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一大特色是「不捨世間」, 表現在空與佛身等觀念。 菩薩是主角, 他的智慧是以空觀為對象, 他的慈悲是以不捨世間為基礎。 此不捨世間的精神方向、生活態度也表現於佛身觀。 原始佛已有色身、法身說。 至大乘佛教就有自性身、 受用身、 變化身 三身說(即相當於早期提出法身、報身、應身)。 尤其變化身是救濟眾生, 眾生在世間, 涵意不捨世間。 應身也是對世間需求回應。
在《法华经》之前并没有佛有法身、报身、应身的观念。法身是证悟了诸法实相、真如法性的自性法体,亦可称为自性身、真实身。报身是酬报诸佛因行所修集的福慧资粮而成就的庄严佛体,亦可称为“亦可称为受用身、法性生身。应身是为度化众生而权现于世间的色身,亦可称为化身、生身、随世间身。《法华经》的《如来寿量品》里有开示,佛陀在其实久已证法身,却常以报身、应身为不同身份的众生说法。
三身說
在《法华经》之前并没有佛有法身、报身、应身的观念。法身是证悟了诸法实相、真如法性的自性法体,亦可称为自性身、真实身。报身是酬报诸佛因行所修集的福慧资粮而成就的庄严佛体,亦可称为“亦可称为受用身、法性生身。应身是为度化众生而权现于世间的色身,亦可称为化身、生身、随世间身。《法华经》的《如来寿量品》里有开示,佛陀在其实久已证法身,却常以报身、应身为不同身份的众生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