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於印度發展時不同時期的經典

佛陀在世說法四十九年,所說聖典甚多,要知道從那裡開始修習佛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莫說要知道所有的聖典。但從簡單的區分上,佛教所有聖典教義總括而言可分為經、律、論三藏。經藏內容是為釋迦佛所傳的教義;律藏即毘奈耶,內容是僧團生活的規則;論藏即是後來用以解釋佛經的著作。

而明代智旭於崇禎八年至永歷八年(1635~1654)編撰的《閱藏知津》則將佛典分成為經、律、論、雜四部。而經部則以大、小乘分,先大後小。大乘分為華嚴、方等、般若、法華及槃部五部。

佛教在世尊住世時成立,佛湼槃以後以至佛教第一及第二次的分裂,是以小乘佛學思想為主流,其後大乘於南印度開始萌芽,到中觀、如來藏、瑜珈等大乘思想等完善地發展令佛教去到其發展的頂峯,亦是由此漸漸的衰敗,最後佛學的思想慢慢地變質及被其他宗教的同化,以至滅絕於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