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依與阿賴耶識
成立賴耶,有識種可轉,聞熏習有修行可言。
《攝大乘論•卷一•引證品第三》曰:「菩薩於善識,則離餘五識,無餘心轉依,以何方便作?」
【若對治轉依,非滅故不成,因果無差別,於滅則有過。無種子無法,若許為轉依,於無二無故,轉依義不成。】
此偈從轉捨雜染依清凈角度,來說明「轉依」非「賴耶」不成。「善識」即菩薩於淨心的「淨心」,是出世的無漏心,此心現時「則離餘五識」,遠離眼、耳、鼻、舌、身等染污識,其餘的有漏善或無記意識,也不生起,唯無漏的意識現前,叫「無餘心轉依」。
轉依是轉捨雜染依的有漏法界,依向最清淨的無漏法界的意思。前五識與有漏意識都不能作為染心的轉依。因從現行上說,轉捨依他性中的雜染分,而依顯清淨分。從種子上說,雜染分因聞熏習而捨去,淨分因聞熏習而漸增,直到最清淨法界全體現前,具足一切功德,顯現清淨寂滅此才能稱為轉依。所以要有阿賴耶識所攝持的雜染種子,才有對治目標,進行聞熏習修行,完成最終的轉依成果。
「轉依」是對治的最終成果,因為出世清淨心最初現前時,並非斷盡雜染種子,只是以無漏對治雜染種子,對治與轉依是對治雜染種子的不同階段。如小乘的最高果位是第四阿羅漢果,前三果之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仍在因地修行對治之道;大乘的十地菩薩仍在因地中修行對治之道。兩者都未達轉依的涅槃。聲聞緣覺的轉依,人空法不空,了知唯識,圓見清淨法界性,但不悟唯識,不知生死涅槃無差別,捨生死速入滅證阿羅漢果,是求自利的「下劣轉依」。大乘菩薩,通達「無法兩皆空」,於菩薩道生死見「本來寂靜」,了知其仍依他起而顯現的幻相,兩不可得,無可捨,所以知「只需斷雜染而不必捨生死」,這是最高佛果的「無住涅槃」,也是轉依的最高境界~「廣大轉依」。
《攝大乘論•卷二•學果寂滅勝相第九》有說關於轉依的涅槃。依慧學差別,諸菩薩惑滅即是無住處涅槃,此相捨離惑與不捨離生死,二所依止轉依為相。此中生死是依他性,不淨品一分為體。涅槃是依他性,淨品一分為體。本依者是具淨不淨品二分依他性,轉依者對治起時此依他性,由不淨品分永改本性,由淨品分永成本性。印順法師說,「究竟的轉依」雖是無住涅槃,但從捨染依淨的等分而呈現六種轉依。
(一)勝解行地的菩薩也能做到「益力損能轉」~隨信願行住聞熏習力故,「勝解力」被「聞熏習」,賴耶中雜染種子漸少、清淨種子漸多。菩薩即使作微惡,也生大慚愧,令諸煩惱減輕或永不現行。
(二)大地至六地菩薩做到「通達轉」~已登地諸菩薩,出入於真妄的境界,「真實」現前時「非真實義相」隱;在「非真實義相」現前時「真實的空性」亦隱,根本智通達諸法性,所以從初地至六地,名「通達位」。
(三)從七地至十地的菩薩「修習轉」~《成唯識論》說「二地以上叫修習」,大體而說,一切「遍計執性義相」隱,「無相的真實」顯,但猶有「所知障」未淨盡,此未離人障是一切相不顯真實故。
(四)成佛斷煩惱所知二障的「果圓滿轉」~一切相顯現清淨真如,至得一切相自在依故。,一切幻相隱,「最清淨真實法界」徹底顯現,圓融無礙,於一切相得大自在。具足三德,諸幻相不現永無障礙是「斷」德、最清淨法界真實性徹底顯現是「智」德、於法自在廣利眾生是「恩」德。
(五)聲聞緣覺速入涅槃的「下劣轉」~小乘聲聞緣覺的轉依,了人空,但不通法空,知唯識,圓見清淨法界性,但不悟,不知生死涅槃無差別,證道即捨生死,是不觀眾生利益事故,遠離菩薩法,所以是專求自利的「下劣轉」。
(六)只斷雜染而不捨生死的「廣大轉」~大乘菩薩通達人法兩空,於中觀寂靜,見生死「本來寂靜」,了知生死乃依他起而顯現的幻相不可得,捨無可捨,於生死法中,得諸自在,於一切道中能現一切身,悲智雙運於世間,使種種教化方便,安立正教,進入「只斷雜染而不捨生死」的利益眾生菩薩行最高境界~「無住涅槃」,是為「廣大轉」。
前面說過,一切雜染種子在阿賴耶識中,為能治的對象,為「轉依」的「體」。一切雜染分種子之雜染因聞熏習而減,淨分因聞熏習轉增,甚至最清淨的法界全體現前,至此「具足一切功德」階段才能稱為「轉依」。而六種「轉依」之前四種,是大乘聞熏習「轉依」的層層深入「相」,後二種「轉依」是大乘與小乘的差別「相」。
惟家 合什
參考資料:
無著菩薩造/真諦三藏譯《攝大乘論》CBETA T31n1593_001 http://tripitaka.cbeta.org/T31n1593_001
印順法師《妙雲集》之『攝大乘論講記』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15/yinshun15-23.html
轉依與阿賴耶
轉依是轉其所依的意思,轉即轉捨、轉得,依是使染淨迷悟等諸法得以成立之所依;轉依即轉捨劣法之所依而證得勝淨法之所依;如修聖道,斷滅煩惱、所知二障,而證得涅槃、菩提之果;斷滅之煩惱、所知二障為所轉捨之法,而證得之涅槃、菩提二果為轉得之法;《成唯識論》於三性上的解釋:依為「依他起性」,即染淨法所依;轉即轉捨「依他起性」上的「徧計所執性」,而轉得「依他起性」上的「圓成實性」;轉捨煩惱障種子即轉得涅槃果,轉捨所知障種子即轉得菩提果。
根據以上的瞭解,轉依是為了轉往更高的層次去,此狀態有生得與修得兩種;能夠投生於更高的層次當然好,但欲界的有情也可以修持上界的禪定,修至離欲;在阿賴耶識中,當欲界非等引地的熏習逐漸減退,上界等引地的熏習同時逐漸增加,於是轉去(除)下界的劣依而得上界的勝依;即離欲界的熏習而轉增上界的熏習,相當於轉捨雜染而得清淨所依。五趣中除地獄、餓鬼、畜生道外,人道是欲界中最接近天道的眾生,天道為色界及無色界,人身修天道是依「四禪八定」層層上升,略說如下:
四禪又稱色界定和四靜慮,四禪之體為「心一境性」,用為「能審慮」;特點有已離欲界之感受,與色界之觀賞及感受相應;由初禪至四禪,心理活動逐層發展,形成不同的精神境界;有對治(斷除)、利益(相應境界)和自性(主觀感受)三種;至於八定是四禪加上四無色定;四無色定超越了色法繫縛,滅除一切對外境的感受和思想,修至清淨無染、虛空寂靜的精神境界;此境界包括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
唯識成立阿賴耶對修行之轉依有著重要的功能作用,以下略述印順導師在《攝大乘論講記》中的解釋:
一,滅盡定即滅受想定,其境界處於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定中,是「遊觀無漏以為加行乃得趣入」的境界,只有三果的阿羅漢或不退菩薩(八地以上)才可修習;根據佛陀於《阿含》所述,其時的心、心所皆不行,沒有受、想等覺,但識不離身;由於此定是對治粗動的轉識,使之不起,所以此不離之識應為阿賴耶,而非任何前七識;
二,無著菩薩認為異熟識(即阿賴耶)於定中是不離身的,若離身,此生命即不能延續,異熟識將另覓新生命體;而意識亦不能代替異熟識,因為意識可斷可復,只要阿賴耶能維持著生命便可;
三,滅盡定名為無心定,若強說其有心識或意識,即不算是無心之定了;加上除無心定外,其餘的定境雖然沒有前五識,但有意識,固不稱為無心;再者,滅盡定的所緣境非常微細,不像意識般清晰明瞭;而滅盡定是無漏,還需有善心所作為聖者的加行資糧,但心識本是無記的,必須與善性相應,既不能只是無記,更不能是不善;
四,假如滅盡定有意識,也應有觸、受、想,因為觸是建立在根、境、識三和合中,受、想、思(行)才能生起,觸引覺受,這樣便有違了滅盡定又名滅受想定的意義了,固不離身識的決不是六識;假如心與心所可以分離,認為滅盡定只離心所而不離心王是不合理,因為所依的心和能依的心所是不能相離的;
五,有以四禪以上的有情之出入息(呼吸)滅了,但身行仍在,來比喻受、想滅而細意識可保存;可是出入息不是遍行,只有觸、作意、受、想、思才是遍行心所與心相應,所以出入息滅了,身行仍在;但以上五種遍行滅了,心王也不復再;
六,在無色界無色、無心定無心的前題下,有主張色與心互為種子;但從無色界之色已不復再,到了無心定,不單無心,而且色法更久已斷滅,固兩者不能互為種子;再者,從無想天中,色與心亦久已斷滅;
七,每一界度之末如何進入下一界度之初,成為阿賴耶種子轉依的關鍵;之前的雜染種子漸漸獲得轉依,成為清淨的種子,轉染汙識為清淨識、轉有漏為無漏,是阿賴耶轉依的對治道作用;就是一切種子在阿賴耶中,清淨心現起時,要有雜染種子(有種)和識體(有體)作為可治的對象(對治道),才能轉染為清淨,轉有成無。
參考文獻: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臺灣: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1974
釋印順《唯識學探源》北京:中華書局,2011
釋印順《攝大乘論講記》臺灣:正聞出版社,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