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述「六識」與「阿賴耶識」的差別。

敘述「六識」與「阿賴耶識」的差別。

在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時期,主張業感緣起的生命觀,生命是緣起的,是由五蘊、六入和十二處和合而成。六入和十二處,即是能緣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跟所緣的六境色、聲、香、味、觸、法的和合,而產生對事物的認知,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會間斷的六識。大乘瑜伽行派認為在此六識的深處,有不斷地生死輪迴、經常都有持續活動的根本性的心,並稱之為「阿賴耶識」。而最先提到此阿賴耶識的是《解深密經》。「阿賴耶識」擔當著生命生死輪迴的責任,故稱為賴耶緣起的生命觀。

六識與八識

原始佛教說六識,唯識學在六識之上加上末那和阿賴耶成為八識;當前六識接觸外境生感受時,渴愛與執取引未來的果報,十二因緣中的愛和取是煩惱之因,故此末那的分出有其必要性;末那執阿賴耶為我、我所,形成做業的動力;因此需要有能藏的阿賴耶、所藏的種子和熏習的作用,作為因果業報的異熟差別。

一,阿賴耶為異熟能變:
阿賴耶之能變功能讓眾生感果造業、造業感果,由含藏的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推動眾生的輪迴業報;這些因果所發生的時間、性質和類型可能有差異而成三種異熟:

1. 異時而熟:造業與感果的時間不同
2. 變異而熟:造業與感果的性質不同
3. 異類而熟:造業與感果的類型不同

二,末那為思量能變:
末那的能變功能在於能與眾心所相應,積集善、惡、無記的業因於阿賴耶之中;心所包括八隨煩惱心所(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念、不正知)、五遍行心所(觸、作意、受、想、思)及別境中的慧心所,和四個根本煩惱心所(貪或愛、癡、慢、見);末那恆審思量執外在為我所,認為阿賴耶有我,與四煩惱(我愛、我癡、我慢、我見)任運相應。此外,斷滅之門也在末那之中,修行得我空智和法空智,一切有漏智被伏滅,二執種子也不再生現。

三,前六識為了別能變:
第六識也有思量的能力,但能審而非恆,即思慮短速有間斷;一般正常的情況下,前五識是依五種感覺器官(眼、耳、鼻、舌、身)生出五種認識作用,給予第六識了別粗顯的外境;有說六識亦通於善、惡、無記,與十一個善心所(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相應;若與二十六個煩惱心所相應即顯其惡;如兩者均不相應就是無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