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根本分裂之主要原因

通过前人的研究,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印度佛教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一、初期佛教;二、部派佛教;三、初期大乘(此时部派亦在流行,且还比较兴盛);四、中期大乘、后期部派(在中期大乘时,后期部派亦在流行);五、后期大乘、密教(后期大乘时,密教开始兴起)。

然就此五个时期中的初期佛教来说,此时的佛教是和合一味的;在释迦牟尼佛入灭百年之后,统一的佛教僧团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分化,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个根本的部派,史称“根本分裂”;此后,上座部和大众部这两个根本部派的内部又相继的发生了一系列的分化,最后形成通常所说的十八部或二十部,史称“枝末分裂”。

那么,本来一味的初期佛教分裂成部派,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一、南传佛教的说法——佛弟子对戒律的分歧
原始佛教僧团虽以“厌世”、“出世”为标榜,以追求脱离生死的涅槃解脱为修行目的,但在教团内部难免因利害关系,见解不同而发生种种的争论。

在释迦牟尼入灭百年之后,西印度的耶舍长老到东方游化,到毗舍离域时,看见践族比丘们动令在家信徒布施金钱,用作僧众购买所需。耶舍提出异议,认为比丘乞受金银不合戒律,遭受到跋祗僧众的摈斥。之后,耶含长老在毗舍离举行了七百名比丘参加的佛教集会,召集僧众就原始佛教的戒律进行讨论,并判定毗舍离比丘提出的十条戒律为非法。
对于这次结集的决定,毗舍离比丘很不信服,于是他们举行了约有万人参加的集结,并判定上述十事为合法。自此,认同十事的毗舍离比丘组成了“大众部“,而反对十事的耶舍等长老组成了“上座部“,这是佛教史上第次也是最根本的一次分裂,史称“根本分裂”。 

前者是认定哪些事不应做,后者则是认定哪些事可以做,二者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精神旨趣,反映了上座部与大众部不同的部派立场及对戒律宽严的不同态度。上座部主张轻重等持,大众部主张律重根本,不拘细行。
由此可见,佛弟子们对戒律的分歧才是导致原本一味的初期佛教发生分裂之主要原因。然就佛说的义理来说,在初期佛教分裂时,或许也有分歧,但不是主要之原因。我们从印度佛教发展史上可以看出,到阿育王时,佛弟子们才从律制的争执发展为义理的辩论。此时,佛弟子们在义理上的分歧才是主要问题。所以,我认为佛弟子们在戒律上的分歧,才是造成原本一味的初期佛教发生根本分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北传佛教的说法——大天五事
关于大座部与上座部的分裂情况,北传佛教则另外有着不同的说法。在早期佛教中,阿罗汉果最初被视为佛教徒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证得阿罗汉果,就意味着已经断尽了一切烦恼,超脱了生死轮回,达到涅槃的境界。但是,据《异部宗轮论》和《大毗婆沙论》等北传佛教史料的记载,北传佛教共认上座部与大众部分裂,其原因乃是由于在佛灭百年之后,有一个名叫大天的比丘,对阿罗汉果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即是对阿罗汉果的资格与人格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认为阿罗汉尚有五种局限性,也就是所谓的“大天五事”。   

大天为印度部派佛教大众部的始祖,尝编作一偈,以宣扬其对证果罗汉境界所持的观点。其偈曰:“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 《异部宗轮论》1卷,世友菩萨造,唐玄奘译,《大正藏》第49册,第15页上。 ]。此偈所说的五事,即:   
余所诱:阿罗汉虽已断尽诸漏而无烦恼,但仍难免漏失不净(遗精、便利、涕唾等),此因恶魔憎嫉佛法,对修善者破坏、诱惑所致。   
无知:阿罗汉虽无染污无知,但尚存不染污无知。染污无知为与无明相应的无知,即大乘所谓的烦恼障,二乘之人断尽之后即不现行。不染污无知不与无明相应,即大乘所谓的所知障,唯有证得佛果始毕竟不起。   
犹豫:阿罗汉虽已断尽随眠疑惑,但处非处疑惑尚未尽断。  
他令入:阿罗汉须依他人之记别,方知自己为罗汉,例如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蒙佛授记,始知已证果位。   
道因声故起:阿罗汉虽已有解脱之乐,然诸圣道,若不至诚唱念‘苦哉’,则终不现起。   
对于此偈中所持的观点,保守派上座们极力反对,视其所倡之五事为非法、邪说、恶见。因此乃酿成教团之争,而分裂成上座部与大众部二派。

总之,引起佛教根本分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戒律方面的分歧,又有对佛学理解上的差异,而所有这些,又都与当时古印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佛教自身的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Peng Hui Yuen's picture

印度佛教根本分裂之主要原因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佛陀入灭后的根本佛教时期,佛教在古印度各地的传播,但此时的佛教仍是和合一味的。由于当时印度各个地域的经济、文化、习俗、思想等不同,再经过辗转师承传授和修习,东西方的佛弟子对戒律和教义的见解逐渐产生了分歧。随着这些分歧的矛盾化和激烈化,在佛陀入灭百年之后的“第二次结集”,和合一味的佛教分裂为东方大众和西方上座的两大部派,史称“根本分裂”。

南传佛教认为“耶舍十事” 是“根本分裂”的主要原因.
因地域习俗的差异, 导致东方的毗舍离比丘众与西方的耶舍长老对佛教戒律的态度有所不同,引起了 “十事” 的诤论。因此,在第二次结集后,佛教僧团分裂为倾向开放进取的东方大众部与倾向严谨保守的西方上座部。

北传佛教则认为“大天五事” 是“根本分裂”的主要原因。
大天对阿罗汉身心境界作出新的教义,主张阿罗汉修证果位后仍有五种局限,故也被常称作为“大天五事”。这五种局限,即阿罗汉仍有普通人的生理机能;仍有无知的地方;仍有犹豫的时候;仍然需要别人的指导;仍然有痛苦的感觉。认同“五事”的比丘众人数较多形成了大众部;而反对“五事”的长老上座等则形成了上座部。

淺談初期佛教分裂之原因

初期佛教发生分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对小小戒的看法不同
初期佛教之所以会发生根本分裂,其主要原因在于对佛陀教理的看法有所不同。其實在第一次王舍城结集时,佛弟子们彼此间在对小小戒的认识上就有了分歧,但由于在教团中有很高威望的大长老摩诃迦叶坚持“是佛所不制不应制,是佛所制不应却”的原则,而没有使教团发生分裂,這說明早期的佛弟子们就已对佛陀制定的戒律在理解上发生了分歧。这都是酝酿了对后来初期佛教的分裂之远因。

二、习性思想的不同
在佛教僧团里,是有师徒关系的。每一个不同思想流派,都与其师父的见解有关。由于师父的不同,弟子们所学的自然也就有所不同,久而久之,同一师父的弟子们,自然就会形成以师父为上首的一个小集团,以此类推,就会有许多个小集团。小集团与小集团之间由于各自所学的不同,其思想也必然不会尽同。由于思想的不尽相同,彼此间自然就会发生争论,从而走向分裂。

三、文字语言的不同
文字语言,有其区域性,即在每一区域活动的人们,都各有其语言文字。特别是在印度,种族階級种类繁多,不同的种族、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区域,运用的语言也一定不同。倘若只用一种语言,会影响佛教在人民大众中的传播。因此,初期佛教采取了放任语言政策。另外,佛教后来发展的佛经异本很多,语言也很杂,久而久之便导致佛教逐渐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