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積經》的歷史意義和軸心
要把一百廿卷,四十九會《大寶積經》,定性並不容易,一如古今碩學所言,經中每一會皆可獨立成書,看似沒有一致意趣,十分龐雜。莫經乎會有同學覺得``《大寶積經》思想講義之讀後感覺就是,對《大寶積經》的來歷與發展有點迷茫了!"[註1]之嘆
個人認為要理解四十九會《大寶積經》軸心思想,不能單從各會義理和歷史源流來判斷。以佛教義理的發展而言,由原始佛教,到小乘部派,繼而產生大乘性空,大乘如來藏 ; 到大乘唯識,乃至密宗,不同經典,次第出現。一如天臺宗古德,會以「五時說教」概念一樣,是按時序建立一說法次第,此沒有不妥當的,而且按義理詮釋上,亦有合理之處。但誠然古今學者亦深信,現實中佛陀說法,並不是一開始於一時一地 ; 或某時某地去把一部完整的「經典」開示出來的,即不是如五時說教般,佛初成道初道先說一部完整的《華嚴經》,及後又說一套完整的《阿含經》乃至日後一部部的《方等經》《般若經》《法華經》《涅槃經》的傳出….又或如其他近世學者之研究,是從「小乘部派」基礎上,從不同時代,發展出不同的大乘佛教思想體系的說法。
而折衷古今學者的說法皆認為,佛陀一生在印度不同地方,因應不同人的根性而所開示的修行方法,有時說四諦十二因緣,有時或說戒律禪定,或一時說道品,或八正道 ; 畢竟空、三自性、八識……乃至法的體性等等。沒有固定主題,今天所見不同性質的經典,都是弟子及信眾們憑各自記億流傳,即當中或有「原始大乘思想」在不同地方流傳和發展,只是這些「原始大乘思想」並不在史載中的四次結集之內,因大乘佛法其中一項特徵,便是除佛陀以外,經中的主導人物,很多時是以世俗人尊格的菩薩身份,去說出教法,有別於傳統單純以出家僧眾為主的說法風格。故解釋到早期歷史四次經典結集為何沒有「大乘」思想
,皆因結集的都是出家眾作主導關係。然而不同性質經典,實在於印度不同地方,由不同「小圈子」各自流傳和編撰,來源有僧有俗,也來自社會不同文化、種姓、性別、階層……,這些皆可能是佛住世時,「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的一群先賢。
古時沒有留名的大乘先軀,無差別的蒐集佛陀的教法,便逐漸形成今天不同的大乘經典,而《大寶積經》,之「寶積」同一梵語或譯作「寶頂」「寶嚴」,即有「正法珍寶之積集」「法寶之塔聚、頂聚」「法寶、之崇高莊嚴」之不同意思。而考學者將此四十九會《大寶積經》的內容粗咯分為十類。
(1) 戒律相關 :〈三律儀會〉、〈優波離會〉、〈恆河上優婆夷會〉〈寶梁聚會〉
(2) 人天世間福報及倫理 : 〈郁伽長者會〉、〈善順菩薩會〉、〈優陀延王會〉〈妙慧童女會〉(此妙慧童女發大願,修四十行,對眾生不起瞋心,與不動如來會相應) 、〈阿闍世王子會〉、〈廣博仙人會〉。
(3) 淨土相關 :〈無量壽如來會〉、〈不動如來會〉; 與彌勒信仰相關〈彌勒菩薩問八法會〉、〈彌勒所問會〉、〈發勝志樂會〉(此會以修行菩薩學處相應得生極樂) 、〈功德寶花敷會菩薩〉。
(4) 密教相關 :〈無邊會莊嚴會〉、〈密跡金剛力士會〉、〈淨居天子會〉(此會談及從睡夢修淨障法,與今天藏密「睡夢瑜伽」意趣一致)〈披甲莊嚴會〉、〈授幻師跋陀羅記會〉、〈大神變會〉、〈賢護長者會〉(此會遷移心識及神識特徵,與今天藏密流傳的「頗哇」「微細身」及失傳之「奪舍」法門亦有共通 ; 「頗哇」亦意謂遷識)。
(5) 生理相關 :〈佛為阿難處胎會〉、〈佛說入胎藏會〉(此兩會談及托胎投生過程,亦在今天藏密「中陰成就」,行者抉擇進「入胎門)投生,亦有所攝)。
(6) 佛境界 :〈法界體性無分別會〉、〈出現光明會〉。
(7) 文殊般若及不思議法門 :〈文殊師利普門會〉、〈文殊師利修記會〉、〈善德天子會〉、〈善住意天子會〉、〈文殊說般若會〉、〈普明菩薩會〉。
(8) 菩薩學處 :〈大乘十法會〉、〈菩薩藏會〉、〈菩薩見實會〉、〈富樓那會〉、〈護國菩薩會〉、〈無盡伏藏會〉、〈普明菩薩會〉、〈大迦葉會〉、〈發勝志樂會〉、〈善臂會菩薩〉、〈會勤授長者〉、〈無垢施菩薩應辯會〉、〈無垢施菩薩會〉、〈大乘方便會〉、〈寶髻菩薩會〉(此會兼通小乘) 、〈無盡意菩薩會〉。
(9) 如來藏思想 :〈勝鬘夫人會〉。
(10) 女性行者相關 : 除上述〈勝鬘夫人會〉、〈淨信童女會〉、〈恆河上優婆夷會〉、〈妙慧童女會〉,〈無垢施菩薩會〉,最有趣是〈無畏德菩薩會〉,無畏德是阿闍世王之女,彈呵聲聞舍利弗、目犍連…,更為阿闍世王說二乘人與菩薩差別,是一名女「維摩詰」,佛陀更為她及其母親日月光夫人授記。
綜合而言,此四十九會《大寶積經》,故然是一套「叢書」,是一套兼通人天入世利益,大小乘戒律的提倡,兼通二乘、菩薩共與不共修持,既通顯密淨土,亦兼及般若、佛性及佛不思議境界深邃行持及描述,不單只眾生平等,也男女平等,當中涉及大乘菩薩修業為最廣及,即是說《大寶積經》主軸是以大乘菩薩道為主,其中〈普明菩薩會〉傳出最早,此會以正明菩薩道,兼通聲聞行,如同《法華經》大小兼暢,內容以般若中道,連貫起戒定慧三學為根本,成就三十二種法觀。縱觀各會要旨,頗有傾向中期大乘空宗般若思想,過渡至真常佛性思想 ; 及早期「雜密」佛教類出於大乘佛教之肇始。也可能是古大乘先賢,把散落印度各地民眾階層,零碎個別之「早期寶貴大乘遺教,加以結集和積聚」也說不定。亦正因涵蓋品類龐雜,故索性不予歸類,一如部派佛教亦有「雜藏」,雖不能成為一獨立體系,但卻足以借鑑取材和作正法之傍證之「法寶」。
學生禮柏合什
註1 : 引引述美家同學 :《大寶積經》思想講義之讀後感---的內文感嘆。
參考書目 :
(1)《寶積經》選集,1987年.台灣文殊出版社
(2)《大寶積經》精要.梁祟明編譯.台灣大喜文化出版.2020年4月
(3)《寶積經講記》.妙雲集上編之二.印順法師著.台灣正聞出版.199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