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性與無我

大家好:

龍樹菩薩的「空性」思想與原始佛教的「無我」觀是否有共同或差異的部分?

請大家分享您的看法。

這論題將會围绕着末期考试的题目。謝謝。

从印顺导师所说,大乘佛教源自“佛弟子对佛陀永恒的怀念”讲起

我是想了很久,才决定把我的想法和大家分享。因为印顺导师是大德,我绝对没有批评任何人的学说的意思,我也没有这样的资格。我在看了一些文章以后,做了一个总结。希望我提出的意见不会引起任何的不满。

每一个论点的提出,肯定会有持反对意见的人。在众多关于大乘佛教的起源的原因中,印顺导师所提出的,大乘佛教起源自佛弟子对佛永恒的怀念,在我看来是最具争议性的。我想原因有几个 :

1。印顺导师桃李满天下,做学生的若认为老师的看法被误会了,当然会站出来为老师说话。如:释如石先提出他对印顺导师的看法(见, 释如石,《大乘起源与开展之心理动力──永恒怀念是大乘起源与开展的动力吗?》)因此而受到攻击(见,释昭慧,《方法學上的惡劣示範——評如石法師〈大乘起源與開展之心理動力〉》)。

2. 印顺导师是一位严谨的思想家,他的著作很多,都是引经据典的说明他自己的看法,只有在提出“佛弟子对佛佗永恒的怀念”作为大乘佛教起源的原因时,印顺导师没有给与明确的证据,证明他的推理是正确的。这一点,是释如石认为印顺导师的理论不合理的地方。

印顺导师的高见,在台湾很受欢迎,和其他专家的看法相比,是很新鲜。从印顺导师对大乘佛教起源的思想变化来看,是有迹可寻的。温金柯曾经探讨了印顺导师在这方面的思想发展和改变(见,温金柯,《印順法師對大乘起源的思考》)。

我想提出几点看法:

1. 印顺导师对大乘佛教的起源地思考,是和大乘的推动者是出家众还是在家众有关。若我们以大乘佛教的起源是“佛弟子对佛永恒的怀念”,作为印顺导师最后的立场,那么,印顺导师应该是人为推动大乘佛教起源的是出家众,其基本论调是,佛陀入灭后,舍利被分配到各地供养,弟子们从供养,敬奉而学习佛陀的菩萨道。

这看法和平川彰的,有一点不一样。平川彰认为,佛陀的舍利是由在家众造塔供养的,因而形成了一个团体,即使后来大乘派的前身。对于平川彰的看法,印顺导师不以为然,还取笑了一番,认为这种看法是没有根据的。(印順导师在《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与可开展》第一章批評说:“果真这样,起初的大乘教团,倒于现代日本式的佛教相近。这一说,大概会受到日本佛教界欢迎的,也许这就是构想者的意识来源”)

我不明白的是,印顺导师既然取笑平川彰的看法是臆测,为什么他自己也同样以臆测为理论根本?印顺导师没有说明,他的看法的“意识来源”是什么?甚至说,“我们可以用接近统计的方式去推断”。什么是“接近统计的方式”?这问题的根本,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数目字的记录来判断,在这种情况之下,所谓的“接近统计的方式”也不过是臆测而已。这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吗?

2. 假设所谓的“意识来源”是指如阿难等近身弟子的想法(我这么说是因为印顺导师举出了,佛入灭后,弟子如阿难等悲伤的情况来说明佛弟子对佛的怀念),印顺导师又怎么知道当时在场的佛弟子的“意识”?如果“意识”可以用行为来推断,如:哭泣就是悲伤,这也不过是推断,也不一定是实事。这一点方面,我同意释如石的看法。阿难,或是当时在场的人没有代表性。再者,大乘的发展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形成的,阿难以后的弟子,对佛陀有没有“怀念”也是我们无法推断的。

3. 印顺导师引用,如:阿难等为例,是不是说,大乘佛教是佛灭时(后很接近佛灭时)就起源了?如果是这样,大乘思想的起源应该比般若思想的流行来得早很多,我们之前接受的,大乘思想源自般若思想不是全盘被推翻了吗?当然,印顺导师一直以来的看法是,大乘佛教源自佛陀本身。所以,有这样的看法也没有冲突。

4. 还有一件事。印顺导师认为,佛弟子怀念佛,所以以《本生经》 等为基础,行菩萨道。从小乘佛教的立场来看,这说法不能成立。小乘佛教认为,佛陀行菩萨道,不过在圆满自己的般若而已。没有说菩萨道就是佛教。我提出这一点,是想说明,同样一件事,立场不一样,就有不一样的结果。印顺导师为什么那么肯定佛弟子行菩萨道是模仿佛陀?

讲了这么多,我最后的结论是,

一. 我们不应该,因为某个观点受欢迎,或是提出某个观点的人是权威,就不怀疑这观点的正确性。

二。我们不必太执着于解释一些我们目前为止,没有办法解释的东西而凭个人的臆测创立某些观点。甚至曲扭一些证据来支持我们的观点。有些东西我们不需要解释,没有办法解释,我们就接受吧。因为到最后,大乘佛教是怎么来的,知道与否,并不影响大乘佛教存在的价值。

《法华经》说人人可以成佛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我看一些有关〈法华经〉的文章,文中认为〈法华经〉其中一个特色,就是“人人可以成佛”,因为连提婆达多这恶人也可以成佛,也就没有不成佛的人了。

我看了经典的原文,并没有“人人可以成佛”的话语。有的只是佛陀为每个人授记的动作,也就没有解释为什么人人可以成佛。

但是这些文章,在解释“人人可以成佛”的理论基础是含含糊糊的,如:

。。。显示如来于一切众生及一切法相悉照,以平等大慧了无执着怨亲差别之相。。。

《法华经》的说法是圆融无碍,没有定相可得的,除了男女平等,还有体现正邪平等的恶人授记之说。诸佛为利众生,大权善巧施设无量言教,凡有所作所说,皆为众生成佛。

我以恶人也能成佛为例,解释我的看法。从一些有关〈法华经〉的研究文章中,我综合了几个“人人都能成佛”的理由:

1. 提婆达多虽是恶人,但是,佛认为他是佛的“善知识”,他曾为佛宣说《法华经》,助佛成正觉,所以在今世,佛陀为他授记,未来作佛。就是说,佛陀是个虚怀若谷的人,所以不和提婆达多计较,更认为提婆达多的恶行,成就了佛陀的觉悟,所以以德报怨。

这是从佛陀的角度去解释,并没有解释到成佛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人人可成佛的理论基础是“缘起法”,当善缘足够时,就可以成佛。但是佛陀怎知道提婆达多这恶人成佛的时间到了,我就没有办法解释了。

2. 或说,在佛面前众生平等,恶人只要转心为善,同样可以成佛。提婆达多为自己的行为忏悔了,所以佛陀不止原谅他,还为他授记。

这个解释和第一个,虽然不冲突,但是好像有一点不一样。这个解释的前提是,有这么一个叫“心”的东西存在。当然,这讲法也可以说是我们要抱有忏悔心,知错能改,而不是说,“心”的存在是成佛的前提。

总结来说,我以认为〈法华经〉和〈大般涅般经〉讲到有关“成佛”的思想,其基本是不一样的。〈法华经〉讲的是“修”,不管你修哪一种方法,都可以成佛。人人都有机会成佛,只要你明白佛陀的教化,照着去作,机缘到了,即可以成佛,而不是每个人天生有一个可以成佛的“心”(或叫“佛性”),因为这两者是不一样的。“佛性”是因,“修”不一定得有“佛性”存在。“修”是为自己创造机会,以缘起法来说,机缘到了,就圆满了,这和“佛性”是没有关系的,也就和后来的〈大般涅般经〉讲的?“佛性”思想有差异。

龙树菩萨的性空思想和原始佛教的无我有没有不同

我以为原始佛教是比较偏向实践的,所以原是佛教讲的是八正道,四圣谛等。

龙树菩萨的性空思想,除了说人空,也说法空,涵盖的范围就包括一切法,也为佛教的“空”的教义建立理论基础。

原始佛教的主要经典是阿含经,龙树菩萨关于性空的论著,主要的是中论。

印順导师以為《中论》从大乘学者的立场,讲緣起,空,中道,确立緣起中道为佛法的磐石 ,原因为 :

1. 《中论》的归敬颂显示《中论》的中心思想是緣起。佛法的緣起就是离二边的中道。《阿含经》的中心思想是中道 。

2. 《中论》是以八不来说明緣起,从《中论》引证的佛說,多出于《阿含经》证明了这一点 。

3. 《中论》沒有用大乘法的术语,而是依四谛,从大乘的角度,揭发《阿含经》的意义 。

4. 《阿含经》和《中论》都谈论“空”,《阿含经》以空寂无戏论为主,和《般若經》从不退菩薩悟入的“空”是一样的。

5. 龙树的时代,佛教已分化,部派间意见不一样。这些看法和《阿含经》的本意大有距离。《中论》的目的,是引用《阿含经》,抉择遮破各部派的妄执,显示佛法的真义。

所以,龙树菩萨的性空思想和原始佛家的无我思想是没有不一样的,是相通的。

緣起法

在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依相待的緣起關係中建構而成。
原始佛教的"無我"和龍樹菩薩的"空性"都是建基於"緣起法"的大前題而闡述。
龍樹菩薩從"自性"推演的"空性"。它的核心是"眾因緣生法,我說那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原始佛教:「阿含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從生死流轉,有情世界中闡述"無我"。換句說話:否定"自性"。
若然要討論"無我"或"空性",一旦離開了"緣起法",那麼討論還有意義嗎?

大乘佛教典籍: 空性與無我

末学尝试从《大乘佛教典籍》课本〈第十一章:中观思想〉里,并參考网上2篇论文:《『阿含經』的無我觀》(https://www.yinshun.org/Enlightenment/1999/1999jan/1999jan4.htm)及釋海實〈我空、法空之初探〉(http://www.fuyan.org.tw/8l/13.htm)寻找到以下的答案:

(A)龍樹菩薩的「空性」思想?

空的定義:由于龙树菩薩有「千部论主」之称。其著作据西藏所传为 122 种,汉译为 20 多种。是故,龙树菩薩所阐釋的「空」,其定义是深奥广大的。

龙树菩萨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中观依「缘起」即「空」的理论,而显示「中道」。

龍樹在《中論》卷1對「自性見」的破斥,有偈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這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四門不生,為觀察諸法的方法。因為凡是以為一切法,是「有自性」的,那必定是生起的、是有的。所以,觀察它是怎樣的生起;如証明生起不成,就足以証明是「无自性」的。

《十二门论》说:「因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相依相缘的关系下存在的;相依相缘的存在与生起,称为「缘起」。凡是缘起的,没有不是受着种种关系的局限与决定;受种种关系条件而决定其形态与作用的缘起法,即是「无自性」的。
「自性」,即自有或自成,有自体存在或自己规定自己的意思。现在说:一切都是关系的存在,是依缘所起法,这与自性──自有、自成、自体存在的含义,恰好相反。所以,凡是「缘起」的,即是「无自性」的;无自性的,即名之为「空」。
「缘起即空」,是龍樹菩薩的中观学派最基本的核心思想。

(B)原始佛教的「無我」觀?

《阿含经》所说的缘起:

《杂阿含经》卷 13(335 经):「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纯大苦聚集」;又云:「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阿含经》说缘起, 虽多从有情的流转与还灭说,实则器世间也还是缘起的。
在《中論》「觀因緣品」說明:「是事有故是事有。」那就是說,一切的存在,都是彼此依存的存在,如豆芽的存在,必依豆種、陽光、水份、適當溫度等等眾緣和合,然後存在。

《雜阿含經》卷2(33經)說:「若色(受、想、行、識)是我者,不應於色病苦生;亦不應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大正二.七中~下)
由上經文可得悉,五蘊、六處等「無我」、「無我所」,是從無常、苦、變異法而得到定論。

在原始佛教『阿含』典籍中,對「神我」或「靈魂」加以辯破。
如《雜阿含(第十二)經》說:「諸比丘,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受、想、行、識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識(等)者,彼(等)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等),云何有常?如是比丘,色無常,受想行識(亦)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非我者則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聖弟子,如是(真實)觀者,於色解脫,於受、想、行、識解脫。我說是等為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其整個論證的結構是:
其一、整體生命是由物質活動的「色蘊(rupa-skandha)」及精神活動的「受(vedana)、想(samjna)、行(samskara)、識(vijnana)四蘊」所積集緣起而來,而宇宙的山河大地的器世界亦是「色蘊」所攝,如是「五蘊」亦可攝一切法。
其二、若有能作主宰的、永恆非緣起的「神我」或「靈魂」的存在,則它必然在「五蘊」之中的全部蘊中存在,或在其中的一蘊、二蘊、三蘊、四蘊中存在。其三,假若我們證知一一蘊支皆無有我,則「神我」或「靈魂」之說便無從成立。

上述『雜阿含經』的破我,可以列成論式:
【大前提】:外人所執的「神我」,若是有實自性的存在,則或色蘊是我,或受、想、行、識餘是我。
【小前提】:(i)色蘊非我(我是永恆主宰,色蘊緣起、無常、非主宰性故)。
     (ii)受、想、行、識非我(我是永恆主宰,而受、想、行、識緣起、無常、非主宰性故)。
【結論】:故知外人所執的「神我」非實有自性的存在。

(C)「無我」与「空性」是否有共同或差異的部分?

從一切法「緣起」的普遍原理,衍生出「人無我」及「法無我」兩個佛教基本理論。「人法二空」的理論繁複,簡略言之,亦名「無我觀」。

(1)建立「人無我」的理論,目的在破「人執」(atma-abhinivesa)(破情執有永恆不變的「生命我體」或靈魂的存在)「人無我」亦名「人空」(atma-sunyata)」是大小二乘的共許思想;
(2)建立「法無我」的理論,目的在破「法執」(dharma-abhinivesa)(破凡夫計執有永恆不變的「物質活動」及「精神活動」的存在,此在『阿含經』名為「我所執(mama-kara-abhinivesa)。」)
「法無我」亦名「法空」(dharma-sunyata),主要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而小乘的『成實論』等亦有涉及,惟未如大乘佛學闡釋得這麼究竟徹底而已。

原始佛教《阿含经》的「無我」觀,重点在「我空觀/人無我」;
龍樹菩薩中观学派的「空性」思想,重点在「法空觀/法無我」。

般若法門的特色「空性」

在「原始般若」中,沒有說「空」。然空(空性 śūnyatā),但卻在大乘的般若法門中發揚,是般若法門的特色,後期更有「空」是「了義」或「不了義」的二大流。

「原始般若」說:菩薩是「人」,般若波羅蜜是「法」,「人與法」都「不可得」、「不可見」。在般若修學中,有所念、有所住、有所行相、有所分別,就與般若波羅蜜不相應,不能成就薩婆若(諸佛究竟圓滿果位的一切種智),所以「不應住」,「不應念」、「不行相」、「不分別」。因為「是法皆離自性,性相亦離」;「如是諸法無所有故」。「我法畢竟不生」。「離」、「無所有」、「不生」以外,《小品般若波羅蜜經》:「眾生無性故,當知念亦無性;眾生離故,念亦離;眾生不可得故,念亦不可得。」

一切(人)法是這樣的:「離」,「無所有」,「無性」,「不可得」,「無生」,「作是思惟觀察」,那就「若色(等)無受則非色」;「色無生即非色」,能悟入「無生無滅,無二無別…即是無二法」。這就是「無生」與「不二」法門,也就是「法相」、「諸法實相」。「以得諸法實相故得解脫;得解脫已,於諸法中無取無捨,乃至涅槃亦無取無捨」。般若與薩婆若,是這樣的修學而達成的。

從下、中、上品般若看,「原始般若」所說的「離」、「無性」、「無所有」、「無生」等,都是「空」義。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中,須菩提白佛言,法是無礙如虛空的,無生的,無處所的;而天子們稱讚他,所說的都與「空」相契合。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中,釋提桓因語須菩提「皆因於空」,是一切依空而說的意思。「空」是不得「人與法」、「因與果」、「智與如」。「空」是「一切都無所得」。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中,須菩提說空,說「空法」是不住一切法的,也不住空與不空的。

可見「空法」的內涵,非「空與不空」相對而言的空,而是不住「空與不空」,也非住於「不住空與不空」。「空」是脫落一切取相,有取即妄執,脫落一切名言戲論的假名,並非從執有或無的肯定立場,去說一切皆空的理論。

要理解好像不難,要運用於日常,絕不是容易的事,因為心有「人與法」的罣礙。無怪這叫「般若行」!無怪念佛法門成為一大熱門。

空性與無我

感謝 真如法師提供這寶貴的資料及看想。

cheng kit ying的头像

空性與無我

試說龍樹菩薩的「空性」思想與原始佛教的「無我」觀是否有共同或差異的部分?

我們先看龍樹菩薩的「空性」思想
龍樹菩薩在中論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是依中道說「緣起空性」的理論的。

而另一頌八不偈:「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之所以用了八個不就是要顯示,不要偏頗二邊的「中道」思想。

中道是要眾生不要偏於空或有二邊,因為墮空著有都會墮入無窮的過患,在佛法中這“中“義有超越空和有的意思。

龍樹菩薩的性空不是空或有,是中道的因緣和合,他的另一偈:「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說明世間的一切事物,不會自己生起來的,自已不能生自己,那他生、共生亦不可能,無因生則更加不可能。故可知世間所有事物,不論人及法,都不會無因緣條件而可單獨存在的。即人、法無我,即無自性、亦即「緣起性空」。

可見「緣起即空」的中道義,是龍樹菩薩的中觀學派最基本的核心思想。

再看原始佛教的「無我」觀

《阿含經》的緣起說:“有一天,舍利弗見到馬勝比丘,為其莊嚴的威儀所攝受,便問馬勝比丘所師何人、所習何法,馬勝比丘回答:「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雜阿含經》:「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乃至純大苦聚集」;又云:「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阿含經》說緣起, 雖多從有情的十二因緣的流轉與還滅說,實則器世間也還是緣起的。

原始佛經常說“無常、苦、空、非我。” 無常、空,即無我。

可見人與法都是因緣和合而暫有,到不具備因緣條件時,人、法俱散。因其共同點都是沒有自性的緣起。因此無我即空性,空性即無我,兩者並無差異。

一切法「緣起」的普遍原理,衍生出「人無我」及「法無我」兩個佛教基本理論。「人法二空」的理論繁複,簡略言之,亦名「無我觀」。

因此「緣起的原理」是龍樹菩薩的「空性」思想與原始佛教的「無我」觀的相同處。

至於龍樹菩薩的「空性」思想與原始佛教的「無我」觀差異的部分如下:

(1)雜阿含經「人無我」的理論,目的在破「人執」破有情執著有永恆不變的「生命我主體」「人無我」亦名「人空」是大小二乘的共許思想,重點在「我空觀、人無我」。

(2)龍樹菩薩建立「法無我」的理論,目的在破「法執」破凡夫計執有永恆不變的「物質」及「精神」活動的存在,此在『阿含經』名為「我所執」;「法無我」亦名「法空」主要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而小乘的『成實論』等亦有涉及,惟未如大乘究竟。龍樹菩薩中觀學派的「空性」思想,重點在「法空觀、法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