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大乘經典的特色?

大家好:

請概述大乘經典的主要特色與精神。

大乘經,梵語mahāyāna-sūtra。指大乘佛教徒所信

大乘經,梵語mahāyāna-sūtra。指大乘佛教徒所信奉之經典。又作大乘修多羅、菩薩契經、方等經、大方等經。即大智度論所謂「聲聞藏、菩薩藏」中之「菩薩藏」。大體而言,小乘經典即指阿含經或南傳之尼柯耶(巴nikāya ),為部派佛教及今之南傳佛教徒所信奉。在印度,確立大乘佛教地位的代表性人物是龍樹菩薩。現在將大乘經典的成立年代,分為初期、中期與後期,主要的分期界線,就是以龍樹菩薩的時代為準。初期的大乘經典約在龍樹出世前的一、二世紀左右陸續問世,代表者有《般若經》、《華嚴經》、《法華經》、《無量壽經》等。中期與後期約在世親出世前後時代,就是西元四、五世紀左右,以如來藏系的經典,如《涅槃經》、《勝鬘經》、《解深密經》、《楞伽經》等為代表。

一、初期大乘經典

《大般若經》

般若的「諸法性空」思想,是所有大乘思想的基礎。小乘持有“我空法有”的觀點,即不承認主體(我)的實在性,却承認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他們把世界一分為二,一類稱為“心法”,即精神或心理要素,包括受、想、行、識等4藴。一類稱“色法”,即物質要素,包括地、水、火、風及其屬性堅、濕、暖、動。這就是説,小乘佛教對世界的認識是唯心主義的二元論,即殘存着一些唯物主義的成分。因此,大乘佛教認為它不徹底,遂提出了“我法皆空”的觀點。“我法皆空”,就是不承認主體和客體的真實性,從而否定了小乘殘留着的那些唯物主義成分,而成了徹底的唯心主義。表現這种“性空”思想的經典是《道行般若》、《光贊般若》、《放光般若》、《大般若經》和《金剛經》等等。其中的《金剛經》有27個主題,就包括了全部般若經的思想。這一思想就是諸法“性空幻有”。所謂“性空”,就是説一切法都没有實在的自性;但空非虚無,假有的現象邃是有的,即所謂“幻有”。“幻有”含有二重意思:一是幻有并非無有,是相對于實有説其非實在的;二是幻有非憑空而現,它的產生是有條件(因緣)的。

《寶積經》和《華嚴經》

繼般若之后出現的大乘經典邃有《寶積經》和《華嚴經》。《寶積經》的主要思想是“根本正觀”。他們認為,具有智慧,就能掌握判别正與不正的方法,從而提出了超出空觀的“中道”思想。這是因為,空觀是對實有説的,實有固然不對,那麼,以空為實有也不對,所以,既要破有,也要破空,离開“空觀”、“實有”二邊,即是“中道正觀”。《華嚴經》是在公元一世紀時,出現于于闐的一部大乘經典。它有六十卷、八十卷和四十卷之分。它的特征是以十數的法來組織經文。如,它説十方佛刹皆有佛,要想成佛鬚經歷十住、十行、十無盡藏、十回向、十地、十定等六個步驟等等。原來,部派佛教認為現在世界有一個釋迦牟尼佛,過去世曾有六佛,將來有彌勒佛,佛的出現有先有后,不能同時出現兩個佛,但該《經》提出十方佛刹皆有佛。這就是説,在空間上同時有無量無邊的十方國土,也可以有無量無邊的佛,即使一時成佛,也安排得下。所以,這一“十方成佛”、“一念發道心,必成無上覺”和“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别”的思想,又是本《經》的一個特色。更主要的是該《經》邃提出了一個重要思想,即“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十二有支,皆依一心”。這就解决了佛教關于宇宙人生的根本問題,也使大乘佛教后來發展成了极端的唯心主義。

《法華經》和《維摩經》

另外,在般若和中道正觀基礎上發展來的大乘經典邃有《法華經》和《維摩經》。這兩部經典都是講的“諸法實相”,都説小乘佛教是佛的權宜之説,非究竟之談。不過《法華“開權顰實”、“會三歸一” “三乘”思想中的“菩薩乘”結合,成為早期北傳大乘的核心思想之一,而《維摩》是“彈偏斥小”、“嘆大褒圓”而已。大乘佛教興起之初,已有聲聞、緣覺與菩薩等三乘的名稱。其中,聲聞與緣覺稱為二乘或小乘,以自身速入究竟涅槃為目的;菩薩是大乘,以悲願度眾成就佛道為理想。《法華經》則說,聲聞與緣覺的果證都是方便說,雖是二乘,終究也要成佛的。換言之,在究竟果位上,「無二無三」、「一切眾生都可成佛」,所以稱為一佛乘

净土教系的教典《阿閦佛經》和《阿彌陀經》

再是,大乘佛教關于信仰的經典邃有《阿閦佛經》和《阿彌陀經》。前者是説東方妙喜世界的殊胜,后者是説西方极樂世界的美妙,二者都是佛教所追求的理想世界。

二、中後期大乘經典

《涅槃經》

本經的出現,約在笈多王朝的初期,即西元三世紀之後。梵本今已不存,但在中亞及日本還保存有幾頁。漢文、藏文各有兩個譯本。本經以佛陀入滅為開端,說明如來法身常住不變,並闡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即使是一切善根都已斷絕的「一闡提」也可以成佛,這是本經最大的特色。因此,本經對佛性論思想的開展,影響鉅大。

《勝鬘經》

本經有兩種漢譯本:一是求那跋陀羅所譯的《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一是菩提流志所譯的《大寶積經》的第四十八會,名〈勝鬘夫人會〉。其中,以求那跋陀羅的譯本較為流行。本經約成立於西元四世紀左右,內容主要宣說大乘一乘法,強調「三乘方便,一乘真實」;又闡述佛性、法身藏、自性清淨藏等佛性觀的思想,特別以如來藏為主題,主張如來藏自身是常住不變的。整部經以印度波斯匿王的女兒勝鬘夫人為主角,她是以女性身分修行成道的在家典範,故宣揚在家菩薩修行的大乘經典中,除了《維摩經》外,則以《勝鬘經》為最重要。

《解深密經》

梵文原典今已不存,現存者僅有藏譯本與漢譯本。漢譯本有三種,以唐代玄奘大師的譯本最為流通。 這部經全篇是關於唯識的理論,被認為是瑜伽行派的根本經典。一如本經的名稱,它的內容是針對大乘經的義理,凡屬深奧隱秘的,都從唯識立場加以解釋。本經特點之一是,對於初期大乘,如《大般若經》等空無自性說,從「說有」的立場,予以善巧的解說,如〈一切法相品〉、〈無自性相品〉所說。這是以「阿賴耶識」、「阿陀那識」為輪迴生死的主體。關於法相方面,本經最早提出遍計所執相、依他起相、圓成實相等三相,成為後來唯識學派的重要教義。最後本經強調「三相」或「三無性」,正可以補足唯識理論的體系化要求,顯現其向一切乘人所說的法,認為這才是大小乘的究竟之說。可以說,《解深密經》是一部瑜伽行究竟說的代表經典。

《楞伽經》

本經有三種漢譯本: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菩提流支譯《入楞伽經》、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本經是法相唯識宗所依的六經十一論之一,而四卷的《楞伽經》則為中國禪宗所重視。本經宣說一切萬有皆由心造,吾人認識作用的對象,不在外界,而在內心。是一部融攝唯識阿賴耶識法義,成立真常唯心的如來藏思想,代表印度後期大乘佛教如來藏系的經典,成立的年代約在西元五世紀前後。


大乘经典的特色

(一)大乘經典,與部派佛教的經典,雖同樣採用「佛說」的形式,小乘多用記事記實的文體,很少演繹鋪張。大乘經則多用通俗的演義、故事、譬喻、偈頌的文藝筆觸。如《華嚴經》的<入法界品>,《法華經》的火宅喻、三車喻、化城喻、窮子喻、藥草喻,特別是《維摩經》,甚至被胡適說為「半小說,半戲劇的作品」。用淺近的方法,發揮佛陀的本懷,引生大眾的信仰,是大乘經的第一特色。但是,《密嚴經》、《解深密經》、《楞伽經》等經,頗有論書的色彩,正像《那先比丘經》本為論書,也稱為經。由大眾部到大乘教的許多論書,多有採取經的名稱而託為佛說,論書的性質與經書不同,是值得注意的。

(二)部派的小乘經典,在結尾時僅說明聞法者的歡喜奉行便止。大乘經典為使其廣為流佈起見,經末往往有「囑累」菩薩、天神、王臣等的護持,並且強調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等的功德。同時每說一經,輒用最上的字句來說明該經在佛法中地位之隆高。用最勝的形容,強調信奉及傳流的功德,乃是大乘經的第二特色。

(三)小乘教以羅漢的解脫為目標,大乘教則以菩薩道的圓滿──成佛為目標。所以,菩薩之道,深廣無倫,其主要內容為:菩薩,發菩提心,行六波羅蜜多,歷十地而成佛。根據《大智度論》的三句話可以總括大乘教義:1.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一切智智即是無上菩提;2.大悲為上首──發大悲心以普濟眾生之苦;3.無所得為方便行──體證緣生空無我之義,忘我而為眾生服役,嚴淨國土。根據《大日如來經》,也有三句話攝大乘教義:1.菩提心為因,2.大悲為根本,3.方便為究竟。

(四)佛經記載,釋迦牟尼禁止弟子們用當時印度的標凖語言——梵語來傳播佛教,要求他們無論到什麼地方,都用當地的俗語來傳教。這主要是希望佛教能由此更加接近群眾。如南傳上座部使用巴利語;上座部使用派濕恰語;正量部使用阿巴勃朗姆語;説一切有部流傳的西北印度主要流傳梵語,故他們的典籍也用梵文。公元三、四世紀,印度婆羅門教勢力复興,與此相應,全印度出現普遍使用梵文的風氣。人們把梵語當作上層社會用語、學術用語,以及通用的標凖語來代替各种俗語。這時,不少佛教徒也開始采用梵文來改寫原來的俗語經典。由于佛典大抵采取散文、韵文夾雜的文體,而韵文因其本身的特殊要求,很難改寫成規范的梵文,就好像我們現在翻譯外國詩歌,很難保持它原來的節奏與韵律一様。所以僧人們只好僅改寫散文部分,而韵文部分仍然保持原様。由于這种改寫過的梵語中邃混雜着俗語,而且這种情况一般均出現在佛教典籍中,故學術界習稱為“混合梵語”或“佛教梵語”。此后,由于梵文日益普及新的佛教典籍便都用梵文撰成。尤其是中、后期大乘經典及密教經典,几乎都用梵文撰成。

“般若經是最早的大乘經典”,你同意此說嗎?請給予理由。請解釋:『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一)空性思想的起源

根據《異部宗輪論》的記載,部派佛教本末共分裂成二十個部派。考其原委,佛滅後百年,僧團因律制的分岐而分為兩個根本部派:上座部和大眾部。大眾部是重視佛陀的根本精神的發展,基於自由思想及實際生活的要求,一面在對佛陀的觀念上趨於理想化,一面在現實的生活上則要求人間化。而上座部則適巧相反,為對於原始的經義的保守,為基於對經律的整理疏釋的要求;一面在對佛陀的觀念上仍保持人間化,一面在現實的生活上則趨於學究化。

從上座部分出的說一切有部,基於原始教義「諸行無常」的開展,乃是無常、無我的具體表現或延長,提出了「三世實有,法體恆有」的思想。「三世實有」是指在一切事象,均是生滅於剎那的變化,前一剎那到后一剎那,已不相同,無數事象在每一剎那,均不相同,因此,在一法(事象)之上,即建立有無數的法體,各各無數的法體,又無不涉及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法體恆有」是指三世既是實有,其一一「法體」,也必是「恆有」的,然而,法體是使「色」(事象)能成為其自相,使其時時出現於現在而充足它自己。所以法體的「恆有」,是指它的每一剎那的自相的價值次第,而不是在時間次第上的「常有」。法既無常,必然是無我。大眾部基於「緣起觀」的思想,以為三世的存在,并沒有獨立的實體性。因為現在法永遠都在變成過去而進至未來,但其仍有暫住於現在的觀念,故被稱為「色法暫住」說。可見,無論是大眾部或說一切有部,所開出的理念雖然不同,基本的源頭則均是從佛陀所開演的緣起觀、無常、無我而發展出來的。

促成大乘興起的原動力,乃是般若思想,般若思想則導源於大眾部的「現在有體」之因緣生法的基礎。在大眾部中即唱有「世出世法,悉為假名」的口號,據南傳的《論事》(一九•二)的記載:制多山部(案達羅地方的大眾部自由派)主張「空性含於行蘊」之說,此即是緣起空性的教理。

漢譯南傳大藏經《論事》(N61-62n0030) 第十九品第二章〈空性論〉:
「今稱空性論。此處,言空性有二〔種〕空性,是蘊無我相與涅槃。於此中,先是無我相,一分或依方便說,應為行蘊繫屬,〔但〕涅槃唯無繫屬。然不執此區別而言「空性是行蘊繫屬」者,乃安達派之邪執。

(自)空性是行蘊繫屬耶?(他)然。
(自)無相是行蘊繫屬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自)空性是行蘊繫屬耶?(他)然。
(自)無願是行蘊繫屬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自)不應言:無相「是行蘊繫屬。」耶?(他)然。
(自)不應言:空性「是行蘊繫屬。」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自)不應言:無願「是行蘊繫屬。」耶?(他)然。
(自)不應言:空性「是行蘊繫屬。」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自)空性是行蘊繫屬耶?(他)然。
(自)行蘊非無常、非有為、非緣生、非盡法、非壞法、非離貪法、非滅法、非變易法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自)行蘊非是無常、有為、緣生、盡法、壞法、離貪法、滅法、變易法耶?(他)然。
(自)若「行蘊是無常……乃至……變易法」者,汝不應言:「空性是行蘊之繫屬。」

(自)色蘊之空性是行蘊繫屬耶?(他)然。
(自)行蘊之空性是色蘊繫屬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自)受……乃至……想……乃至……識蘊之空性是行蘊繫屬耶?(他)然。
(自)行蘊之空性是識蘊繫屬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自)不應言:行蘊之空性「是色蘊之繫屬。」耶?(他)然。
(自)不應言:色蘊之空性「是行蘊之繫屬。」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自)不應言:行蘊之空性「是識蘊之繫屬。」耶?(他)然。
(自)不應言:識蘊之空性「是行蘊之繫屬。」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他)不應言:「空性是行蘊之繫屬。」耶?(自)然。
(他)非世尊所仰耶?曰:「諸比丘!此之世界是空。諸行依我依我所是〔空〕。」有如是之經耶?(自)然。
(他)是故,空性是行蘊之繫屬。」

(二)《般若經》的思想內容

在西元前一世紀中,大乘佛法開始興起,與部派佛教同時並立。最早流行的大乘經有《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等,此類經典的主要內容為成佛之途徑、菩薩道之內涵,六波羅蜜多的實踐及佛性等教義。其中,〈般若經〉(般若波羅蜜多經)是指闡述般若智慧及空的哲理與實踐之經典總稱。般若思想闡發《阿含經》的緣起深義,顯示一切事物依待於各種條件而存在,就其本質來說是不具有固定不變的本質(自性),這就是空性或無自性(無實體);我們所經驗到的,只不過是因緣和合的存在假體。

大乘即是般若,說大乘即是說般若,這二法是一體無異的。此經為《華嚴》、《方等》、《寶積》、《大集》、《法華》、《涅槃》諸部大乘的共通思想和主要教義。般若能與一切善法為母,能生諸佛,是諸佛母。般若能示世間諸法實相,顯示空、無相的真實義。《大般若經》中「根本般若」旨在描述對「空」的體證。在極深的般若波羅蜜多的作用之下,可以觀照到這些現象都是處於一種空的狀態,達到破解一切自原始佛教以來所成立的代表存在的概念,經中舉出五蘊、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諦等法,以總述諸法皆空之理。「根本般若」重在掃蕩法執,宣暢「一切法空」的思想,目的在反對有部學說主張諸法體是恆有、有實在自性。

《般若經》對一切存在皆空作重重闡析而顯出一種「無住」、「無執」的智慧,並強調救濟眾生的慈悲精神。無住無執是一種無所依傍,不止住於一物一處的意思, 般若是觀空的智慧,無住於一切事相中, 才能忘我無私地圓滿菩薩度化眾生的工作,並在實踐中提昇一己的精神素養。空慧與慈悲是《般若經》思想的二大支柱。其後的大乘佛教思想,即由此而發展,《般若經》被視為一切大乘經典的基礎。所有大乘學派都不能離此空的思想,否則便不成其為大乘了。

般若經典中講述到如何培養和成就圓滿的智慧,就是透過掃除無知或錯謬偏見,由蕩相遣執終而達致無相超越的心智。般若是無分別地及無執著地洞察一切緣起的現象並無本質實性,對事物有完全的、或究極的認識,是一種穿透現象而證悟無相的直觀能力,含有現觀體證真實狀況的實踐意涵。從效用而言,般若能徹底斷除無明和各種煩惱,憑藉這種智慧,可以把眾生從生死的苦海,運載至涅槃的彼岸,從而證得圓滿的佛果,音譯稱為「般若波羅蜜多」,意譯「智慧度」或「智慧到彼岸」,是為圓滿的智慧。

(三)無性故空,因緣故有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六〈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十
佛言:『阿難!汝見迦毘真實而有,我見空寂悉無所有。汝見釋種悉是親戚,我修空故悉無所見。以是因緣汝生愁苦,我身容顏益更光顯。』
CBETA, T12, no.0374, p.521, b25-27

世俗諦中,隨緣而起,和合而生,即由緣生故,即明無性。無性故空,但有言詮,若離言說,無有少法可得,即由無性故,即明緣生。這是說,世俗諦是幻色,是緣生的;勝義諦是真空,是無自性的。二諦無礙,唯一中道。真空是無形,但假色相以明了。法本亡言絕慮,就言詮而顯道跡。無性即因緣,因緣即無性,是不二法門。凡夫出於世俗觀念的驅使,把種種事物周遍計度為真實存在著的東西,而實際上這種存在是無自性的、空無所有的虛假現象,所以是一種虛妄的執著。現象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依種種因緣條件而生起,因而是虛假的。因此,眾生迷執於名相的實有而生起煩惱,若覺悟於一切法都是無自性、無所取的話,則能看見真實。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九十三 初分〈嚴淨佛土品〉第七十二
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皆不生者,云何菩薩摩訶薩起菩提道?」佛告善現:『如是!如是!一切法皆不生,此復云何?諸無所作、無所趣者,知一切法皆不生故。』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豈不如來出世、若不出世,諸法法界法爾常住?」佛言:『善現!如是!如是!如來出世、若不出世,諸法法界法爾常住,然諸有情不能解了諸法法界法爾常住,諸菩薩摩訶薩為饒益故,起菩提道,由菩提道拔濟有情,令永解脫生死眾苦。』
CBETA, T06, no.220, p.1034, c20-29

勝義諦中,諸法實相無生無滅,常住不動,法爾如是;世俗諦中,依緣起而有生死涅槃。世間人,耳聞目睹生老病死,認為這是有的、是實在的,但仔細的推求其相,則不可得。菩薩於一切法無所得、無所住,畢竟清淨,無諸戲論,知諸法各從因緣生,亦無定實。凡夫執著言說是實有,菩薩知道性空唯名,是假立施設。菩薩心無所取亦無不取,非積聚非不積聚,以如是心利益眾生。由於不產生任何擾亂身心的煩惱,美好的和醜惡的事並現於前,心中皆不為所動,安靜得如深海一般。虛妄的思想都滅盡,沒有各種催逼迫脅,超出纏縛人的心身、障礙成佛的煩惱,永遠捨棄造成痛苦的淵源。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長老須菩提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CBETA, T08, no.235, p.748, c24 –p.749,a11

般若經擅用以語言破除語言的方式,以遮詮的否定語法,使得般若空慧在語言運用上,既可發揮俗諦的言說功用,又不為文字所束縛。因此,經中每舉一法,隨即加以掃蕩,使心智不為一事一處所繫,無所住心,而成般若之妙用。故經云: 「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菩薩非菩薩,故名菩薩」,「般若非般若, 是名般若」,般若經的語句都是看似矛盾,卻每能引導人心由語言或事相中超脫出來,目的是去除人心的蔽塞。事實上,不論菩薩、佛土、般若等並沒有被否定掉,所空掉的是人心中的執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才能成就無執的空智,而可稱之為「到彼岸」的波羅蜜多,是為出世間的無漏清淨智,最後歸於空、無相、無願的三解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