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五部和四阿含的区别

巴利五部和四阿含的区别

上座部的巴利文经藏—「五部」,在日本也已译为日文并收录于《巴利语三藏》中。台湾元亨寺参照日文译本翻译了全文为汉语,另有英文等多国语言译本。
至于汉译「四阿含」则是每一阿含经都分属不同的部派,整理后合称为「四阿含」,彼此之间并不像巴利文经藏如此统一与密切相关了。
  巴利《长部》、汉译《长阿含》收集的是篇幅最长的经典;巴利《中部》、汉译《中阿含》是篇幅中等的经典;
巴利《相应部》、汉译《杂阿含》是将数千百部篇幅较短的经典,依人物与教理等分类而构成。
巴利《增支部》、汉译《增一阿含》则是将与法数有关的数千百部篇幅较短的经典,分类为一法至十一法而成。
不在以上分类的经典,则另纂集为巴利《小部》。巴利《小部》中包含了 《经集》、《法句经》、《自说经》、《本生经》、《长老偈》、《长老尼偈》等有名的诗偈集经典。其中,有一部分是佛世时就以诗偈来唱诵的,且为巴利《相应部》与《增支部》所引用的最古老经典。
此外,也有比起其它四部毫不逊色的古老诗偈,但也有一部分当可视为佛灭后才成立的新经典。
汉译四部《阿含经》和南传巴利文三藏经典是研究初期佛教的重要文献,经由学者对二者的对比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厘清佛教历史流传变异的重重迷雾,探究原始佛法教义的流传与翻译传播的轨迹,建立对佛陀原始教法的信心与正见。

试说明《四阿含经》与《五部尼柯耶》的异同。

现存汉译《四阿含经》(āgama)和南传佛教的《五尼柯耶》(Nikāya),就是由不同的部派所传承。据近代佛学者宇井伯寿考据,汉译《杂阿含经》和《中阿含经》是「说一切有部」的诵本,《长阿含经》是「法藏部」的诵本,《增壹阿含经》是「大众部」的诵本,南传《五尼柯耶》,则是「赤铜鍱部」的诵本。至于汉文别译的《杂阿含经》,是属于饮光部。其他存于《四阿含经》中的别译很多,亦属于许多不同的部派。

「四部阿含」的内容,各有不同的宗趣。南传佛教的觉音论师,在他所著的四部《阿含》注释书的名称中,表示了各部所有的主要宗趣:
1.《长部阿含》注名「吉祥悅意」,是通俗的适应天神 (印度神教)信仰的佛法。
2.《中部阿含》注名「破斥犹豫」,是分別抉择法义。
3.《增支部阿含》注名「满足希求」,是使人生善植福。
4.《相应部》(即《杂阿含经》)注名「显扬真义」,是以甚深法义为主。

汉译四《阿含经》,若与南传的五《尼柯耶》比照,则为:
(1) 北传《长阿含经》,二十二卷30经;南传《长部》(Dīgha Nikāya),分为三品 34经。
(2) 北传《中阿含经》,六十卷222经;南传《中部》(Majjhima Nikāya),分为十五品152经,其中有98经完全与北传一致。
(3) 北传《杂阿含经》,五十卷1362经;南传《相应部》(Saṃyutta Nikāya), 分为五品2889经。
(4) 北传《增一阿含经》,五十一卷千经以上;南传《增支部》(Aṅguttara Nikāya) 一 七二品291经,觉音以为其有9557经。
(5) 南传《小部》(Khuddaka Nikāya),大小十五经,其中主要的有六种:
1. 法句 (Dhammapada),相当汉译的《法句经》及《法句譬喻经》。
2.自说经 (Udāna),此即优陀那,汉译中没有。
3.本事(Itivuttaka)相当汉译的《本事经》。
4.经集(Suttanipata),相当汉译的《义足经》,即是古之义品、波罗延等。
5. 长老、长老尼偈(Thera-theri-gatha),汉译中无。
6.本生(Jātaka),相当 汉译的《本生经》。

由此比照,可见北传虽仅四《阿含经》,但是南传的《小部》及第五《尼柯耶》中的大部分,汉译已有,唯其内容稍有出入而已。

佛法是應機而說

佛陀於菩提樹下成等正覺,證悟到解脫生死的真理。他以言說慨念、施設譬喻來為娑婆眾生闡述他的體證。佛法的真理是教我們認識甚麼是顛倒戲論,好使我們不再受到貪、瞋、癡三毒的侵害,能夠擺脫生死輪迴的繫縛。

佛法是適應眾生的根機而安立的,眾生需要什麼,就為他說什麼。龍樹菩薩《大智度論》所說的「四悉檀」,即是佛陀應機說法的四大宗旨。

《大智度論》卷第一〈初序品中緣起義釋論〉第一:
「有四種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為人悉檀,三者、對治悉檀,四
者、第一義悉檀。四悉檀中,一切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藏,皆是實,無相違
背。佛法中,有以世界悉檀故實,有以各各為人悉檀故實,有以對治悉檀故實,
有以第一義悉檀故實。」
CBETA,T25,no.1509,p.59,b19 -24 

1.世間悉檀,以引起樂欲為宗。
如對初學而缺乏興味的,佛必先使他生歡喜心。隨順眾生的不同願欲,給他說不同
的法。從他性欲所近的,引入佛法,不使格格不入。大乘的「先以欲鉤牽,後令入
佛智」,也只是這樣的巧方便。

2.為人悉檀,以生善為宗。
佛應機說法,以使所領受眾生的善根滋盛為目的。這不一定是世間所熟識的,但必
是佛法所認為合於道德的。

3.對治悉檀,以制止人類的惡行為宗旨。
止惡,不但是制止身體與語言的惡行,還要淨化內心的煩惱。生善與息惡,在應機
施教中成為二大宗旨。生善與止惡的目的不同,而眾生又因時因地而異,所以說法
是有多種巧方便的。有的稱揚讚歎,有的又呵斥痛責;或讚此斥彼,或讚彼斥此。
總之,眾生的根機,應該怎樣,就要怎樣說法。

4.第一義悉檀,這以顯了真義為宗,這是佛陀自證的諸法實相。
不信解這甚深的真義,而修行趣證,是決不能了脫生死,圓成佛道的。所以佛依第
一義悉檀說,是究竟的了義說,這才是佛法的心髓。

根據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的研究,龍樹菩薩以「四悉檀」判攝一切佛法,這是依於「四阿含」的四大宗趣:

1.「世界悉檀」是吉祥悅意。
2.「各各為人悉檀」是滿足希求。
3.「對治悉檀」是破斥猶豫。
4.「第一義悉檀」是顯揚真義。

至於覺音菩薩對四部《尼柯耶》的判釋:

1.《長部》是袛夜(吉祥悅意)。
2.《中部》是弟子記說(破斥猶豫)。
3.《增支部》是如來記說(滿足希求)。
4.《相應部》是修多羅(顯揚真義)。

印順法師以龍樹的「四悉檀」與覺音的「四論」相對比:

1.「吉祥悅意」,是《長阿含》、「世界悉檀」。
思想上,《長阿含》破斥了新興的六師外道;而在信仰上,融攝了印度民間固有
的神教。

2.「破斥猶豫」,是《中阿含》、「對治悉檀」。
《中阿含》的分別抉擇法義,「淨除二十一種結」等,正是對治猶疑法門。又如
「淫欲不障道」、「心識常住」等邪見,明確的予以破斥,才能斷邪疑而起正信。

3.「滿足希求」,是《增一阿含》、「各各為人悉檀」。
適應不同的根性,使人生善植福,這是一般教化,滿足一般的希求。

4.「顯揚真義」,是《雜阿含經》、「第一義悉檀」。
佛所體證的究竟義理,是諸法實相的甚深真義。

再從說一切有部的論典中,有這樣的說法。

說一切有部《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第一:
「為諸天世人隨時說法,集為增一,是勸化人所習。為利根眾生說諸深義,名中
阿含,是學問者所習。說種種隨禪法,是雜阿含,是坐禪人所習。破諸外道,是
長阿含。」
CBETA,T23,no.1440,p.503,c27–p.504,a01

說一切有部重視《中阿含經》的分別法義,所以說是學問者所習的深義。坐禪人深觀法相,更親切的體現深法,所以說《雜阿含》是坐禪人所習;與顯了第一義的意趣相合。從以上三方面的說法,四部《阿含》的根本是《雜阿含經》。依此四大宗:「相應修多羅」是「顯了真義」;「八眾」(諸天記說‧祇夜)是「吉祥悅意」;「弟子所說」是「破斥猶豫」;「如來所說」是「滿足希求」。四部《阿含經》就是依佛法的四大宗趣而分別集成的。

參考資料:
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三節,〈部派思想泛論〉p.57-81,正聞出版社1993
印順法師,《華雨集》第五冊,p.271-285,正聞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