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八不

《中论》的八不 :"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有四对矛盾,说明法的四相。无论是小到一极微,大到全法界,沒有不具备此四相的:包摄了自身、运动、空间、时间四方面。这“八”,是部派佛教和外道论师所执著的主要八种偏见。龙树以“不” 的否定模式来破斥八种错误的偏见。此外,八不也让我们理解流动的世界、无常的自己时,会发现并没有所谓固定不变的“东西”存在;事物本身的特征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的。当如实的观察事物的本有特征时,只要我们不去执取实有的生、灭、常、断、一、异、来、去,便是中道。
1.不生不灭: 世界万有不是他生,不是自生,更不是自他共生、亦不无因生(四因不生)。诸法之生只是因缘和合而无实质之生,所以虽生而实无所生。无实生之理如是,诸法无实灭之理亦然。因为灭也是因缘离散,同样也无实质之灭,所以虽灭而实无所灭。以是生无所生,灭无所灭,是故诸法本「不生不灭」。
2.不常不断; 常见,我们认为世界为常住不变,人类之自我不灭,死后自我亦不消灭,且能再生而再以现状相续。断见,即偏执世间及我终归断灭之邪见 。《杂阿含•一五二经》中说:“有我、有此世、有他世,常、恒、不变易法,如尔安住。 ”因为认为“我”是常恒不变的,所以这一期生命结束以后还有来世,有来世自然也有前世。在前世、今世、来世的时间迁流中,有一常“我”从此世到彼世,由此成立三世轮回说。如果我们每时每刻都活在因缘法中,把随时变化的情境看成不是真实的,知道一切只是一时的短暂现象。珍惜因缘法,积极进取的把握因缘,纯然地融入,成败得失也只不过是虚幻不实的成果罢了。 世间一切,都不是无缘无故而有;它能不能存在,必有其因缘及法则。「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因有故果才有,因生起果則生起;因不生,果則不生。「缘起」,是指相互依待的因果关系來说。
3.不一不异: 不一不异主要是为了对治外道的人我邪见 。我,指的是外道的神我,神我意谓有情在不断的生死中有一个常住不灭的轮回主体。为了破我,佛陀说无我。《中论:观法品第十八》道:“若我是五陰,我即为生灭,若我异五陰,則非五陰相。若无有我者,何得有我所,灭我我所故,名得无我智。所以说”我见,是自我执着之见。由于对我爱著,想自立、想主宰、控制他人,想使与自我有关的一切从属于我”。因为执著于有我,而产生四种根本烦恼,即我痴、我见、我慢、我爱。「不一不异」不但可以破除自我而引起的烦恼,这理论还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上。小至个人,大至国家,不一不异的智慧让我们觉察到一切的异同都沒有绝对性。丰富多彩的「异」和相似相类的「一」都只是因緣和合、相依相待、空无自性的。
4.不来不去:生活,离不开来去。從彼而到此是來,從此而到彼是去,去与来,同是一种运动。去来也可以是时节的转换,如春去秋来、暮来朝去。去来也涵盖时间的演变,如古往今来、从现在至未来;从今生至来世,更是生死流转的现象。《中论:观时品第十九》说明时间的三相:过去、現在、未來。若因为过去,而有现在、未來,则现在、未來含有过去的因。若过去时并不引若过去时并不引导现在未;则现在未來如何能够延续过去的因?若时间的三相是各别的实有,那实有者那里能够起变化?若无过去,现在未来也不生起。有人认为:诸行无常变异,刹那可称为时间最小单位。但若时间有刹那的暂住,则失去时间的流动性。时住不可得,时去(流逝)也不可得。故时乃如幻缘起,本无自性与自相。 我们常说「安在当下」,此当下不是一个固定的点或时间,也不是动态的一个点。而是从已现于根前的万象,更延绵于过去、未来之不尽的梵网中。从緣起的法网中,觉悟到诸法之空无自性,时时活在当下,不住於过去未來,自然轻安、法喜,既能感受到最大的快乐。

Peng Hui Yuen's picture

八不

现起(生灭),时间(常断),空间(一异),运动(来去),包含了世间的根本而最普遍的法则。如果执着这八法有真实的自性,就不能理解说明世间的实相。所以《中论》一一的给以否定。《中论》开篇以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的“八不”愒颂,阐述了“中道”的思想。《中论》的“中”是正而不偏的意思,凡是有无、生灭、断常等皆是两边之见,非是中道。所以“八不”,不偏二边的中道正观,是对治凡夫的有、无之见。“八不” 否定一切诸法的实有自性,从二谛的第一义谛的观点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