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派分裂之兆始

每當言及佛教部派分裂,每每聚焦在佛滅後窟外結集,或佛滅度後百多年的十事非法、大天五事之論爭所至。誠言往後的部派佛教的出現,跟以上三個歷史有所關係,但言及「兆始」定必上數至佛陀住世的時空。

佛以一音說法。但不同弟子的根器和性格,彼此相處磨合時,定必產生不同的異見。而這些差異,正是日後佛教部派的產生的遠因。據《大智度論》中說 : 有一次佛陀正欲說戒,但良久不開口,弟子目犍連環顧僧團四週,看見馬師、滿宿二比丘正在瞌睡,目犍連三次勸請不果,二比丘仍然未醒,目犍連於是毫不客氣,強行將馬師、滿宿二比丘,強抓他們手腕離去。對此佛有沒有判斷傳說不詳。但此一行徑,雖然是馬師、滿宿二比丘究由自取,但目犍連的做法,亦可能造成佛弟子之間日後的嫌隙。[引文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5.張漫濤主編.部派佛教與阿毘達磨。作者龍慧.第30-32夃89頁內容

另弟子舍利弗,問佛提出戒律的疑問。據《舍利弗問經》註:中戴:「云何世尊,為諸比丘所說戒,或開或閉:如為忽起長者設供,斷諸比丘,不聽(准許)朝(前往)食,如為村人請,復聽食[麥十少] 飯[米十忝] ; 如為頻富村人請,復不聽食飯,但食薄粥 ; 如為頻婆娑羅王請,復聽飽食飯食 ; 如為闡陀師利請,復聽多家數數食,皆不得飽,諸如此語。後世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云何奉持 ? 」以上是舍利弗,對佛陀對接受供食的矛盾做法,請求澄清?由此可見,佛既非專制之人,亦容許弟子提出質疑的自由。但這自由之寬容卻是兩面刃。運用不當便容易導至輕蔑上座的情況。[內文同引文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5.張漫濤主編.部派佛教與阿毘達磨。作者龍慧.第89頁內容]

又據說。頭陀第一的大迦葉尊者,應阿難尊者之請,為一眾比丘尼開示。「時有一俏皮聰慧,但口才伶俐的吐羅難陀比丘尼 ; 對拘謹嚴肅的大迦葉尊者不滿,說法完畢竟後出言譏笑,大迦葉是個``販針兒” ; 即賣針的小孩,到賣針的小販處賣針,不自量力,竟敢在大善知識阿難尊者面前說法。給大迦葉聽見甚為不悅,並嚴責阿難 : 如此膽教罵我的女人,是誰讓他出家的 ? 那不都是你( 阿難 ) 世尊本不答應女人出家的,這個罪不在於女人,應歸罪於你。」因比丘尼戒乃阿難應佛姨母摩訶憍薩波堤出家請求而開許。但引文並無題及何故吐羅難陀比丘尼對大迦葉尊者不滿,筆者個人想法。引文背後可能大迦葉在說法時曾公開訓斥過少不更事,出言辯駁的吐羅難陀比丘尼,導至埋怨大迦葉。又或者是吐羅難陀比丘尼阿難尊者習慣了對比丘尼的寬容,相反對嚴謹的大迦葉形成強烈對比的不羈反應。但此亦推知,阿難和大迦葉管理僧團的作風差異,與及門人的不同個性做成日後佛教部派的產生和形成之必然。[內文同引文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5.張漫濤主編.部派佛教與阿毘達磨。作者龍慧.第30-32頁內容]

而史載部派佛教的產生,亦外乎是對權威的質疑和弟子間的相處作風的差異和斟酌所促成的。所謂窟外結集、大天五事屬前者,十事非法是則屬後者。而從上引文亦可推想,佛住時並不一定「一昧和合」,只是佛之大能動搖不倒
而矣 ! 佛陀彈性地因材施教,本意在於隨類得解,有利教團開展,形成日後大眾、上座二部,由此復分十八、二十部,而佛陀「尊上座而重大眾」的作風,似是已隱隱預見佛教日後的發展。
學生龔禮柏合什

huijing的头像

略论印度部派佛教發展過程

約於西元前 486 年,釋迦牟尼佛入滅開始,印度佛教就逐漸進入
了部派的分立,一直到西元 150 年左右,這一長時期的聲聞教法,統
稱作「部派佛教」。部派佛教的分立過程,以往已有許多學者研究過,
例如,呂澂之《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印順法師之《初期大乘佛教之
起源與開展》;由於北傳與南傳各種資料上的差異,所得出的結論並
不相同。此中牽連到佛滅年代的問題,結集內容的問題,各部思想的
問題,以及師資傳承的問題。本文對北傳與南傳的資料,視為同等重
要,並不排斥一方,在顧及上列問題下,引用較合理的說法,探討佛
滅後二律系、四聖部及十八部的形成過程,並敘及北傳與南傳差異的
原因。在師資傳承上,注重釋尊各代弟子下傳時,由於地區、見解上
的不同,如何演變而成不同的部派。

探討印度部派佛教發展過程中,二律系、四聖部及十八部的
形成,並配合各部的師資傳承來研究。
1 佛滅當年的王舍城結集,由阿難先結集經藏,而後優波離結集出原
始的律藏。
2 佛滅百年的毗舍離結集,由於是因戒律而引起,因此先結集律藏,
而後結集經藏,此次結集後,形成會內的上座律系與會外的原始大
眾律系。此中,上座律系並將戒條次第調動而與原始大眾律系有所
不同。
3 佛滅一三七年起,佛教內部對「五事」、「實有」、「補特伽羅我」等
問題的看法,起了法諍,經過六十三年,形成了四聖部(聖上座部、
聖說有部、聖犢子部及聖大眾部)。
4 佛滅二百年時,犢子上座首先結集論藏,集出《舍利弗阿毘曇》置
於經藏與律藏之後,其後各部亦參照此論而有論藏的集出。
5 佛滅二三五年的華氏城結集,先結集律藏而後結集經藏與論藏,此
次為聖上座部的內部結集。在阿育王時期,印度內外共分裂成十八
個主要的部派,此中有七個是阿育王派遣四聖部的高僧至邊地弘法
後所形成。
6 至於二律系與四聖部的關係:在法諍前期,會外原始大眾律系的廣
大僧眾,分裂成聖大眾部、聖犢子部與聖說有部。法諍後期,大天
與末闡提之諍,最為劇烈,贊成前者為年少大眾,贊成後者為少數
的年長上座,因而後人又稱前者為「大眾部」,後者為「上座部」,
結果將此二部與二律系混淆,產生部派分類上的困擾。其實大天(屬
聖大眾部)與末闡提(屬聖說有部),同屬會外原始大眾律系。由
比對戒條的次第,可看出聖大眾部、聖說有部二者與聖上座部出入
不小。而聖犢子部的律藏,即是聖大眾部的律藏,也屬會外原始大
眾律。
7 在師資傳承方面,部派佛教中,有大迦葉及阿難系、優波離系、阿
1
那律系、舍利弗及羅怙羅系、迦旃延系等,此中,大迦葉及阿難系
的商那和修、末闡提,北傳將此二位傳說成阿難的親傳弟子,結果
與南傳在佛滅年代推算上,差了百年左右,其實此二位是釋尊第五
代左右的弟子。
8 至於四聖部與十八部的關係如下:
A 聖上座部(共四部)─化地部(分別說部)、法藏部、雪山部、
銅鍱部。
B 聖說有部(共三部)─根本說一切有部、飲光部、說轉部。
C 聖大眾部(共六部)─根本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
部、多聞部、說假部、制多山部。
D 聖犢子部(共五部)─犢子部、法上部、賢冑部、六城部、正量
部。
此中,化地部、法藏部、雪山部、銅鍱部、制多山部、正量部及罽賓
犍陀羅的根本說一切有部等七部,皆是阿育王派高僧往邊地弘法所形
成。

学人所了解到简单来说:
根据龙山章等的说法,是用四期说来描述佛教在古时后(印度佛教时代)的发展阶段,分为四期说。在此只选择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及大乘佛教。
(一)原始佛教时代--有些学者还细分这个时期为根本佛教及原始佛教,尤其是日本学者,所谓的根本佛教是指佛陀 在世的时代。而原始佛教时代是佛灭(大约西元前482年)后到部派还没有根本分裂之前。部派分裂开始大约在西元前331年。在此所说的原始佛教包挂所谓『根本佛教』在内。
(二)部派佛教时代--古代学者称之为『小乘佛教』,这个时代在大约西元前50年演化成为大乘佛教时代。在原始佛教时代末期,众僧人开始对佛制的律持有不同的看法及做法。根本分裂的主因是戒律问题,然而思想上的差异也开始产生了。当时牵涉了七百结集、大天五事及十事非法诤等等。年代的多种异说是因为印度当时并不注重历史记载。无论是根本分裂还是支末分裂,皆应重视思想的根本差异。在七百结集后,僧团产生根本分裂成为根本上座部和根本大众部。历史上的上座部演变成为现今的南传佛教或者南方佛教;而大众部就是现今大乘佛教的来源。根本分裂接下来僧团部派内又再次产生支末分裂。根本上座部又分裂为根本上座部分别说系和根本上座部说一切有部,在这之后,上座部的分裂大约分裂成支末的11个部派。大众部后来分裂成支末分裂后的9个部派。所以,从上座部和大众部两个根本分裂部,形成最终僧团总共分裂成为大约20个支末的部派。
(三)大乘佛教时代--这个时代从西元前50年-西元前6、700年。大乘佛教末期由于佛教吸纳了吠陀思想而演变成为秘密大乘佛教。从『佛本身经/本身谭』表露菩萨思想。大乘佛教于部派佛教的延续,这时继承部派佛教的发展,更进一步从新振作复兴佛陀根本精神的教法。

部派分裂的兆始

言及「兆」始。即「徵」兆,並非今天公認佛教歷史:富樓那跟大迦葉之窟外結集、十事非法、大天五事。等日後部派佛教產生的前因後果。而是題出一個遠因。今人研讀佛教歷史,往往眛於佛住世時一味和合,縱有異見,仍有佛陀瀰清,分裂都在佛涅槃後產生的事。實則這非全然。
佛住世時,因應弟子根器參差而因材施教,而且佛亦容許弟子就其教法題出質疑的寬容;及至往後教團徒眾擴充,弟子品流複雜,不同個性的弟子漸漸各自有各自的群體圈子形成,做成佛教內部分歧的伏線。好的有跟隨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阿難的「圈子」;比丘、比丘尼又是不同圈子;負面的有六群比丘,提婆達多等的部眾。故所言一味和合,只可以說成,有佛住世之權威,普遍容洽之現象。但此現象現實而言,便隨佛入滅後而起變化。不同弟子的「圓子」亦因佛住世的施教彈性,而造成不同異見現象'也是今天佛教歷史記載的佛教分裂情形,大致不出一些制度上寬緊,和聖者特質的標準不一,所產生之辯證。故每言及日後部派佛教的出現,不能因佛之尊嚴。而略過其跟佛教部派分裂,完全擺脫因果關係。也不是把部派佛教的產生,完全聚焦在佛涅槃後的時空。
學生龔禮柏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