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裝裱中的佛意

據五世達賴喇嘛著的《大昭寺誌》記載,於公元七世紀,松贊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繪畫了一幅〈吉祥天母〉,由文城公主親手裝錶,於是這就被視為西藏第一幅佛畫---「唐卡」。

「唐卡」是藏語音譯,是色澤艷麗的平面卷軸掛畫。從質料上分類,唐卡有布面、刺繡、織錦、貼花、緙絲、印刷和珍珠…等等。高原悍地,物質貧乏,這麼珍貴的佛畫,是弘法利生之器,當然不能隨便做成掛得了供看的畫就算。

據自少學藝於中國甘南拉卜楞寺的欽則派藏族唐卡藝術家格桑扎西說,只用彩緞環繞佛畫裝裱、沒加上「唐卡門」,只能說是藝術畫。「唐卡門」即彩緞環繞畫面下那塊小方布,一般來說是黃色的彩緞。

作觀想供養用的佛畫---「唐卡」。必需要由白色幼邊和黄、紅、藍邊寬不一的彩緞,環繞佛畫裝裱,再加上「唐卡門」才叫「唐卡」,而且因為作為供奉的,畫師等皆不能留名畫上。

利用合規格的唐卡,真正進行修心觀想時,第一步就是觀想我們的意念,從「唐卡門」進入,慢慢由下而上的進入到佛的境界,由此可知唐卡門的重要性。色調方面,白、黄、紅、藍,分别代表息、增、懷、誅,是佛陀度化眾生的四種方法。白色的「息」是平静;黄色的「增」指莊嚴;紅色的「懷」係懷柔;藍色的「誅」代表降服的力量。因不同眾生有不同受攝方式,有人喜歡佛的莊嚴,有人喜歡觀音的慈慈,有人喜歡度母的懷柔,有人喜歡金剛的力量。

唐卡畫師,不論僧俗,都是自少接受寺院教育,以畢生所學佛理,融會貫通,表達於唐卡裝裱中的化眾心思,使入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