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净土法门持名念佛之名号功德

弥陀义无穷 光寿以收尽
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总一切法,持一切义。藕益大师在《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中说:“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一一无量也。”
1、唯以光寿 立名之由
既然阿弥陀佛之智慧、神通、威德等,莫不无量,世尊何故单举光寿二德建立名号?此有三义:
一者、光寿二德即是自利圆满故:佛之光明是智慧之相,乃是作用;佛之寿命是涅槃之德,乃是本体。有体有用,体用一如,佛之果德虽然无量,取要言之,不出光寿二德。遵式大师《阿弥陀经劝持序》云:“相好八万,举光明以遍收;功德踰沙,言寿命以统括。”是故世尊单举光寿二德建立名号。
二者、光寿二德即是利他圆满故:佛之光明无量,是空间上为救度十方的众生;佛之寿命无量,是时间上为救度三世的众生。是故有此光寿二德,就能遍十方、尽未来际救度任何众生,无一遗漏,成就利他圆满之德,是故世尊单举光寿二德,建立名号。
三者、光寿二德超越一切诸佛故:诸佛法身和报身的寿命以及光明,是佛佛皆同,唯应身的寿命和光明则佛佛有异。因为应身乃因缘所感,随机示现,是故寿命有长短不等,光明有大小不同。然而阿弥陀佛的应身寿命,最为久远不可称量,光明也极其殊胜超乎一切。如释迦世尊八十入灭,以及一切诸佛,或千岁,或万岁,或一劫,乃至那由他劫,总不如阿弥陀佛无量寿命。至于光明,如释迦世尊圆光一寻,或一旬、或十旬,乃至百千万旬,总不如弥陀世尊之无量光明。一切诸佛之光明,或照一世界、十世界、百、千、万、亿世界,总不如弥陀世尊之遍照十方。如《无量寿经》云:“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由此可知,弥陀之光寿二德,超胜一切诸佛,是故世尊单举光寿二德,建立名号。
2、光寿彰显 依正庄严
阿弥陀佛于因地中,发大誓愿,历劫修行,积功累德,建立西方净土的种种庄严。在宋译的《大乘无量寿经》中说,法藏菩萨发四十八大愿后,复又表明行愿:“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这四句是大愿之中心,全经之眼目,十方如来度生之妙手,一切众生出苦之宝筏。如善导大师在《法事赞》中说:“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法藏菩萨所发之愿都是为了念佛,所成就之庄严也是为了念佛,在世亲菩萨《往生论》中说:“观察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愿心庄严,应知。略说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谓清净句,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三种庄严成就,是由阿弥陀佛的愿心流露出来,将这种种庄严入一法句——阿弥陀佛中,这一法句就是清净句,因为阿弥陀佛这一佛号是由万德庄严而成,故即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藕益大师在《要解》中说:“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无量。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即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可见光寿二义,就是弥陀心性,光则寂而常照,即是不变随缘也;寿则照而常寂,乃为随缘常不变也。寂中有照,照中有寂,横竖交彻,即一真法界之全体,这是十界之纲宗,也是诸法之实相。三身四土,依正庄严,皆是一真法界之全体之所显现;同时光寿无量,也是此体所成就。
所以举此弥陀名号,则摄尽弥陀净土之种种功德庄严,故《要解》又说:“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此亦深深契合华严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妙理,所有功德集此一句弥陀名号,六字洪名展开即是全体依正庄严。
3、托彼名号 显我自性
阿弥陀佛建立殊胜庄严的西方净土,又用慈悲方便以名号接引众生,无非为令众生能离苦得乐,转染成净,显现真如佛性。三界众生由于无明业力所驱遣,迷失本具的真如佛性,轮回于三界六道,不能出离生死,这都是由自心业力所感,由心意识所显现的。阿弥陀佛还是看到十方众生的苦难,故于因地中发四十八弘愿,广修六度万行,成就西方净土,这是从弥陀的真如自性,无漏妙心中流露出来,是一切种智所现的相分庄严。同时,这十万亿佛土之外的净土的万德庄严,也是净业行人修持念佛法门,清净三业;以此净业为能感,一切庄严为所感,乃至往生净土,都是由唯识所变的相分庄严,故此万德庄严也是众生自性净心的流露。
藕益大师在《要解》中说:“此则以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全佛即生,全佛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弥陀的悲愿大行所感的,称性所起的种种庄严,能给众生作增上缘及本质境,缘此庄严净土,起欣慕心,而求修净土,故变带起自心的种种庄严,为带质境,被自己所缘。正因为本质境能变现带质境,带质境无异本质境,本质境如印刷机影印之原底,带质境如影印所印的印刷品,全佛之本质境,即是众生之带质境;众生之带质境,不离佛本质,故说:“全佛即生。”如此,则全弥陀之庄严,即自己之庄严,故说:“全他即自。”全佛即生,全他即自,生佛一如,自他不二,这也是《华严经》中事事无碍法界的不可思议功德庄严。
若从《观无量寿经》来看:“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印光大师以《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一语为净土法门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之义。是心作佛,谓净土依正庄严,本是阿弥陀佛以清净本心依四十八弘愿六度万行而造作成就,当众生信愿念佛,求生莲邦时,以其相契于阿弥陀佛本愿的净心为因缘,以极乐依正庄严为所缘缘,以阿弥陀佛加持摄引力为增上缘,以净念相继为等无间缘,四缘合集,必成往生西方花开见佛之净果。是心是佛,谓净土依正庄严,全体即是众生及诸佛真心之表德,不出我人自性之外,具足于我等当下念佛之一念,所谓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众生心中之弥陀,常自慈念众生,如母忆子;众生若能如子忆母,常念自心本具之弥陀,则感应道交,子母会合,岂有不往生成佛之理!极乐依正既然即我真心,则念佛即念心,念极功纯,清净本心自然豁露,极乐依正自然显现,往生净果自然圆成,虽生而无生,虽无生而生。此乃法性极旨,“托彼名号,显我自性”之妙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