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空」

佛教「空」概念起自修行理論提出, 表現「空定」。 逐步從基本教理引出「空」理論, 成為世間或人生現象一種基本看法。早期佛教與部派時期, 其特色是「分析空」及「相空」。大乘佛教「空」變化為「體空」。

般若學說, 「空」不僅僅表現在現象, 事物也並不是通過構成要素離散才「空」, 本質上即「空」。<<心經>> : 「色不異空, 空不異也。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中觀派「空」主要是「緣起性空」, 吸收了佛般「空」觀, 再論證如何「性空」。<<中論>> : 「未曾有一法, 不從因緣生, 是故一切法, 無不是空」。 「空」與「緣起」分不開, 否則會執「空」。中道思想, 否定事物有自性, 肯定存在著假有。
瑜伽行派吸收了般若著經外大乘經, 有反對先前大乘佛教偏於一切空傾向。 主張「體」有(心識為主體, 此體實在)、 「相」空 (境為外相, 此相虛假不實)。 「相」由心識而起, 「相」空而心識不空。 「空」觀貝體內容提出了 「二無我」(人無我、法無我」, 「三無性」(相無性, 生無性、勝義無性)。

印順導師 【空之探究】

在印顺法师的【空之探究】中第三章《般若经》甚深之一切法空,第五节空之解说中说明了不同的空

空的说明非常的广

如依十八空来说有

  1. 内空(adhyātma-śūnyatā):内是眼、耳、鼻、舌、身、意 —— 六内处,为众生的身心自体。六内处是空的,名为内空
  2. 外空(bahirdhā-śūnyatā):外是色、声、香、味、触、法 ——六外处,是眼等所取的境。六外处空,名为外空。
  3. 内外空(adhyātma-bahirdhā-śūnyatā):内六处,内外出都是空的,名为内外空。
  4. 空空(śūnyatā-śūnyatā):空是一切法空,空也是空的,名空空。
  5. 大空(mahā-śūnyatā):大是十方,十方是无限的广大,广大的十方是空的,名为大空。
  6. 胜意空 (paramârtha-śūnyatā): 胜意就是涅槃,涅槃是空的,名为胜意空。
  7. 有为空(saṃskṛta-śūnyatā):有为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生死流转的三界是空的,名有为空。
  8. 无为空(asaṃskṛta-śūnyatā): 无为是没有生住灭相的,不生不灭的无为是空的,名无为空。
  9. 毕竟空(atyanta-śūnyatā):毕竟是到达究竟彻底处,译作【至境空】。究竟是空的,名为毕竟空。
  10. 无际空(anavarāgra-śūnyatā):际是边际。佛说:【众生无始以来】,没有最初际,所以名无际
  11. 散无散空(anavakāra-śūnyatā)
  12. 本性空(prakṛti-śūnyatā):本性是有为法空、无为法空,本性如此,名为本性。有为,无为法是空的,名本性空。
  13. 自共相空 (svalakṣaṇa-śūnyatā)
  14. 一切法空(sarvadharma-śūnyatā):一切法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一切法是空的,名一切法空
  15. 不可得空(anupalambha-śūnyatā):不可得,是求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就是空,名不可得空。
  16. 无性空(abhāva-śūnyatā):无性,是【无少许可得】;无性是空的,名无性空。
  17. 自性空(svabhāva-śūnyatā):自性是【诸法和合有自性相】;或作【诸法能和合自性】。自性是不可得得,名自性空
  18. 无自性空(abhāva-svabhāva-śūnyatā)

《般若经》无论是十六空本,十八空本,二十空本,都接着又说了四空。这四空分别是:

  1. 有性空(bhāva-śūnyatā)
  2. 无性空(abhāva-śūnyatā)
  3. 自性空(svabhāva-śūnyatā)
  4. 他性空(parabhāva-śūnyatā)
Peng Hui Yuen's picture

大乘佛教「空」的特性

大乘佛教的「空」字,如果单单用中文来解释,很多人会很困扰。因为空在中文里字面上的意思是空空如也 (什么都没有)。但是在大乘佛教里的「空」,梵文是sunya,隐含了三种特性:
1)不停在变动 - 任何事情它都处在一种不停的变动当中。
2)无法掌控 – 所有的事情在变动时,我们都没有办法掌握。
3)取决于因缘 – 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缘和合所出生,不能单独存在。

所以,「诸法皆空」是指诸法有能生之法及所生之法。所生之法都是因缘和合所出生,而没有实在自体,不能单独存在,不能完全被掌控。藉因藉缘故,缘散则灭;终灭故,非真实常住法,故也称自性空。

Feedback:大乘佛教「空」的特性

不好意思同學,剛好路過看到上述三種特性應該都是形容「有為法」的,所以就引出一些資料供您參考。
沒有要指正的意思,請別曲解,還請見諒!

《般若經》是最早流行的大乘經典,其主要內容是闡述般若智慧及空的哲理與實踐。《般若經》闡發佛說的緣起深義,諸法皆依因緣法則而生滅存在,按其本質來說是不具有固定不變的本質,這就是空性或無自性,我們所經驗到的諸法,不過就是因緣和合而存在的假體。
「空」是形容詞,「空性」是空的名詞化,空性又稱為真如、涅槃、法性⋯⋯等等,其中就為表示出最普遍的真理,而這個真理也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若要具體來說明空義,實不可得,因為空者離言,非語言文字所能表達,必須親證。但佛說法要眾生能理解都必須通過設施的教法,而這個空義就是通過假立的教法來說明,當中約可以整理出如下幾點:

1)無我:佛說諸法皆無常、苦、空、非我、亦非我所,當中的意思,若從普遍理則的角度上來理解的話就是色者無常,無常即是苦,苦者無我,無我者是空,空者彼非我有、我非彼有。因此,「空」與「無我」便劃上等號了。
2)空住:所謂的空住也就指阿練若,在空閑處修空觀,以空來象徵禪慧的境地。
3)空諸欲:修習空住離愛欲而不染著,與空住義相通。
4)空世間:世間指六根、六境、六識、六觸、六受,皆為變易之法是為世間,亦名為空。
5)涅槃:緣起是有為、是世間、是空,所以修空觀離煩惱得涅槃。涅槃是無為,是出世間,也是空,是出世間空性。故「空」是依緣起而貫徹了生死與涅槃。

從以上義,大概可以了解到「空」皆與離煩惱相關,即離欲,即解脫自在,即空觀/空慧。原始佛教時期,佛多說「無我」少說「空」,至後來自玄奘法師譯出瑜伽系經論起,才嚴格分出空與空性。「空」是遮遣妄執,而「空性」是空所顯性,離妄執而顯的法性,所以是如實有。

從初期佛典中所談的都是「空」,如空諸欲、空世間、無常、苦、無我等等義。而空住或凡是作為觀名、定名、經名的都是「空性」。
因此,「空」並不是指什麼都沒有的意思,也不只是否定詞,而是空其所空,有其所有的意思。離妄執煩惱是「空」,表示無累清淨、寂靜也是「空」。 又於大乘法中強調「空」乃般若,是體證真理的智慧,是修菩薩行所必備的空慧。若說出世間「空性」時,就是空所顯性,也就是涅槃、真如等義。

Reference: 金剛經導讀課程講義/陳雁姿博士

Peng Hui Yuen's picture

Feedback:大乘佛教「空」的特性

末学所解说「空」的特性, 适合于初学佛法者的文字般若,单从文字上理解空性和般若。

师兄所解说「空」的特性,适合于有程度了解的佛学者的观照和实相般若。

末学尚在初学佛法,感恩师兄的教导,收益良多。
方慧媛合十

空與有

龍樹、提婆兩位菩薩以中觀說「空」,無著、世親兩位菩薩以唯識說「有」;前者是「緣起性空」,後者是「萬法唯識」。中觀是指一切法虛妄存在是有,一切法無自性是空;是「以法空心」;而無著菩薩則直指人心,卻「以心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