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學派所主張的「中道」義理,於佛世時已有提及,只是名相上與龍樹菩薩所說的是有某程度上的差別,從當時佛陀所針對的教化對象,以及環境等角度來出發,名相雖有不同,但意義卻相當。《阿含經》中都以緣起法、無常、無我、或無我所⋯⋯等來表達「空」義。至部派佛教時才始用「假名」的說法,及至龍樹菩薩的初期大乘便有「八不」、「三是」等來對緣起作無自性空的解釋。
所以原始佛教時之「中道」:
1)苦樂:指離苦樂二邊,取於中道,依《中阿含》指出,佛對五比丘說法,「當知有二邊行,諸為道都所不當學:一曰著欲樂下賤業,凡人所行;二曰自煩自苦,非賢聖求法,無義相應。五比丘!舍此二邊,有取中道,成明成智,成就於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覺,趣於涅槃,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是謂為八。」謂苦樂二邊皆非正法,捨此二邊,有取中道,是謂正見,即八正道。
2)常斷:此外,佛亦指出眾生愚痴,顛倒執著,無常計常,無我計我,依《雜阿含經》有提到,佛跟阿難說,有關眾生執著有「我」為主體,此「我」為常為斷各種邪說。故佛指出,如來離常離斷二邊,處中說法。
3)又佛陀曾說「十四無記」,指出眾生對於一些無法把觸的聖義諦義理,欲以世俗諦的角度來理解,佛不予以正面的回答,只以箭喻經來說明其意。此中,「十四無記」之所指,便包含了空有中道之義理於其中,只是佛陀當時並沒有對此作直接的說明。
從上可知,原始佛教之時,佛陀對當時的社會環境及宗教哲學等思想所產生的問題,作了針對性的回應,以「緣起論」說四諦、十二因緣、因果律等主張, 又引出無常、苦、空、非我,亦非我所的「無我論」,以世俗及勝義二諦解釋,對諸法的正見。雖沒有直接指出離空有二邊的「中道」義理,但卻明顯的有此含意,或許佛所選擇的說法方式,對當時的學習對象來說,是最恰當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