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分教(梵文:dvādaśānga—buddha—Vacana),又称十二分圣教、十二部经

佛教大藏经是佛教经典的总汇,最初产生于古印度,其后在佛教文化圈各国传播、发展,形成各种不同文字的传本,也出现了种种不同的称呼。在印度,随着时代的不同,它有“九分教”、“十二品经”、“三藏”、“藏经”等名称;在南传佛教诸国,则一般称之为“三藏”;在藏传佛教区域,它分为“甘珠儿”、“丹珠儿”两大部分,并以这两个名称流传于世;在汉传佛教地区,它先后被称为“众经”、“一切经”、“经藏”、“藏经”,后来被统称为“大藏经”。

一、佛典在印度的产生与发展
  公无前六、五世纪是历史上人类思想空前活跃的时代,几位着名的大思想家几乎都生活在这一时代,如中国的孔子、印度的释迦牟尼佛、希腊的苏格拉底。这些大思想家邃有一个共同点:“述而不作”。即他们没有撰写专门的着作来论述自己的理论,而只是满足于口头宣讲。后人只是通过他们的弟子的追记,才得以了解他们的思想。佛陀传道45年,足迹遍及恒河中下游地区。从鹿野苑初转法轮,到拘尸那伽逝世,一生中不知接触过多少人,説过多少次法。从现有资料看,除了初转法轮等少数几次之外,释迦牟尼的説法,大都是针对某些具体的人或具体的事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是应弟子及其他人的要求,对一些具体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用佛教的术语来説,这叫做“对机説法”。如前所述,佛陀一生,他没有写过任何一本成文的着作,他的思想与教义都以口口相传的形式在弟子们中间流传。
 
公元前485年,佛陀在从摩揭陀国到桥萨罗国去的途中,在拘尸那伽涅槃。当时只有大弟子之一的阿难随侍身边。据有关佛经记载,正在其他地区活动的佛弟子们听到释迦牟尼逝世的消息,都十分悲痛,纷纷赶来。据説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当时正率领一批弟子在另一个地区活动,听到释迦牟尼逝世的消息,不少弟子忍不住失声痛哭。但这时却有一位比丘説: 那有什麽可悲伤的? 释迦牟尼在世时,规矩太多了。这也不许做,那也不能干。现在他死了,我们可就自由了,迦叶听了十分生气,认为释迦牟尼虽然逝世,但他生前的教导不能抛弃,也认识到如果没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把释迦牟尼生前的教导汇聚起来,这些教导就不可能永远流传下去。这也是第一结集的由来,佛弟子们把释迦牟尼的一些教导会诵出来,形成最初的佛经,这是可以信从的。
  
最初的佛经虽然从第一结集开始就产生了,但当时未能摆脱口口相传的老传统,没有形成文字。而且,各地教团都用其所在地的俗语来传承佛典,没有统一的标凖语。这様,在佛教向各地传播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理解的歧异与传承的讹误,甚至产生各种人为的篡改,这也是佛教后来分裂成许多部派的原因之一。据记载,早在阿难在世时,就出现对佛典的改篡,阿难虽想纠正,但已无能为力。为了捍卫佛典的权威性与佛教教义的纯洁性,一些教团采用了比较严格的传承方法。《出三藏记集》卷五记述道安的话説:“外国僧法,学皆跪而口受。同师所受,或十、二十转,以授后学。若有一字异者,共相推校,得便摒之,僧法无纵也。”讲的就是这种情况。有些教团则把佛典写在贝多罗树叶上,形成所谓“贝叶经”。
  
在其后的流传过程中,佛典逐渐以类相从进行组织。现知较早的佛典组织形式是“九分教”。九分教中的修多罗、伽陀、耆夜三类是佛典的基本体裁。其馀六种则是依据经文的内容所立的名称。《法华经•方便品》主张上述九分教是小乘经典的组织形式,但是,《大集法门经》、《十住毗婆沙论》等对小乘九分教的説法与《法华经》不同。又,《涅槃经》认为小乘没有“无问自説”,在《法华经》的上述小乘九分教中的确也没有“无问自説”。但在现存的小乘藏经——南传巴利三藏中却有“无问自説”。因此,小乘九分教的具体内容到底是什麽,邃需要进一步研究。很可能小乘的九分教因部派的不同而相互有异,本身并不统一。继九分教之后出现的佛藏组织形式是“十二品经”,又称“十二部经”、“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等。比较九分教与十二品经,可知十二品经(契经、祇夜、记别、讽颂、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法、论议)是在九分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反映了印度佛教从小乘向大乘演化时期的佛典组织形式。不过,被列为大乘九分教的这些典籍是否全属大乘,各个佛典的説法也不一致。如《大般涅槃经》卷三认为大乘九分教均属于大乘;卷五又説有“授记”、“无问自説”、“方广”三类属大乘;《菩萨地持经》则主张只有“方广”才算大乘,其馀都是小乘。这些不同的説法,反映了不同的佛教派别对当时流传的各种佛教典籍的不同态度。

此外,印度佛教邃用“三藏”来类别佛典。当时,印度佛教僧侣常把同一性质的佛典汇聚在一起,收藏在一个筐、箱或笼中。梵语称这类盛物的器皿为“pitaka”,汉译作“藏”。派佛教时期,印度各小乘部派几乎都有自己的三藏。各部派三藏的内容既有相通之处,也有相异的地方,组织形式也不尽相同。如上座部用五分法组织三藏。经的五分即五部阿含——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相应部阿含与小阿含(又称“杂藏”)。律的五分是:(一)比丘戒本的解説;(二)比丘尼戒本的解説;(三)健度(关于受戒、安居等诸事);(四)本母(关于戒律的通论);(五)增一毗尼(对戒律的补充解释)。论的五分则为:(一)问(对佛教从多种门类去加以分析);(二)非问(即不加分析);(三)摄(不同诸法之性质可相互包容的归为一类);(四)相应(诸法虽有相互联系,但不能归为一类的);(五)发趣(不仅相摄、相应,而且相望为因果的)。而説一切有部的三藏,其经藏由四部阿含组成。其中尤重相应部阿含,把它置为经藏之首,结构是四分十诵。律藏也是十诵,故称《十诵律》。论藏共有二十一部,构成一部法藴。不同的藏经组织形态反映了各部派理论的差异。
  
大乘产生,出现大批大乘经典。起初,大乘经典自立于小乘三藏之外。《大智度论》卷一百称:“佛口所説,以文字、语言分为两种:三藏是声闻法;摩诃衍是大乘法。”并称:“是故知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等在修多罗经中。以经大事异,故别説。是故不在集三藏中。”后来,有一种理论主张应根据上下之不同,三藏亦可分为小乘声闻乘之经、律、论三藏与大乘菩萨乘之经、律、论三藏,即总共分为六藏。但是,这只是一种藏经分类的理论,实际印度是否真正出现过总摄所有大乘经典的大乘三藏,尚需考证。

后密教产生,大批密教后密教产生,大批密教经典涌现,又对印度佛藏产生新的影响。

十二分教是在经典结集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在不同的部派中有不同的排列次序。也有部派主张只有九分教。
为了方便后人记忆这十二部经的名称,古人将十二部经编成了一首偈颂:
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
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
论议共成十二部,详如大论三十三

佛教六次经典结集 :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623/08/653832_294886671.shtml)
十二分教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81%E4%BA%8C%E5%88%86%E6%95%99)

huijing的头像

印顺之九分教與十二分教

印顺导师的著作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八章 九分教與十二分教
關於「經藏」成立的研究,近代有「九分教」(「十二分教」)與「四阿含」先後的異說,現在先從「九分教」與「十二分教」的成立說起。在部派不同的傳說中,或作「九分教」,或作「十二分教」;而「九分教」又有多種不同的傳說,因而佛學界又有「九分教」與「十二分教」先後的異說。如上章所說,「九分教」本是教法的分類。教法在次第集成中,以形式或內容不同,漸形成不同的部類。把不同的部類,綜合起來,成為「九分教」,這是教法的原始分類。「九分教」是:「修多羅」、「祇夜」、「記說」、「伽陀」、「優陀那」、「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法」。然在佛法的開展中,特別是律部與論議的發達,對於聖典的部類,感到有補充的必要,於是又增加而綜合為「十二分教」。「十二分教」是:九分以外,又加入「因緣」、「譬喻」、「論議」。至於「九分教」的不同傳說,並不是古義,而是大乘經的成立時,依「九分」古說,而自由取捨的。一部分尊古的學派,雖然事實已不止於九分,而始終保持「九分教」的原始傳說,這才形成「九分教」說,「十二分教」說──二大流。部派一再分化,「十二分教」的次第,也有了不同的異說。
「九分教」與「十二分教」的名目,次第,漢譯所有的不同譯語,『原始佛教聖典之成立史研究』,附有「九分十二分教表」,對照得非常詳盡。敘述的內容,涉及大乘經說。然大乘經所說,不是與部派的傳說相契合,就是從大乘的立場而自行編組。在這初期聖典集成的研究中,是不妨置而不論的。現在依聲聞三藏的傳說,以部派為綱而列述如下:
一、「九分教」說:如大眾部Mahāsāṃghika所說(1):1修多羅‧2祇夜‧3授記‧4伽陀‧5優陀那‧6如是語‧7本生‧8方廣‧9未曾有經
『解脫道論』的「九部」說(2),與大眾部相合。據近人研究,『解脫道論』是錫蘭無畏山寺派Abhayagirivāsin所傳(3)。屬於銅鍱部Tāmraśāṭīya的大寺派Mahāvihāra-vāsina,所傳的巴梨Pāli聖典,也是「九部」說。這二部,只是在次第上,「未曾有」與(與「方廣」相當的)「毘陀羅」,前後移動了一下。玄奘所譯的『本事經』,也是「九分教」說,與大眾部說相合(4)。或以為『本事經』是說一切有部Sarvāstivādin所傳(5),然玄奘所譯的,並不限於說一切有部。如所譯『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說到「五阿笈摩」與「發趣」等論,都與錫蘭的佛教有關。奘譯的『本事經』,與巴梨『小部』的『如是語』,顯為同一部類的不同誦本。從所說為「九分教」而論,這可能是大眾部,或者傳入北方,有了限度內的增潤。總之,「九分教」的舊說,不應看作說一切有部的傳說。這樣,大眾部,及分別說系而傳入錫蘭的,都是初期的「九分教」說。
二、「十二分教」說,又有三大系:1.印度本土的分別說Vibhajyavādin系所傳,如化地部Mahīśāsaka所說(6):1修多羅‧2祇夜,3受記‧4伽陀‧5憂陀那‧6尼陀那‧7育多伽,8本生,9毘富羅‧10未曾有‧11阿婆陀那‧12優波提舍
化地部的「十二分教」,是在「九分教」(次第與大眾部相順)的基礎上,增列三部。就是增列「阿婆陀那」(譬喻)、「優波提舍」(論議)於後;而將「尼陀那」(因緣)列於「優陀那」之後。這一次第,傳為飲光部Kāśyapīya誦本的『別譯雜阿含經』,所說也相合(7);『根有律雜事』所說也相合(8)。這一系列的十二分教,因「尼陀那」(因緣)的從中插入,而引起三類的小小差別:《五分律》(9):6尼陀那‧7育多伽‧8本生《四分律》(10):6因緣經‧8善道經‧7本生經『長阿含經』(11):7本緣經‧6相應經‧8天本經
2.說一切有系所傳,如『雜阿含經』(12)說:1修多羅‧2祇夜‧3受記‧4伽陀‧5優陀那‧6尼陀那‧7阿波陀那‧8伊帝目多伽‧9闍多羅‧10毘富羅‧11阿浮多達磨‧12優波提舍
這一「十二分教」的次第,也是在大眾部的「九分教」的基礎上,增列三部。但與分別說系所傳,主要的不同,是將「阿波陀那」與「尼陀那」,同樣的插入中間。這一次第,是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論所通用(13)。『大智度論』與『成實論』,也是這樣的。但這一系統,也略有小差別:『雜阿含經』(14):5優陀那‧6尼陀那『中阿含經』(15):6撰錄‧ 5因緣
『出曜經』所說(16),與『中阿含經』說相同。所以可解說為:『雜阿含經』,是說一切有部的論師系。『中阿含經』,是說一切有部的持經譬喻師系。
3.大眾系末派所傳,如『增壹阿含經』所說。『增壹阿含經』中,共五處說到十二部經,竟沒有完全相同的(17)。別有『七知經』與『般泥洹經』所傳(18),以「優陀那」為第十,「譬喻」為第五,與『增壹阿含經』有類似處。次第紛紜,從略。
「九分教」加「因緣」、「譬喻」、「論議」,就是「十二分教」,這是佛教界一般的公論。對「九分」與「十二分教」的別別論究,應注意到:詞、部類、分教的部類──三者的不同。一、分教的名目,有的本為世間共有的「詞」;習用名詞的應用於佛法,不一定與一般意義完全相同。即使是佛法的特有術語,初出現而傳誦於經句中的,不一定就有分教──部類的意義,還只是「詞」而已。二、在經法的傳誦流行中,漸形成形式上(或附有內容的意義)的不同類型,而被稱為「修多羅」、「祇夜」等。這時候,固有術語的應用,已賦與新的意義,而具有部類的性質。三、末後,又將形成的不同部類,組合為「九分教」。這是經過整理的佛法分類;經過了全體的調整,意義可能有多少變化。這才有確切的定義,與明確的部類區別。「九分教」是這樣,「十二分教」也是這樣。「十二分教」的組成,當然在「九分教」以後。但「因緣」、「譬喻」、「論議」──三分,並不是「九分教」以後才有的。從九分而到十二分,只是覺得「九分教」的分類,還不夠詳盡,而有補充的必要。這如中國的學術,『史記』論六家──陰陽、儒、墨、名、法、道家。而『漢書藝文志』,分為九流──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家、農家流。或又加「小說家」為十家。六家、九流、十家,是次第增多,但縱橫家、農家等,決非『史記』以後所新起的。「九分」與「十二分教」,也正是這樣;這是教法的分類學,從初創而到完成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