八种情况排列组合,再继续分化,既可以分演出无量无边的情景。只要一种情况我们切身实际的做到、弄明白,则可以弄明白一切情况。辨若虚空,无有边际。我们不能分别认定法是有漏的,是没有漏的;心是有漏的,是没有漏的。比如,一位阿罗汉得漏尽通,其心一定是无漏的。二乘法为有漏法,圣人得入根本四禅,也应该是有漏的。这是针对根本四禅而言的,并没有考虑到圣者的无漏心。但是因为得入根本禅的行者是无漏圣者,其所行持的根本四禅法也应该是不造业的,也就是无漏的。所以说,我们考量有漏、无漏,不能单纯考虑法,也不能只单纯考虑心。传说有一种丹药,如果人可以吃到,便可以做神仙。但是丹药和人,原本都是神仙,但是二者合和,就有了神仙。所以反过来,丹药就有了灵丹妙药的称呼,人则有了仙人的称呼。如果这种丹药没有人吃,就不会有灵丹妙药的说法;如果人不吃这种丹药,就不会成仙。所谓漏法、漏心,也是一样的道理。其他的三种法、三种心,也是一样。所以阿难对舍利弗说偈云:
诸法从缘生,是法说因缘,是法缘及尽,我师如是说。
我们不会以因缘合和而生来考虑问题,就会堕入邪见。而凡夫又多是以此种邪见来考虑事情,往往认妄为真,自寻烦恼。
如果执著的认为存在一种法,一定是有漏法,则必然存在一种有漏的自性,而自性通佛性,遍虚空尽法界,所以有漏法也应该是遍虚空尽法界的;再者,自性如果本自有漏,则自性有自性,实为荒谬言说。
如果我们认为所谓有漏法,并不存在。都是因为有漏心而生起,也就是说,存在他性有漏法。那么我们之前分出的有漏法、无漏法等,就没有任何区别和意义了。这与事实不符。
如果我们认为所谓有漏法的存在是因为有漏法本身以及行者的有漏心共同作用而成,也就是说,自性中存在有漏法,他性中也存在有漏法。如果是这样,那么同一时刻便存在两种有漏法,这也与事实不符。
如果说离开有漏法和有漏心而独立存在一种有漏法,即是无因缘合和而存在有漏法,这更是无有是处。破析“因成”的假象,需要依靠止观禅法。
其他三种法心也是一样的道理。
再者,如果我们认为有一种生灭相续的法称之为有漏法。要么是自性生起,要么是由他性生起,要么是因为自我以及其他原因共同生起,要么是脱离诸法因缘而无故生起。诸法毕竟空,当知有漏生毕竟不可得。如果没有生起,就不会有灭去。如果没有生灭,就不会有生灭相续。如果没有生灭相续,就不会有有漏法。破析“相续”的假象,需要依靠止观禅法。
有漏法心是以上这样,其他三种心亦复如是。
我们应该透析实相,明了有漏法并不是自性生起的,也并非由他性生起,也不会是由自性以及他性共同生起,也不会没有任何因缘而凭空生起。所以说,在“相待”的假象中,我们是找寻不到有漏法的。如果没有生起,则不会有漏。如果想破析“相待”的假象,则必须依靠止观的禅修方法。
有漏心是这种情况,其他三种法心也是这个道理。
一切有漏之法,我们试图在相续、相待之中找寻其存在的原因,无论从哪个角度,哪个方面都会一无所获。
所谓有漏法,仅仅是一个概念而已,属于世俗谛,是方便说,虚假说。如果我们执着的认为一定存在一种有漏法,就是自寻烦恼,把自己的慧眼遮上了;有漏心也是如此,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不在中间,刹那生灭而无常。《楞严经》中有阿难七处征心,大家可以作以参考;有漏法心,同理如上。
《大品经》云:须菩提,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
再者,以心路历程为法,心王为心;色,受、想、行四蕴为法,心识为心;心相应或不相应法、色法、无为法为法,心法为心;所缘为法,能缘为心;能生为法,所生为心;所观之境为法,能观之智为心。万法的概念都是由我们的心念而构成,我们的心识又因为缘取六尘而生起。所以各种各样的概念,都是方便我们自己平日里的沟通交流。并不是真实之法,更不是究竟实相。之后会再讲。
这里边插一句,佛陀说法,多以四种分类。
摩诃衍云:有四种悉檀,一世界悉檀,二为人悉檀,三对治悉檀,四第一义悉檀。
有漏法心,即是世界悉檀的范畴;无漏法心,即是对治悉檀的范畴;亦有漏亦无漏法心,即是为人悉檀的范畴;非有漏非无漏法心,即是第一义悉檀的范畴。
其中第一义悉檀之中,有分别四门,偈云:
一切实一切不实,一切亦实亦不实,
一切非实非非实,如是皆名诸法实。
也是以四种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