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說鳩摩羅什。

略說鳩摩羅什。

根據大正藏《高僧傳‧鳩摩羅什傳》記載,鳩摩羅什(344年-413年),東晉十六國時期西域龜茲人,鳩摩羅什生於龜茲國(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縣一帶),其父鳩摩羅炎是來自罽賓國(今克什米爾)的卿相世家後裔,其母是龜茲王的妹妹。七歲時同母親一同出家,開始學習說一切有部的《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日誦經千偈,每偈三十二字,凡三萬二千言;時人譽為「神童」。九歲時,與母親一同前往天竺(今印度)北部的罽賓國(今克什米爾)學法,向小乘教論名僧盤頭達多學習小乘經典,三年大成。十三歲,至疏勒登高座講法。得知父鳩摩羅炎病歿後,拜須利耶蘇摩為師轉學大乘佛教,主要研究中觀派的諸多論著,並由須利耶穌摩親自傳授《法華經》等經典。二十歲(晉哀帝興寧元年(363年))在龜茲王宮受具足戒,受戒後即從卑摩羅叉學習《十誦律》。

前秦苻堅建元十五年(379年),僧人僧純、曇充等自龜茲歸來,稱鳩摩羅什才智過人,深明大乘佛學。長安高僧道安力勸苻堅延請羅什入中土。建元十八年(382年),苻堅派大將呂光領兵七萬出西域,伐龜茲。建元二十年(384年),呂光俘獲羅什。不久前秦滅亡,呂光稱涼王。此後18年間,被呂光、呂纂軟禁在涼州。後秦弘始三年(401年),姚興攻滅後涼,呂隆出降,是年十二月二十日羅什抵長安,以國師之禮待之,信徒數千人,公卿以下皆奉佛。此後10年間,潛心鑽研佛學,將梵文經卷譯成漢文,他在譯經之暇,還常在逍遙園澄玄堂及草堂寺講說眾經。弘始十五年(413年),鳩摩羅什在長安大寺圓寂,臨終前他說:「今於眾前,發誠實誓:若所傳無謬者,當使焚身之後,舌不焦爛」。果然火化之後「薪滅形碎,唯舌不灰」。

鳩摩羅什的譯經幾乎觸及佛教龐博經文的各個方面:大乘經典的新譯或較準確的重譯,關於戒律的經文、小乘教派經本、經院學說與玄學的巨著,鳩摩羅什將3-4世紀出自大乘而以某種辯證法為基礎的中觀學派介紹到中國。唐朝玄奘等人的譯經被稱為新譯,此前的鳩摩羅什等翻譯的經卷被稱為舊譯。羅什於西明閣和逍遙園開始譯經,依據南朝梁代僧祐於《出三藏記集》為鳩摩羅什所作傳記,他一生譯經三十二部,加上二部闕失和一部非主譯實際收錄三十五部,至唐朝智昇《開元釋教錄》,依據隋朝費長房《歷代三寶紀》等的記載,增加為總共譯經七十四部,智昇見到了其中的五十二部三百〇二卷,有《金剛經》、《阿彌陀經》一卷、《坐禪三昧經》三卷、《法華經》七卷、《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二十七卷、《維摩經》三卷、《大智度論》一百卷、《中論》四卷等。此外還有,與廬山慧遠的書信問答集《大乘大義章》三卷,弟子僧肇編撰的《注維摩詰經》十卷遺世。

羅什的入室弟子有僧肇,僧叡,道生,道融,慧觀等三千餘人,後世有什門四聖、八俊、十哲之稱。他翻譯的經卷準確無誤,對後世佛教界影響極為深遠。並留有「非色異空,非空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名句。宋代贊寧《宋高僧傳》稱讚鳩摩羅什翻譯《法華經》「有天然西域之語趣」,《金剛經》雖有眾多譯本,在佛教界一向傳誦的是鳩摩羅什的譯本。鳩摩羅什的譯文已臻於精美,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四字句爲主的行文體制,稱「譯經體」。胡適在《佛教的翻譯文學》一文指出:「在當日過渡時期,羅什的譯法可算是最適宜的法子」。陳寅恪推崇鳩摩羅什,認為他的譯經藝術實優於玄奘,有三個特色:「一為刪去原文繁重,二為不拘原文體制,三為變易原文」。但羅什卻認為「改梵為秦,失其藻蔚,雖得大意,殊隔文體,有似嚼飯與人,非徒失味,乃令嘔噦也」。

略說鳩摩羅什。

略說鳩摩羅什。
鸠摩罗什(344—413年),一称鸠摩罗耆婆,或称罗什,意为“童寿”。东晋时后秦僧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他祖上原为古天竺人,世代任国相。祖父鸠摩达多虽身居高位,但洒脱豪放,不为礼法所拘,名重于世。
  罗什七岁时随母亲出家,诵习佛经,很能理解其中深奥的含意。
鸠摩罗什不仅声震西域,而且也名扬中国。前秦的苻坚就曾遣使邀请罗什。后秦弘始三年(401年),后秦王姚兴派人迎接罗什来到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姚兴以国师之礼相待,请他住进西明阁及逍遥园,译述佛教经典。鸠摩罗什回顾佛法东传以来,自东汉以至魏晋,三百余年,经论渐多,但由于佛法义理玄深,又限于梵汉文字之适译多所艰难,眼下的经卷实难令人满意.所以他决心带领一班人马,依据梵文原本,对照旧译经卷,先后译出《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经论著述多部。
  鸠摩罗什大师神思敏锐、学识渊博、见解独到、文才卓绝,对梵学、汉学造诣很深,加之他生性宽厚仁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充分调动和发挥弟子们的才思能力,译出的佛经达数十部三百余卷,而且尽量忠实于原作,文义圆通。罗什大师曾说:“改梵为汉,失其文义,虽得大致,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罗什和弟子们通力合作,呕心沥血,重译经论,的确力避旧有经论的疵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然使得“众心惬服,莫不欣赞”。
  后秦王姚兴常对罗什说:“大师聪慧颖悟,天下无人能匹,如果一旦去世,恐怕后继乏人了。”于是便从宫中挑选美女十人,逼令罗什接受,以便“传宗接代”。罗什有口难辩,此后不住僧坊,别立官舍,过着与—般僧人不同的生活。但作为高僧,他内心的苦楚隐衷的确难以言状。每次讲经时,他总是说自己“譬如臭泥中生莲花”,告诫僧俗大众“但采莲花,勿取臭泥”。不久后,大师心力交瘁,于后秦弘始十五年(413年)圆寂,享年七十岁。
  鸠摩罗什大师一生,在我国佛教史、哲学史、文化史、翻译史方面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他的品德学识、治学著译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其意义和影响十分深远。对大师的生平思想和他的译述成就,历代虽有所探讨研究,但尚嫌粗疏,还需有志者探幽发微,深入继承,古为今用!

略说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Kumārajīva,344-413农历4月13), 一译“鸠摩罗什(耆)婆”,略称“罗什”或“什”,意译“童寿”。祖籍天竺,混血,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家世显赫,其祖上为名门。鸠摩罗什自幼天资超凡,半岁会说话,三岁能认字,五岁开始博览群书,七岁跟随母亲一同出家,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既通梵语,又娴汉文,佛学造诣极深。博通大乘小乘。精通经藏、律藏、论藏三藏,并能熟练运用,掌控自如,乃三藏法师第一人,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位列四大译经家之首,翻译学鼻祖,语言学大师。
罗什大师著作:
罗什悉心从事译经和说法。据《出三藏记集》载,罗什在弘始四年至十五年期间,译出经论35部,294卷。其中重要的有《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维摩经》、《阿弥陀经》、《首楞严三昧经》、《十住毗婆沙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成实论》及《十诵律》等。所译经典极为广泛,重点在般若系的大乘经典和龙树、提婆一系的中观派论书,内容信实,文字流畅,有些经典后虽有新译,仍难以取代,老幼皆宜接受,无论是老大妈小沙弥还是达官贵人,其经文几乎家家有一本,从其译本出现,流传至今经历1600多年而不衰,其家喻户晓的流行程度有目共睹,在中国译经和佛教传播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鸠摩罗什是世界著名思想家、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其译经和佛学成就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

waicheng的头像

鳩摩羅什譯經特點

鳩摩羅什大師通曉梵文、中文和西域等多種語言。鳩摩羅什大师祖籍天竺 (印度 ), 自己出生于龟兹, 对梵语和西域胡语的掌握自是十分的了得; 译经以前滞留中国凉州 16年, 汉语也达到了很高的造诣。

论及翻译时, 罗什每与僧睿言: ! 天竺国俗, 甚重文制, 其宫商体韵, 以入弦为善。凡觐国王, 必有赞德见佛之仪, 以歌叹为尊。经中偈颂, 皆其式也。但改梵为秦, 失其藻蔚, 虽得大意, 殊隔文体, 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 乃令呕哕也。罗什从佛经文体出发, 认为译梵为汉时虽然在大意上可以不失, 但在文体上总是隔了一层,其宫商体韵不但不能经过翻译传达, 连文藻也会失掉。因此他力图在译经文体上有所改进, 使其既通俗化, 又Z有优美的文学色彩。

佛典原文与汉文在诗学上的一大差异表现在原典经文的繁复与汉语文学尚简。原典的颂文叮咛反复, 不厌其烦。在长行之后往往还有重颂复述长行的内容。已经说过的事情, 在说另一件事情的时候却又被重复。而且不乏卷帙浩繁的作品, 在对待原典的这一个问题上, 罗什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删繁就简。在译 《大智度论》时,大刀阔斧,“三分除二”之后, 仅得一百卷。

罗什采用意译法, 在翻译过程中大肆删削, 重视译文的文学性;主要是通过自己对经典的解读消化内容之后才以意译的方式翻译过来的。 文字华美流畅易读。鳩摩羅什大師的翻譯手法也很活潑,並以讀者方便理解為導向;主要的翻譯標準是口語、流暢和簡潔,他會刪簡繁瑣的文句,將甚深佛理,譯得讓一般大眾能夠理解,其譯文的「可讀性」也因此相對增高了。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妙法蓮華經》,後來成為中國佛教史上,隋唐時期第一個宗派─天台宗的立宗中心;《阿彌陀經》,成為後世淨土宗的立宗基礎。大師所翻譯的《維摩詰經》、《金剛經》等,流傳後世至今仍歷久不衰,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