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几乎全部都是以缘起(梵文、巴利文:Nidāna)说为中心思想。为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哲学不同的地方,是佛教独有的特征。
“缘起法”的定义,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说明依待而存在的法则。也称十二缘起支,是佛陀亲修亲证的真理。缘起法不仅是因果事象,主要在发见因果间的必然性,也就是悟得因果的必然秩序。
这缘起法,佛说他是“非我作十二因缘,亦非余人作。有佛无佛,生因缘而有老死,是法常住。” 这是本来如此的真相。愚痴的凡夫,对于世间的一切,觉得纷杂而没有头绪,佛陀却能在这复杂纷繁中,悟到一遍通而必然的法则。观察到有情在无限生死延续中的必然过程,知道一切有情莫不如此,于是就在不离这一切现象中,得到必然的理则,这即是缘起法。
从“无明”到“老死”这一过程的十二个环节,因果相随,因此生生灭灭,如环的无端无尽,虚妄相续,建立一个幻化的人生世界历程的现象,同时,又用这一法则,说明物理的空间与时间中,生命延续的法则,扩而充之,又可用于对空间时间的解释。
佛说十二因缘,主要是传达什么讯息?
南传《相应部》〈因缘篇〉【因缘相应1】〖佛陀品1〗:
「世尊以此宣说曰:“诸比丘!何为缘起?诸比丘!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处,缘六处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全苦蕴之集。」
佛陀透过“十二因缘”说明「缘起法」的2大法则: 流转与还灭。
(1)缘起的流转:世間雜染因緣之集起(惑、业、苦)。
佛開示生死的流转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谓无明缘行」等,特别是针对缘起法(苦谛与集谛)---凡夫众生的生命流转过程。
众生无始无终的生死流转,从惑、业、苦之角度,在“十二因缘”的循环中,可用“三世的两重因果”来解释:
a.过去世2支苦因(集谛):无明(属惑=烦恼障)、行(属业=业障)
b.现在世5支苦果(苦谛):识、名色、六处、触、受---(此5支皆属苦=报障)
c.现在世3支苦因(集谛):爱、取(此2支属惑=烦恼障)、有(属业=业障)
d.未来世2支苦果(苦谛):生、老死(此2支属苦=报障)。
(2)缘起的还灭:出世間清淨因緣之寂滅(戒、定、慧)。
佛開示生死的還滅說:「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所谓无明灭即行灭,……纯大苦聚灭」。尤其是针对圣道支性(灭谛与道谛)---由修持「八正道」(戒、定、慧)而转凡夫成圣贤,证涅槃、得解脱的过程。
有情生存之十二因缘
以无明为开端、以老死为终结的 “十二因缘”。从人的生命为什么会终结开始,一步步地向前追溯原因,最后可以发现终极原因来源于无明。存在于人的生命过程中这十二个方面,即构成有情生存之十二条件(即十二有支、十二因缘)。佛教讲对于因缘的认识主要的便是对十二因缘的认识与阐述。《增一阿含经》中载:“世尊告日:彼云何名为因缘之法?所谓无明缘行 ,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更乐,更乐缘痛,痛缘爱,爱缘受 ,受缘有,有缘生 ,生缘死,死缘忧 、 悲 、苦 、恼 ,不可称计。如是成此五阴之身。”
三世两重因果
三世两重因果中的两重代表的是什么呢?
经过导师的解释,在此与大家分享。
十二缘起支的顺序有两种说法:“顺生门”和“逆生门”。
简略来说,胎生的众生(如人类)是因为过去世的因(“无明”、“行”)而感召到现在世的果(入母胎的“识”以及随后发展出来的“名色”、“六入”、“触”、“受”),接着又以这个感果的身心而造诸业并形成现在世的因(“爱”、“取”、“有”),这种种因再带来未来世的果(“生”、“老死”);如此流转循环不息。
三世两重之因果三世两重之因果是后期发展的思想,早期经典只叙述以上十二支。后来,在阿毗达磨注疏/注解中才看到单纯的十二支发展成为三世两重之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