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思考题1和2

1 试说明传统婆罗门教的四吠陀与三大纲领。
四吠陀是《梨俱吠陀》、《磨砂吠陀》、《夜柔吠陀》和《阿达婆吠陀》。一《梨俱吠陀》发生在公元前一千年,共涵盖1017首祭祀圣歌,例如《生主歌》、《造一切主歌》、《无有歌》、《原人歌》。二《磨砂吠陀》共有1549祭祀圣歌,又婆罗门僧侣于酒祭时所唱。三《夜柔吠陀》供食物时念,与《梨俱吠陀》和《磨砂吠陀》大致相同。四《阿达婆吠陀》内容二十卷,共731首圣歌,由雅利安人和印度原住民接触后,吸收其信仰要素而集成,属于神咒,控制鬼神之法,少数为歌颂上帝之诗,含迷信色彩。
婆罗门的三大纲领,一 《吠陀》是由上天启示的。二 祭祀万能主义,人生问题可以透过祭祀解决。三婆罗门至上,掌握祭祀权力。

试说明三法印之主要涵义

试说明三法印之主要涵义
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项。
1. 諸行無常:「諸行」是指一切事物和一切現象;「行」又有遷流、轉變的意思。世間上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沒有一樣是常住不變的;沒有一樣不是在剎那剎那之間遷流、轉變。 因為世間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因緣所生的諸法,空無自性,它隨著緣聚而生,緣散而滅。譬如有情世間的人有生老病死的現象,器世間的山河大地有成住壞空的演變, 心念有生住異滅的變化。因此,一切法在時間上是剎那不住,念念生滅﹔過去的已滅,未來的未生,現在的即生即滅,它是三世遷流不住的,所以說「諸行無常」。

2. 諸法無我:「我」是主宰和實體的意思,能夠稱「我」的,必須具有恆常的、主宰的、不變的、自在的。但是,世間一切有為法、無為法,並無獨立的、不變的實體或主宰者。 譬如,一般人執著為「我」的身體,是依煩惱業緣、五蘊諸法所成,是虛幻不實的,如樑柱瓦椽和合而有房舍,離開樑柱瓦椽則別無房舍,因此「我」只是假名而已,並無實體。 再如世間一切事事物物,也是依靠種種條件因緣而生成,沒有本來固有的獨 立本性,也就是空無自性,因此說「諸法無我」。

3. 涅槃寂靜:「涅槃」是四聖諦-苦、集、滅、道中的「滅諦」,是破除貪瞋癡,斷滅一切煩惱、痛苦、人我等無明火燄,而達於寂滅無染,充滿快樂、光明、自由自在的境界, 也就是身無惡行、心無惡念,身心俱寂的一種解脫境界。

人生在世,常為擾攘紛紜的世事及貪瞋癡、煩惱無明所繫縛,正如犯人被杻械枷鎖束縛而不得自在,一旦枷鎖卸除了,便得解脫,解脫就是涅槃。 因此,涅槃不是死亡,而是佛教最圓滿的境界。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此三法印是印證佛法的根據,是識別佛法、非佛法的標準。在原始佛教的教理中,它是緣起說的思想基礎,是最初的根本佛法。 因此,若能理解「三法印」,也就能把握佛陀的根本思想了。

试说明八正道的意义,并探讨它与三五漏学之关系。

试说明八正道的意义,并探讨它与三五漏学之关系。

一 正见
相对于妄想而言,指的是正确的佛理知见,也就是佛教对于世间谛理与出世间第一义谛法义的如理如实智慧见地。
对四圣谛的智慧就是正见。在八正道中,正见是最基础的内容。

二 正思惟
又作正志、谛念,包括出离思惟,指远离贪业;无恚思惟,指灭除嗔怒,生起慈心;无害思惟,指灭除残忍,生起悲心。
正思惟指正确思惟,以引导生如理如实的智慧。特指离开世俗的错悟分别,离开邪妄迷谬,而作佛教的纯真的智慧思索。

三 正语
又作正言、谛语。指纯正净善的语言,合乎佛法的言论。也就是不妄语(说谎,五戒之一)、不慢语、不恶语、不谤语、不绮语、不暴语,远离一切戏论。正语的特征为,适时、真实、柔和、有益、慈爱而语。佛陀宣称需要考虑三个要素决定其是否说:话语是否真实、是否对听众有益、是否为听众所喜爱。此外,佛陀在其他经典里列举了佛教修行者应避免的两类话题和应谈论的十种话题。其中应当避免的两类话题为:无益徒劳之论和诤论。而应当谈论的十种话题包括:少欲、知足、远离、离缚、精进、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四 正业

又作正行、谛行。指正当的合乎佛教的活动、行为、工作。也就是不杀生(五戒之一)、不偷盗(五戒之一)、不邪淫(五戒之一),不作一切恶行。

五 正命
又作谛受。指正当的谋生手段,即按佛教的标准谋求衣食住行的必需品,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于《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中,佛有清楚的开示,对于修行人应该如何过着正业正命的生活方式有着清楚的说明。谋生手段分类为三种:即邪命、有漏正命、无漏正命。
严格的说,应为合于因缘现实,且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的方式,来进行群我关系的互动。

六 正精进
又作正方便、正治、谛治。谓正确的努力,止恶修善、去恶从善,自觉努力。令未生之恶心不生,已生者令断;使未生之善心生起,已生的善心臻于完善。和精进相反的心所是昏沉和睡眠。昏沉是心的软弱或沉重,睡眠是心所沉滞的状态。和正精进相反的是邪精进,为不善心里的心所。

七 正念
又作谛意,正念就是指四念住,即随念于身、受、心、法四种所缘。指经由以上的阶段修学佛法,由闻熏正见离开妄想起始,进而思惟修行正法,除去不如实不如理的妄想分别,精进正行努力不懈,忆持正法,明记佛法,念念不忘进修佛教真理。

八 正定
又作禅法谛定,有别于外教法的禅定修证,而特别要求佛弟子对佛法要有坚定不疑的定见见谛。指经由以上的阶段修学佛法,而发起了正念定见,对于如实如理佛法决定不疑,而正身端作,专心一志,身心寂静,深入一心,精进禅法与禅定的修证。

三无漏学是八正道的总结:八正道中的正语、正业、正命为戒学,正精进、正念、正定为定学,正见、正思维为慧学。

佛陀经过缘起法说明众生的流传与幻灭现象,试说明十二因缘的缘起义。

佛陀经过缘起法说明众生的流传与幻灭现象,试说明十二因缘的缘起义。
佛陀透过十二因缘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
十二因缘又称为十二缘起支。此十二支互相为因果,因为一个因缘升起,而造成另一个因缘也生起,故佛经中常说:“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这句话的意思是:有这样的东西生起,所以另外一样东西也跟着生起;有这样的东西消灭,另外一样东西也跟着消灭。

过去因:无明是过去迷惑。行是过去造业。

⑴、无明:我们迷惑无知,对善恶因果不明白,于佛、法、僧三宝不明白,也不知不觉,这就称为“无明”。在十二因缘中的“无明”是过去世烦恼的总称。

⑵、行:因为无明使我们迷惑,发动心驱使身,口,意造业,此称为“行”。此造作产生将来的果报,既是我们今世所受的善恶诸业的果报,所以“行”就是业报,使我们投胎轮回生死。

现在果: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苦果。

⑶、识:众生前生死时,名色(精神与物质)的活动散灭,而转成另一系列的精神活动。好像前世是人,死后转生为乌龟,那做人的精神活动就灭,转变成为乌龟的精神活动。因惑业导致,此“识”重新入胎。此“识”与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不同,在此处特别指入胎的“识”。在南传佛教只说为“识”,但大乘佛教的唯识宗说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我们死后,生前的名色散掉,心识继续活动,形成意生身,也就是中阴身,它能够入胎。

⑷、名色:名者心也,“色”者身也。“识”入胎后,身躯及精神组成胞胎。胞胎渐渐长成,物质的身躯慢慢的形成,就有六根;精神活动也慢慢产生知觉。在这成长的过程中,当它六根还没圆满生成时,精神活动成为“名”,身躯的生长称为“色”。实际上现在我们也有“名色”,既是眼前身心的精神称为“名”,身躯称为“色”;但当胎儿生长时,六根未具,精神与物质的活动,称之为“名色”。这是为了区别它们之间的不同,而特别给予的名称。

⑸、六入:名色慢慢生长,六根生出来后,就有“六入”。因为我们从此得到消息,知道外境,故称为“六入”。“六入”又名“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因为“六识”从此生起,像树根能长出树木,故称为“六根”。六根成长依胞胎,成长圆满之后胎儿就从母胎中出来,此时六根就完全具足。

⑹、触:根、尘、识和合的心理作用,成为“触”。此事一个心理作用,成为“心所”,并非两个东西接触之意。胎儿从母胎中出来后,六根就接触到外境。胎儿一出世,第一个接触外境的是身触,而第一个受是苦受。同样的,眼、耳、鼻、意,与外境接触时,也产生眼触,耳触、鼻触、舌触和意触。由识至受皆由过去业力引起、不自在故是苦果。

⑺、受:有了这个触后,就可感受外界的事物,而生起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舍受。十二因缘从“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一直到“受”,这些都不是我们所需所要,是因为过去无明造业,现在承受到果报,而使我们拥有之。

现在因:爱、取是现在迷惑。

有是现在造业。

⑻、爱:我们有了受,就迷在其中,对于所受之事物产生贪爱。因为有了受就有“爱”,对这个受染着、渴求。比如用黑布包住眼睛,整天不让它看东西,肯定它受不了,会觉得很辛苦。眼睛整天爱看东西,对境界贪爱不以受为苦,使我们对这个贪爱产生种种的执著。此贪爱有很多种,主要有两种:一者、境界爱,比如我们对于所看到的东西起爱染心;二者、自体爱,即是我们贪爱有一个“我”,贪爱这个身体是“我”。由此贪爱引发一切烦恼而起种种造作。

⑼、取:由于这个贪爱心加深执著,不愿意舍离,称为“取”。不止不愿舍离,还希求将来获得更多,即是希求将来有。取可分为四种:一者、欲取:即是我们执著,希望获得更多自己贪爱的东西,称为欲取。二者、见取:对于我们的知见、思想起贪爱,追求更丰

(10)有:轮回的因。有支就是善、恶的业。因为有了爱(贪欲)以后,就会有取和有,也就是去造业。若是这样,下一世再来轮回的因就已经非常完整了:第一个是爱,第二个是取,第三个是有。那么,我们下一世肯定要轮回了。因为,因已经全部具备,怎么可能没有果呢?肯定是有果的。

来世果
(11)生:因今生造作的业,感受来世的色受想行识的五蕴之身。
(12)老死:来生既有了五蕴假合之身的出生,必将衰老而至死亡。

2 说明佛陀时代六师外道之思想

2 说明佛陀时代六师外道之思想
一不兰迦叶 ,理论怀疑者,否定善恶有其相应之根,无作用论。
二 末伽梨瞿舍利 , 邪命外道之祖,无因而有论,耆那教派,最盛大。
三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 , 否定灵魂之说,唯物论,以快乐为人生目的,排斥一切严肃的伦理观念, 是顺世外道。
四 婆罗陀伽旗那 , 主张心物永不消灭,世间常存论。
五 散若夷罗梨沸 , 诡辩派或捕鳗派。-舍利佛及目犍连。
六 尼干陀若提干 , 二元论,否定上帝造物的观念,无神论,以极度苦行及严守不杀生为特色。

佛陀依缘起法而说四谛,试说明四谛之义及三转四谛之意义

佛陀依缘起法而说四谛,试说明四谛之义及三转四谛之意义。
四谛分成苦集灭道四谛, 苦分成苦苦,坏苦,行苦,其中苦苦可分为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恚苦、和五蕴炽盛苦。苦也可以发生在坏苦,即是变化之苦,下一刹那的苦,以及行苦,即是有无常造成的苦。
集: 是苦的原因,由烦恼而造业,有造业招感苦的果报。
灭:解脱苦果的可能,断除烦恼的业。
道:灭苦的方法,八正道。

三转四谛:一、示转,此是苦也,此是集也,此是灭也,此是道也,此示四谛之四相。二、劝转,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此劝谛之修行。三、证转,苦者我已知,集者我已断,灭者我已证,道者我已修,此佛自举己为证也

3 印度佛教哲学所谓的正统与非正统

3 正统是指婆罗门教本身与一些承认婆罗门教的附属教派。
非正统是指不承认婆罗门思想理论的学派,如佛教,耆那教和六沙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