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的『直接認知論』與『夢』

有部的『直接認知論』

《中阿含‧蜜丸喻經》記載的「直接認知論」:『緣眼及色。生眼識。三事共會。便有更觸。緣更觸便有所覺。若所覺便想。若所想便思。若所思便念。若所念便分別。』

『緣眼及色。生眼識。~ 三事共會。便有更觸。~緣更觸便有所覺。~若所覺便想。~若所想便思。~若所思便念。~若所念便分別。』

即從外攝取資訊 ~ 客觀資訊被主觀理解 ~ 對主觀感受產生好惡評價 ~ 好惡評價被概念化 ~ 以概念去詮釋事物 ~ 這種經驗累積並成為判斷標準 ~ 這種客觀性事物被扭曲為主觀的認知過程在傳統佛學中叫「戲論」~ 戲論使我執見解牢固才產生種種心身煩惱。

即心識能直接攝取所緣之境。並且說明,苦和苦因都從「見」和「思」的心理活動而來。

一切有部繼承這種早期佛教的「直接認知論」。認為,「眼識」和引起眼識生起的「眼」及「色」,是「俱生因」關係。「根、境、識」是同時生起的。「識」能在同一刹那內「了別所緣行相」。即刹那生滅的「識」能同時面對刹那生滅的所緣境(色、聲、香、味、觸、法),並攝取它的資訊。等於第一刹那的「根、境、識」能認知「色」的共相,即依根現量(根識) + 領納現量(心所作用)。結果,第二刹那的「意」+「色共相」的認知 +「意識 」= 覺慧現量。

根、境、識俱起,是眼識生起的緣。三(根、境、識)和合,產生「觸」。因此,有部認為,「根」作為識的所依、「境」作為識得所緣,必定和識在同一剎那存在;否則佛陀立下的識由「二(根、境)決定」生起的原則就不成立了。這三法同時生滅的「俱生因」,無礙直接認知事物。在眼根「看見」外境的同時,眼識「認知」外境。眼根只能「看見」卻不能「了知」,只有「眼識」才有「了知」這個功能;但眼識只能「了知」外境的「共相」(是色、是聲…等),而不能「分別」這種功能。

這個單純能了知「所緣」而不能分別「所緣」的識,屬性就是「直接認知」,又叫「現量」。「現量」的「了知」不是「智」,「現量」的「了知」純粹是「資訊」。「現量」的「了知」和「慧」相應時,「心所」才是能分別的「智」。

現量有三種。
1. 依根現量:依五根(眼耳鼻舌身)及五境(色聲香味觸)而起的識,直接緣取外境。
2. 領納現量:心心所現起 。
3. 覺慧現量:也叫「覺了」現量,即了別、覺知外境的屬類(共相)或特有的性質(自相)。

從這三類的現量看,我們可以清楚瞭解,其實『依根現量』指的是眼識,不是「看東西」的眼根。第二『領納現量』本質上就和依根現量連接上,因為「心所」一定隨心識生起,而依根現量已經是指「識」,所以有識就有「心所」,心心所對同一個境(所緣)起作用。第三『覺慧現量』,是第二剎那生起的意識,它對第一剎那的「依根現量和領納現量」所得到的「直接經驗」作反映,而完整地對前剎那的現量產生理解。這覺慧現量也屬於「直接認知」,因為它是針 對前剎那的感官認知而產生的清晰覺知。……… 若其他相應的心所力量薄弱,弱得不能介入現量的過程,那這時的覺慧現量,就和和前面的兩種現量一樣,只了知共相。

但若其他心所的力量很強,強得能介入現量的過程,那這時的「覺慧現量」,就會通過「概念」了知所緣。即在這時運作的「心心所行相」也可能是錯誤的………

我想這最後一句的意思是………譬如當我們在夢中吃得津津有味,食物色香味俱全,但醒後便知道,夢中所覺知的一切純粹是心識活動的影像,並非真有離於心的對應事物存在。

結論是,那不止客觀性事物被扭曲為主觀的認知過程在傳統佛學中叫「戲論」、不止客觀資訊被主觀理解叫「戲論」、連心識都可能是一個「戲論」(睡夢中心識不受控故然是戲論/人生懵懂心識亂跳的亦如醒著造夢),所以人生都可能是一個「戲論」。因為主觀感受,固然會導致不能了知客觀事物的真相(缺乏慧力,心不清淨)而造業。心識的不能把握、懵懂下(缺乏定力),也會造業。以上這兩點,似乎是世人的常態,業是苦因苦果、業為輪迴之本、業也為解脫無期之因,但普遍眾生不了知。以此認知能力和狀態下營易終身,即「戲論」論是成立的,所以沒有找到出口(修正方法、修行方法)前,有部的『直接認知論』告訴我們,人生可以是一場輪轉不息的『夢』。

參考 : 第八課講義~認識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