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仁学和佛教的佛性论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仁”究竟是什么?在孔子的教学里,似乎找不到一个解说/定义。在古代的哲人中,解释“仁”字,最深入、明确而普遍的,应该就是中庸和孟子所说的:「 仁者人也 」。「 仁者人也 」的“人”字,据所理解,指的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人道,它包括了做人的标准,做人的的理想,它也包括了所有的人:圣人、凡人。而“仁”是整个人格的极致,和一切道德的总和。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这个“仁”性。孔子之所以被称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已具备了完满的“仁入” 的资格。孔子认为“仁”是由自身修养体悟而形成的道德自觉,而非从外面强加于己的道德规矩。孔子也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可见孔子认为“仁”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无法达到的理论,在行“仁”的路上,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于,也可以完成,“仁”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实践的德行。

在这一点上,儒家的仁学跟佛教的佛性论是非常相似的。佛教讲佛性,佛陀证悟之后说道:「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徳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禅宗六祖慧能在五祖为他开示《金刚经》而开悟以后说:「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自性”就好像孔子所说的“仁”,是每一个人都具足的,而且都可以通过不懈的修行和实践而证得。

孔子被尊崇为儒家的圣人,佛陀则是佛教的圣者,两人都存在于公元前五百多年前的中期。孔子的仁学和佛教的佛性论都是教导学生在实践上把思想由外在的种种现象转向内心的修持和体验,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这一种境界在儒家就如孔子所说:「七十从心所欲 」,在佛教就是「解脱 」,都是属于人格和灵性的提升。

儒家与佛教

孔子也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待人。这基本上表露出你我有别。

佛教以慈悲喜舍,愿一切众生平等。这样就可以看得儒家的“仁”与佛教的差别。

儒家的仁学和佛教的佛性论

我不是很同意以上的观点。

“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道德规范,不是人的“天性”。而孔子说“仁”的时候,并没有真正为自己的演说提出理论根据。”仁学”的理论根据是孟子提出的“性善论”。孟子是说,因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或者说,人的本性是向善的,所以,人会要努力走向“仁”的目标。(顺带提一下:"性善论“是说人性本善,还是人性向善,是有很多争论的。但是和我对以上命题的看法关系不大,所以不解释)。

”佛性论”说的是,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所谓的“佛性”,可以被理解成成佛的种子,或者是“理佛性”。所以“佛性”是从自性的角度来解说人的本性是什么。

所以我以为,“仁”是目标,“佛性”是我们的本性,是两回事。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向“外”的追求,修正而得的“佛性”是一种内省而得的结果,还是有差别的吧?

儒家的仁学和佛教的佛性论

我不是很同意以上的观点。

“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道德规范,不是人的“天性”。而孔子说“仁”的时候,并没有真正为自己的演说提出理论根据。”仁学”的理论根据是孟子提出的“性善论”。孟子是说,因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或者说,人的本性是向善的,所以,人会要努力走向“仁”的目标。(顺带提一下:"性善论“是说人性本善,还是人性向善,是有很多争论的。但是和我对以上命题的看法关系不大,所以不解释)。

”佛性论”说的是,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所谓的“佛性”,可以被理解成成佛的种子,或者是“理佛性”。所以“佛性”是从自性的角度来解说人的本性是什么。

所以我以为,“仁”是目标,“佛性”是我们的本性,是两回事。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向“外”的追求,修正而得的“佛性”是一种内省而得的结果,还是有差别的吧?

儒家的仁学和佛教的佛性论

"仁"是儒家的刻心思想,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自己长辈躬敬有礼,对平辈要友善,亲切.对自己儿女,要爱护,照顧.处处要求自己有修养严谨的人."仁"表现在人际关系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现在爱方面,是不要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处处为他人着想.对人要有"礼","非礼勿视,非礼勿聽,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有违礼节的柬西,就不要看,别人讲的坏话,就不要聽.自己不要搬弄是非,说三道四.不要做不良行为,如偷盗,欺诈,暴力,背信.社会如行"仁"就是一个和平快乐的社会.家庭如行"仁"父亲子孝,就是一个安祥快乐的家庭.个人如行"仁"就是个有修养的人,是个君子."行"仁'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教讲的佛性是众生成佛的根据条件.佛"性"是佛"界","界"有因,因素的意思.佛教的众生包括人,神,鬼,畜生等在内.中国佛教在人性问题意见分歧,一切众生是否有佛性,一阐提有没有佛性,能不能成佛.大乘佛教一般一切众生平等,皆有佛性.佛教在印度创立,受古印度种姓制度社会不平等影响,因此,有主张一阐提没有佛性.大乘有宗就主张一种"无性有情"的人不能成佛.玄藏等因受印度瑜伽行派影响,仍坚持一种人不能成佛,这也影响了他进一步流传.中国天台,华严.净土.禅宗皆主张人人皆能成佛.

儒家的"仁"室践与修行的对象是现世人类,不谈三世因果,个人和禽兽的区别在于有智慧,懂礼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
佛性论内容十分广,就佛性的意义耒说,即指人的本性,本心"心性",也指悟解万物的真实智慧.中国佛教的佛性论蕴涵了人性论.

cheng kit ying的头像

儒家的仁學和佛教的佛性論

孔子立人文之學,德性之學,將道德的根源歸於“個人的自覺心”肯定人有自我主宰的力量。另以仁、義、禮三種觀念構成其學說主體。將其觀念實踐於現實生活中。故孔子說:「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人也。」。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是一切道德價值的中心。故孔子說:「仁者愛人。」。仁是以個人修養為基本,逐步由內心向外推的,是人人可以做到的,因此說“人皆可以為堯舜”孔子肯定人的價值,認為人有控制自我的道德和意志。“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因此可以說仁是人人本有的,內在的。

那如何實踐仁?

孔子提出忠恕二道。

忠:誠敬不苟,謹慎認真,盡個人責任,修養德行。

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喜歡的,不要施予別人;“己欲立而人,己欲達而達人”將自身擁有的仁義等道德價值推及別人。如此便能“用其力於仁”
此即推己及人的同理心,此同理心可自我認同,亦可擴大至無限。

佛陀的佛法是慈憫眾生,教眾生自覺覺他,自利利他。佛家的中心思想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是予樂,悲是拔苦。這與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實在相似。
佛陀說眾生皆有佛性,故說人人皆可成佛,只要你願去實踐即可。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與儒家“人皆可以為堯舜”非常類似。

佛家與儒家,成佛與成聖,同樣是只在人為,不在他力。佛家是以無我精神去解脫人生,所以說“我不入地獄,誰人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種“慈悲心”與“ 己欲立而人,己欲達而達人”的“仁心”無限擴充,同樣是將自身擁有的仁義等道德價值推及別人,同樣是無量無邊的同體大愛。都是發自於內心。

實踐“仁”的道德修養與佛教徒的修行,慈悲救世。同是自我的由內而外擴張至無限的“個人自覺心”,中國思想向來強調這種“仁”的內心體證或稱德性,與佛家的自覺、內證或稱佛性,是有其共通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