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禮崩樂壞看文化轉變

從禮崩樂壞看文化轉變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放棄受犬戎侵擾的首都鎬京,東遷到伊洛地區的洛邑,史稱「平王東遷」。從此,中國歷史進人到干戈不休的春秋戰國時代。

平王東遷以後,周王室一落千丈。與周王室的衰敗不堪和周天子的威風掃地相伴而行的是「禮崩樂壞」。這一方面表現在代表周天子權威的重大禮儀制度—如巡狩、祭祀「名山大川」的徹底瓦解,另一方面則表現爲諸侯潛用天子禮、大夫潛用諸侯禮的事件頻頻出現。因此,司馬遷將東周的歷史大勢概括爲「王室微而禮樂廢」。

周禮是維繫周代貴族等級身份制的一種規範,而「禮崩樂壞」則意味著貴族社會走向解體,意味著社會系統的失范和裂變。隨著世襲社會走向解體,社會各階層之間的流動日益活躍,原本屬於貴族最底層的「士」成爲社會重組的焦點。一方面是貴族在動盪中下降爲士,另一方面是庶民階層大量上升爲士。於是士階層的社會身份發生了變化,被歸在「民」的範疇之中,出現了「士、商、農、工」(漢代開始排序爲「士、農、工、商」)四民之稱。「士民」的出現是中國知識階層崛起的一個突出標誌。「士民」不同於以往「不臣二主」的「職士」,而是「士無定主」的游士。他們「藏書策、習談論、聚徒役、服文學而議說」(《韓非子·顯學》),並不拘泥於傳統的「六藝」,梢神獲得空前解放。可以遨遊南北,暢談古今,廣收門生,聚徒講學,對社會問題和歷史問題發表獨特見解。於是,逐漸形成不同的學術團集和門派,這就是諸子的由來。

西周時代「學在官府」,官師不分。可是隨著「禮崩樂壞」,官學開始衰落。所以孔子感嘆道:』『天子頭官,官學在四夷。」(《左傳》昭公十七年)許多原來在王室和諸侯宮廷中供職的士人,這時紛紛攜帶圖典流落到民間,興辦私人教育,即「私家之學」。在私學的蓬勃發展中,先後湧現出了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一批聞名遐邇的教育家。學術文化就這樣衝破了貴族的狹小圈子和官府的禁錮而下移到民間,促進了諸子「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

伴隨著士的崛起和私學的發展,中國古代的文化觀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轉向。舊的天命神權思想被「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的社會現實所否定,於是在天人關係、神民關係等問題上,出現了天人相分、「吉凶由人」和重民輕神的進步思潮。諸子蜂起、百家爭鳴,正是中國文化由神文向人文轉向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