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參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 公案

僧問趙州 :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州云 : 「無!」

禪問答都是師徒在一定時間、 地點、 機緣教化弟子開悟, 通常去執回自心體悟。
說狗子有佛性, 或無佛性, 都論落在相對相上, 都不符合超越相對存在佛性, 不符合絕對的真理, 都是偏執。

答什麼不要緊, 只是手段而已, 能見性目標最重要。

KokKiong Chan's picture

参“无”字话头

参“无”字话头,可以止妄想颠倒,亦且破疑情、明根本。洞见自家本地风光。

关键在于参透“无”字即意味着破生死心,断生死命根,即了办生死大事。

通过参”无“字,达到止息妄念思虑,达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度的境界。

最终明心见性,达到不生不灭,湛然常寂的空明境界。

止息妄念的过程同时也就是证悟清净心地的过程。

狗子佛性

狗子佛性
趙州從諗禪師是一位非常風趣的禪師,有「趙州古佛」的美稱。
曾有人問他:「什麼是趙州?」
趙州答道:「東門、南門、西門、北門。」
這是一語雙關的回答。意思是若是問趙州城這個地方,指的是它的四座城門。若問趙州的道風,則像趙州城一樣四通八達。

有一個學僧問趙州禪師:「狗子有佛性也無?」
趙州禪師毫不考慮地答:「無!」
學僧聽後不滿,說道:「上自諸佛,下至螻蟻,皆有佛性。為什麼狗子就沒有佛性呢?」
趙州解釋道:「因為狗子有『業識』,所以說牠無佛性。」

另一位學僧也問同一個問題,趙州卻答:「有!」
學僧又不滿意,就抗辯說:「牠既有佛性,為什麼要闖進狗身這皮囊袋子呢?」
趙州禪師回答說:「因為牠明知故犯呀!」

同一個問題,而趙州禪師的回答迥然不同,時而說無,時而道有。
在禪師而言,有、無其實是一個意義,一而二,二而一,千萬不可將有無分開來看。
《般若心經》說:「以無所得故。」就是這個意思。

是「有無」,但不可以作「有無」會。
其中的道理,如人飲水,只許自知,無法說明。
所以要蕩盡凡情,才能有轉身的時刻。

世人總是用二分法去了解有無,認為有的就不是無,無的就不是有。
所以,有無的對待,是非的不同,善惡的分別,正是世人不能認識自己本來面目的根本原因。

狗子有沒有佛性?實際有 偶爾無 有也無 無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