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法源頭和興起

讀後感想(1)---大乘佛法源頭和興起
探討大乘佛教的命題,主要離不開大乘佛法是否佛說 ; 包豁經典的禸容和何時出現,其次是大乘佛教教團的產生問題。
然而佛陀一生言行,無論言教身教,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的楷模和示範,無一不是,自利利他的「佛所說法」,雖然佛陀為不同根器眾生,開示深廣不一的法門,但此非佛陀的差別成見,乃為渡一切業障眾生,離苦得樂,普皆成佛(南傳佛教或言成大阿羅漢,乃同出而異名),眾生平等之慈悲善巧之目的,若斟酌必定是佛陀親口所說才是佛法,便執於偏頗。(以上是參引印順法師的說法)[註1] 也即是說,佛陀說法的初心,並沒有存在大小乘的偏見,而此二乘之成見出現,卻與佛滅後法典的結集和流傳相關。
而後世史載,具規模的法典結集共四次,約定俗成今天可見的典籍,據考卻是出於第三、四次結集才具體形成,而公認最早出的經典是《阿含》《律藏》,後世印度佛教徒,此中尤以後來之部派佛教中人,以此斷言,《阿含》是佛陀所說之原教,由上座如大迦葉、阿難、阿那律弟之上首弟子等主持,口耳相傳,公認可信,共遵流傳,而認為不在法會結集之中聽聞、公認流傳的說法為「非
佛所說」之嫌疑。
而學生個人綜合近世學者的考據,推斷以下個人對大乘佛法可信性的見解。佛陀住世說法四十多年,為法忘軀,其教法與聲望遍及當時十六大國,信徒背境普及四姓階層[註2],有王族、外道、商賈、平民 ; 佛弟子及非佛弟子……等。出家眾一千二百五十人,但佛滅後經典結集,卻只有上座百人參予其中,於此可想到,當有具格參予者還不在列席之中可能 ; 再者結集經教由侍佛最久之阿難尊者誦出,但阿難卻是在佛陀五十三歲才開始侍佛聞教廿七年,哪麼佛以前約十七年的說法去了哪?總不可能佛陀向阿難覆述之前所說之一切法;或阿難從其先輩聽許憶持先前從佛所聽聞法,而認為阿難所聽聞誦持沒有遺漏可能。更何況佛授法對像雖然以比丘、比丘尼為主,然而亦有其時的外道、國王、知識份子 ; 其所從佛聽聞所說法,難道不是「佛法」嗎?而未能讓阿難記取傳誦的而未及結集的教法,難道又是非佛所說嗎?再者亦記載有富蘭那尊者窟外結集之傳說[註3],故推之有部份佛所說的法,並沒有結集法會中的可能,當中或許有早期之大乘佛法內容也說不定,更何況在古印度,資訊及交通落後的年代,要齊集散落印度各處城邦的教法故不容易,更何況這些結集以外的信徒,日後怎樣給其眷屬弟子傳佛所說法,其說法內容也不能保證沒有「走樣」。故反過來說,未經結集法會由耆宿上座審察之教法,確存在著「有待商榷」之不確定性,再之古印度民族不重視歷史記錄,早期佛典亦只是口耳相傳,缺乏文字記錄,佛滅後經典結集第一至第二次相隔近百多年,而第二次至阿育王結集又經百多年;到了第四次貴霜迦膩色伽王結集亦已是佛滅約四百多年,經典結集並非緊接持續的進行,而今天的典籍,也非佛陀住世時的第一手資料,而是後世弟子的憶述,當中有很多歷史的空白,故單憑文獻考究,也許只能勾劃出一個合理可靠概念,學生個人相信,經典在這漫長的形成過程,在印度各處是存在不同「小圈子」結集的可能 ; 情形一如富蘭那窟外結集,此是已知的,但不在「已知」的情況外,也許是存在「早期大乘佛法」在流傳中,而基於不同區域地沿文化的隔賅,而有佛遺教未及在上述結集法會之中是可能的。雖然只是推論而缺乏證據,而且學生推想,「早期大乘佛法」可能與我們今天所見的大乘經典,內容部份詮釋有所改變,情形一如佛陀三轉四聖諦法輪,初、中、後同一命題,詮釋亦略有次第差別。明顯是從故有義理基礎上更進一步的說法。大乘佛教也許亦復如是 ; 是由流傳在部派中一些「早期大乘佛法」的基礎上,加以發展而來的一種思潮,一如佛陀出生前後的印度,本土也產生過批判傳統主流婆羅門教的「沙門」思潮,而跟沙門思潮不同的是,大乘佛教雖被說成「非佛說」之嫌疑,但其打著的不獨是佛教的旗號,其義理卻是不悖於佛陀本壞 ; 部份義理更比傳統部派佛教所說的,有更進一步的闡釋。佛教經典結集主要在中、北印度,未曾在南方有過類似結集記載,此中可以解釋到何以佛教盛於中、北印,但大乘「般若」返而由南印、東南印出現,這是並非偶然,也吻合個人想法,佛所說法,確曾有說過「大乘」法的內容,並散佈古印度各處,而各自結集,不在主流結集法會中承傳,當部派佛教日趨成熟,與此同時大乘佛法亦同步異熟成長 ; 甚至配合到現實廣大信眾受落,形成「大乘佛教」教團,大乘教團所依的佛法,遂成日後的大乘經典雛型,與部派佛教分庭抗禮,而正因大乘是由佛所說法加以闡釋,故亦保留了 ; 同樣保留在部派佛教的義理內容,返之部派佛教只沿襲既有經法會結集的純粹教法,返而忽略結集以外,流傳的精金粹練的佛學,形成傳承佛陀原則的部派佛教和繼往開來的大乘佛教的概況。而兩者俱為佛說,本無有高下,而造成大乘非佛所說,卻要歸咎於大小二乘的成見,是何時產生?此待文章第二部份讀後感想探討。
學生龔禮柏合什
註1 : 參考印順法師著《以佛法研究佛法》153-202頁內容.臺灣正聞出版社.2013年1月再版
註2 : 古印度婆羅門教,吠陀信仰,把印度人膚色、文化和工作分工制定之種姓尊卑階級。據《原人歌》內容 : 最高種姓為婆羅門,靈修學者,祭師、宗教家、知識份子 ; 其次是剎帝利,是王族、武士、貴族 ; 第三是吠舍,是平民,乏指一般士農工商 ; 最下是首陀羅,奴隸婢僕,理髮民工 ; 還有一更卑微的種姓為賤民旃陀羅,只能從事忤工、倒糞、擔抬苦力的厭惡工作。
註3 : 參考印順法師著《印度之佛教》58頁內容.臺灣正聞出版社.2013年11月再版,法師引《五分律》內宿、自煮…第八事(五分律作七事) 之說。為佛典首次結集,大迦葉與富蘭那異議導至窟外結集,教團分化之肇始。CEBTA.T1421.0148a12--0148b04

KokKiong Chan的头像

参考有史可据的儒家思想演变

由于印度不重视历史的记录,因而引发各种探究发生原因和历史事件的困难和争论。现就中国有史可据的情况,以我对儒家思想粗浅的认识,看看是否能探究思想演变的一般情况。

孔子生前主要是一位教师,但在去世后,渐渐被尊为“唯一的”夫子。到了公元前二世纪(西汉)时,司马迁尊孔子为“至圣”。有些儒生认为孔子受命于天,继承周朝后的新朝代,孔子成了无冕的”素王”。到了公元前一世纪时,孔子更被推崇为人间的神祇。到了公元一世纪初(东汉初年),孔子走下了神坛,还原为人们心目中最崇高的“夫子”。明中叶后一直尊崇他为“至圣先师”。

孔子以六经为材料教导弟子,在教授经书时,注入了自己的思想和诠释。首先,正名以让社会走上轨道,井然有序。对于个人品德,孔子强调仁和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道,是做人的原则。知命为尽力去完成和做一个人所当做的事情。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主张人性本善(更多的是人性可以从善、也可以从恶)。在政治上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的这一个流派相信“浩然之气”,认为有一个由道德主宰的宇宙。
**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浩然之气”应该是孔子无法理解的吧!

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主张人性本恶,基本上他的主张和孟子是相反的。荀子的思想偏向于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 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出“礼”、“法”,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 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弓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李斯和韩非子,是荀子最著名的门生。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忠恕之道。李斯就死在自己订立的严刑峻法。

**接下来的流派更是超出《论语》的范围了。傅佩荣先生主编的《孔子辞典》还真找不到!

儒家的形而上学
儒家哲学是一种伦理化的形而上学体系,它将世界的道德本体和宇宙本体合二为一,并将人的内在道德本性与外在超越统一了起来,从而使世间的一切具有了道德属性和价值。
儒学家们从来就认为,人与宇宙万物不是彼此外在相互隔绝,而是相互关联统一的。人性一方面禀承天道、天命,另一方面人又可以在现世的自我修养与道德完善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本性,使个人与宇宙合而为一,从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同时,通过人格的充实和精神的升华,人在自己的精神生活中将自然世界转化为道德和艺术的世界,这就是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生与我为一”的境界。可以说,儒家哲学是一种本体论、认识论相结合的伦理哲学。

董仲舒是儒家思想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其对儒家思想的主要贡献为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两千多年。他还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大一统、君权神授等重要儒家思想。

宋明理學的一派,又稱性理學,有時會被简称為理学,與心學相對。是指宋朝以后由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发展出来的儒家流派,認為理是宇宙萬物的起源(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它有不同的名稱,如天、道、上帝等),而且它是善的,它將善賦予人便成為本性,將善賦予社會便成為“禮”;而人在世界萬物紛擾交錯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稟賦自“理”的本性,社會便失去“禮”。

阳明学,通常又称作王学、心学,是由明代大儒王守仁(号“阳明子”,人称王阳明)发展的儒家理学。 元代至明初以来流行的程颐朱熹一派的理学强调格物以穷理,王阳明则继承宋代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

现代新儒家是针对近代西方实证主义思潮传入而形成的,这个学术思想从反实证主义回到儒家的心性之学,突出人作为认识主体、道德主体的观点。因此,现代新儒家是本世纪一个具有民族本体的文化立场、采取真善统一的思维方式、推崇直觉的思维方法的学术思想流派。

现代新儒学是本世纪20年代以来以接续儒家道统为己任,以宋明理学为依傍,有着强烈的救世立场,力图恢复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弘扬儒学,吸纳并华化西学,以回应西方文化挑战,谋求现代化的思想理论学说。它首先是一种社会思潮,其次才是一种学术文化思潮。代表这一思潮的有独立思想体系的学者,便是“现代新儒家”。

***以上大部分内容取自网络

################

从以上简单的对儒家思想的演变做了罗列,我发现从最初孔子对六经的继承和加以解说,慢慢的列代儒者各取所需加以发挥为己所用。孟子从自己的修养要求帝王,荀子坚决反对神秘主义,董仲舒为达政治目的,与阴阳家合流重新演绎儒学,宋明理学靠拢禅宗,修身养性,王阳明从心出发,最后新儒学对应西方思潮想方设法复兴传统儒学。

以史为鉴,这和佛教的分流与大乘的起源与发展是否有相似之处。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如石法师所提出的集体无意识,在不同时代社会集体出现各种社会变迁和集体的需求,因而出现对传统思潮的解读和重新诠释,相应的文字写作更是不可或缺的主要手段。以董仲舒为列, 《春秋繁露》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两千多年。他还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大一统、君权神授等重要儒家思想。但这些是否在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里找到其最初的原型。

大乘佛教在中国民间社会长久不衰是否和儒家在政治上取得主导地位极为相似。由于其集体无意识的“图腾”最为中国和东亚普罗大众所接受,因而脱颖而出,取得领导地位。而南传地域的“图腾”更倾向于保守和“纯洁”的教说。我本人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由于修行与见解的不一致”因此有了类似大乘的起源和开展的论述。这些都是本人对佛法的粗浅认识和分析。

相较于对孔子的永恒怀念,最多的是学习六经和尊其为“至圣先师”,而较少的的无限扩大孔子某方面的主张而大张旗鼓。

以儒学为例, 其发展不可能不被其他思潮和主张所影响,各种合流和演变一直会发生,这是不是也属于“集体无意识”,我的心理学知识非常有限,无法说出其所以然,还请老师同学不啬赐教。

感激陳同學的分享,讀後確有所得著 學弟禮柏合什

感激陳同學的分享,讀後確有所得著
學弟禮柏合什

謝謝 龔同學分享。 明惟合十

謝謝 龔同學分享。

明惟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