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中观概述
1.何謂“中觀”?
是指龙树在《中观论》中,解释为释迦牟尼所说中道的道理,即:远离生灭、断常、一异、来出等二边,又称八不中道。以观察(chá)中道,作为修持(chí)禅定与智慧的方法,即是中观。说名一切法是没有自性的,即空性或空的思想。
观,又译(yì)为毗婆舍那,为观察、思维(wéi)之意。观的本体为智慧,以般若慧观察一切法,了解一切法皆(jiē)是因缘生,皆是假(jiǎ)名而成,皆是空。了解一切法无自性,了解世俗谛,因此远离颠(diān)倒(dǎo)戏(xì)论(lùn),得知正确真实的因缘法,因此而得正见,证入胜义谛,即称为中观。由中观而得致(zhì)涅槃。
2.試解釋“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的意涵?
a. 俗有真空
「俗」与「真」,就是所谓的「二谛」。在俗谛上,事物是存在的;然而,就真谛 的观点来看,那些存在的事物是不具实体性的,在本质上是处于「空」的状态。 「空」就是缘起,在阿含经中,缘起所指的就是无常的意思。
俗有真空的「有」,乃是假名之有、施设之有,也就是依因待缘的「有」。 「施设」 是安放的意思,这好比魔术师变魔术,必须透过道具的安排才能变现出东西来。 「俗有真空」交代了一切法的存在样态,这是中观学派的根本立场。
在以上三种对中观学派的界说里,我们可以看到中观学派的根本立场:「俗有真 空」、 「无自性」与「空」。 「空」是中观学派里很重要的概念,所以龙树一系的思 想在中国佛教的传统里,往往也被冠以「空宗」之名。当然,在印度传统里,也 有一些非佛教的思想家以此一名目来称呼龙树的哲学。
b. 體虛如幻
什么是「体虚如幻」?「体」是自性,「虚」是不实,「幻」是魔术。魔术是印度 自古以来休闲娱乐的重头戏,幻师(魔术师)拿着布缦、道具来表演,突然只见 一阵烟,现出了骇人的猛兽模样,而使底下的观众惊愕。到底所幻化出来的东西 是真、是假?是有、是无?魔术师是否能够无中生有呢?当然不是,他的魔术还 是要借助一些道具,才能呈现这些不可思议的形象。就好比我们作梦一般,梦能 无中生有吗?按弗罗伊德的说法,梦是我们潜意识的流露;若依唯识学派的观点 来看,这正是我们的阿赖耶识,在某些原因与条件的配合下所起现的东西,不可 能是无中生有之物。
如果说幻术是不真实的,但它的确会引起观众的惊愕;如果说它是真实的,但当 烟雾消散之后,却什么都没有了。这种幻化出来的存在,既不能说是全有,也不能说是全无,它介于似有还无之间,而无法用「有」或「无」来加以描述。这种 存在的状态,古来印度便喻之为「如幻」。
「体虚如幻」的「体」,即是指「自性」。 「自性」一词的梵语是 svabhava,这个 字的意思相当于英文 self-being,也就是所谓的「自有」── 自己是自己存在的 根据,如《圣经》中耶和华说:「我是自有者」。「体虚」是说这种叫做「自性」 的东西根本不存在,也就是「无自性」的意思。在佛教的思想体系中,不允许「自 有者」的存在,而在中观的思想体系里,其整个哲学的努力目标就是要否定「自 性」的存在。
3.試說明初期佛教之“中道”義理?
在《宗义宝鬘》里,我们可以看到贡却亟美汪波如何界定中观学派,同时也可以 见到他对中观思想的描述。此中,他分别以「中观派的定义」与「中观之名的由 来」而着手论述。
a.否定胜义有
此中,他对中观学派的定义如下: 主张谛成之法,虽如微尘许亦无。 这就是说真实存在的事物,即使像原子这么小的东西,也不是真实的存在。「谛 成」一词是西藏佛教特有的术语,是指「真实存在」;「微尘」是指「极微」,类 似于今日所谓的「原子」,是空间的最小单位。贡却亟美汪波认为中观学派否定 任何事物具有第一义的存在性,即使是如「极微」这类的东西,也非第一义的存 在。他这种说法当然是针对佛教中的说一切有部的立场而发的。
依有部的立场来说,诸如「森林」或「军队」这一类的存在,它们并非第一义的 存在,因为它们是由一个个的人或一棵棵的树所组成,它们只是「假名有」,而 非「胜义有」。佛教早期的无我论,是透过五蕴说来消解「自我」,五蕴所组合而 成的「补特伽罗我」,乃是第二义的存在,是个「假名有」,真实存在着的,只是 「色」等一一的蕴而已。接着对五蕴再作进一步的分析,五蕴总共是由七十五法 所构成,由这些法所组成的一切事物都是第二义的存在,都是「假名有」;但是 组成这些事物的那七十五种要素,则是第一义的存在,是「胜义有」,是「谛成 之法」。有部便是透过这种二谛观来建立他们自家的哲学,或许我们可以方便地说他们所主张的是「俗空真有,体实如幻」。
对有部而言,一切法皆由七十五法组合而成,这些被组合的事物都在无常之中, 且皆处于无我的状态之下,而组合这些事物的七十五法本身,则是恒常的,是有 自性的,这就是「人空法有」的思想。在佛教的其他学派中,多少都承认「胜义 有」的存在,如对唯识学派来说,他们便认为「圆成实性」即为胜义之「有」。 但在中观哲学底下,并无「胜义有」存在的空间,即使像微尘或七十五法,都不 是「胜义有」。
b.离二边而求「中」
贡却亟美汪波在「释名」一节里,说明了「中观」一名的由来。为何这样的哲学 主张会被称为「中」呢?因为他们主张离「断」、「常」二边;离「有」、「无」二 边;离一切边见而去追求中道,所以这个学派可以称之为「中观」。在西藏佛教 里,这支思想或称之为「中观学派」,强调此派中人追求「中道」,或称之为「无 自性宗」,则强调此派中人的主张:一切法皆无真实存在的体性── 一切法皆处 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自己无法稳定自己。以上即是贡却亟美汪波对中观思想的判 摄。
4.印順導師如何將中觀思想判攝為“性空唯名論”,試說明之?
印顺法师将整个大乘佛教的思想派分为三系,这三系的思想特征分别是:性空唯 名、虚妄唯识、真常唯心。在印顺法师的此一著名判摄里,中观一系的教理,其 哲学的基本走向在于彰显「性空唯名」。所谓的「唯名」,即是指「唯假名」,也 就是说,一切法的存在皆为施设的存在,皆为原因与条件下的存在。 「性」即「法 性」,即是指「事物存在的真实样态」,法存在的真实样态是缺乏本质的,也就是 处于「空性」的状态。
基本上,中观学派「假名」的概念与唯识学派「唯识」的概念相同,都是为了安 立事物的「存在」而来。对中观学派而言,事物所谓的「存在性」,事实上只是 藉由世间的名言概念而被安立出来。因此,吾人若试图「循名而责实」地去把捉 事物的存在性,必然是不可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