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经部等对于心、心所的论争

有部、经部等对于心、心所的论争

心所法的发展是在初期佛教之后。在汉译阿含中,虽然有心所之名,但是那当然是后世的事情,在巴利圣典尼柯耶中,无法找到心所法之名。不过能被后来的心所法所摄的诸法,在原始圣典中几乎都有提到。在为了组织整理此圣典诸教说而兴起的阿毗达磨中,首先产生了心所法的术语。

心、心所的发展

首先必须了解的是,心所法是如何变成与心法完全不同。说到心所法会产生,是因为:第一、把心看成主体性的倾向兴起,于是把主体以外的属性乃至作用成立为心所法;第二、与之有关的经典,本身在禅定的说明等中,提到与作为心所法的心相应,,而实际上也不得不认同是心所法的相应。导致此倾向的产生,最为明确的是立心所法的阿毗达磨的诸门分别。

承认有心的本体,这是最受释尊所激烈反对反对攻击一点。因为我们的身体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所组成,在这当中,根本不存在著名为我的本体或常住不变的实体。一切皆是空、无常、无我。受乃至识,都是时刻生灭变化的暂时性之心理作用,除去此心理作用,并非另外有心的本体存在。

在助长前述想法的经典中,也有将心识说成是近似有体性的。例如,谈到有嗔心、有寻有伺心时,被认为有心的主体,拥有嗔或寻、伺。此思想最显著的例子是在说明禅定心的场合。从相当早的时代开始,即成为定型的四禅定说,例如说到初禅心具有喜、乐、寻、伺、心一境性的五支心理作用。认为在一个主体性的心中,同时生起多个心理作用的想法,可能是从这里产生的。

无明、行、识等十二缘起诸支,就是表示是以心里活动为中心的众生惑、业、苦的开展状态。六识→六触→六想→六思→六爱等次第,也是缘起说的一种类型,在心里上观察烦恼产生的状态。当说到
无止息地从过去世到今世、从今世到来世,因无明烦恼而造业,由业而受苦恼的轮回状态时,往往会考虑到作为轮回主体的某个东西。从然无我、无常说是根本出发点,缘起说也表示无我、无常,但是乃会考虑到能保持业、带来果报的东西。至少业本身也是轮回之法。从心理上看业的时候,并不能心识作用看成是在外面。于是,缘起轮回之法既是心识,如此一来,心识就被认为是有体性的。
若从经典来看这种心、心所相应的思想发展后的状态,则提到禅定中有四支、五支,以及一般心理作用的相应,例如,巴利《杂阿含》谓初禅除了前述五支之外,也有欲、想、作意,而巴利《中部》甚至有说初禅中有寻、伺、喜、乐、心一境性、触、受、想、思、心、欲、胜解、精进、念、舍、作意等十六法。虽然此经在汉译中没有相当的经典,可能是后代所作,但是,总之经过前述的过程,心、心所法说便发展了起来。

心所法之意义及心、心所之关系
如此,心所法是心相应之法,故绝对不能单独生起。不允许像初期佛教中,受想思触等,单独的心所一连串相续生起。一个心若不至少与数种心所法相应,是不能生起的。例如: 有部提到任何一种心必须与十种以上的心所法相应、瑜伽系谓五种以上,南方上座部谓七种以上的心所法相应。由此,亦可知,受、想等之意义,是如何变得与佛教初期的意义不同。

也有部称十大地法、瑜伽系称五遍行,南方上座部称七遍行之心所法,为一切心相应。十大地法是作意触受想思欲胜解念定慧。五遍行是作意触受想思。七遍行是触受想思心一境性命根作意。此外,有部等,以命根为心不相应行。

有部的心、心所之关系于此有若干不同。有部绝不把心所法看成是心所法看成是心的要素或成份,而是认为心是中心体,心所是附属物。心是心王——执行总体的作用,心所虽然也执行总体作用,但是,不如说它是以独特的个别作用为本分。心所在中心体—心王的周围,帮助心王完全实行全体的心作用。在此,心王、心所被清楚地区别开来。南方佛教因为不承认主体,所以不说除去心所之外,另有心法。然而在有部,心法与心所法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但是,南方上座部或有部之说,果真合理的吗?例如,在五蕴说中,受、想等蕴,被说成是心所法:和受、想等同样具有认识判断之心里作用的识蕴,就只有它被认为是心法,这是不合理的。如果承认全体一致之心的话,就必须把受、想、行、识合在一起。如果排除受、想于心之外,那么同理也应该排除认识判断作用的识。如果被认为是心所法的诸法,不在心的作用之外,作用以外没有另外的心的话,那么有部所说的心所法,结果任然只不过是心的一部分而已。反对有部其余诸多不合理的说法,从有部分裂出来而兴起的部派即是经部。

经部的兴起
关于有部等的心、心所法,有许多缺点。第一,认为有所谓Г心法˩之主体者,这是违反释尊本意的。更何况是心在之外成立与此主体心法相应的、无独立性、很难加以说明的心所法,而且是以心外的心所法作为心的作用,数十种心所与一个心同时生起而作用,这是言语道断的。心即使作用,不可认可在作用之外,另有心的主体。心与受→ 想→ 寻→ 伺等,一类相续而流,受、想即是作用,同时也就是心,作用在同一时间内,只能一个一个地个别生起。
受想即是单独而独立的心之作用,而且也是心。对于受、想不能单独存在,与识相应之后才能作用,这点在原始经典中并没有提到。有部虽然说一切心至少有作意、触、受、想、思、欲、胜解、念、定、慧等十种以上的心作用同时生起,但是,例如对于尚未加上判断作用的第一刹那的眼识,十种以上的作用如何同时生起?像这样不合理的说法,绝不是佛陀的本意。
经部(Sautrantika, Sutrantika)认为应当好好地依据释尊本身所说的经典来讨论,从有部分裂出来,反对有部。在《大毗婆沙论》中,将譬喻者视为经部的一派,将《成实论》认为是经部系的论书。经部从有部分裂出来的原因,是由于对于全盘性的教理所致,而不是只有针对心识论而已,但是,心识论可说是分裂原因的主要部分。而心识论中最主要的是心所法否定论,及心相应否定论。这些经部思想在《婆沙》、《俱舍》、《顺正理》、《 成实》等诸论中有所叙述。

首先来谈经部的心所法否定论。经部如实采用原始经典所叙述的五蕴说中的受、想、行、识。此四蕴皆既是心的作用,而且也是心。坚决反对心以外,另立心所法《顺正理论》有譬喻者說:Г唯有心無別心所,心想俱時,行相差別不可得故……此二名言差別,曾無體義差別可知。又由至教證無心所,如世尊告阿難陀……」(CBETA, T29, no. 1562, p. 395a1-5)

其次,成实论对于心所法的有无,以五品(五章)的篇幅加以说明,其中在Г立无数(无心所)品˩、Г非有数品˩、Г明无数品˩三品,主张自己的立场是:心所法不是在心以外的东西。谓:
《成實論》卷5〈60 立無數品〉:「受、想、行等,皆心差別名」(CBETA, T32, no. 1646, p. 274c21)

反对派(有部)问难:Г若无心数法,受、想等皆心,即无五蕴,则吾人身体由色与心二蕴所组成,何故佛说由五蕴和合为身体耶?˩ 成实论主做为合理的答辩:Г并非否定受、想、行三阴,而是以Г心˩别为三阴˩。还有其它许多相互的问难。
此外,也有许多是从个别的心所法,叙述心外无心所。如《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42:「謂或有執思慮是心。如譬喻者彼說思慮是心差別。」(CBETA, T27, no. 1545, p. 216b23-24)
《俱舍论》 中所说 有余师说者,即使经部。如:,
《成实论》中,多处也有类似的说法。例如:Г意既是思˩、三昧与心不异…….当知心边无别(立)三昧,随心久住名为三昧。˩等等。

只有经部系做心所法否定之主张,除此之外的其他任何部派皆不如此主张。但是,在《论事》中,也有如王山、义成等诸派兴起于佛灭后三世纪,经部的主张是在西元前后,所以可将王山、义成派看成是在经部的主张之前,虽然可说是经部思想的先驱,但是两者关系并不清楚。总之,心所法否定论是经部从有部分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心相应的否定

如前所述,经部认为受、想、思等是心之差别,只是各自独立的一个心作用,如果像有部所说的,一心必与多个心所法相应俱起,则经部认为,既然一心与多个其余之心俱起,那么就等于是多心同时俱起了,这是不被允许的事。经部认为应该像→ 想→思这样,一时间内,一个接一个地,各别的心生起作用。虽然看起来像是一时间有多个心的作用生起,但是,那只是刹那间一个一个迅速相续生起的缘起。二心乃至多心的俱起是不被允许的,因此,心相应是不合理的。从文献来看,有叙述譬喻者的相应否定说,谓:《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6:「謂或有執心心所法。前後而生非一時起。如譬喻者。彼作是說。心心所法依諸因緣前後而生。譬如商侶涉嶮隘路。一一而度無二並行。心心所法亦復如是。」(CBETA, T27, no. 1545, p. 79c7-11)
此心、心所法不能一时俱起之说法,有部大德也是如此主张。其余地方则提到譬喻者主张智与识不惧、若心有智则无无知;若心有疑则无决定;若心有粗则无有细等。

关于心相应的有无,《成实论》以三品的篇幅来讨论,其中在Г无相应品˩、Г非相应品中˩,主张自己的立场是:《成實論》卷5〈65 無相應品〉:「無心數法故,心與誰相應?又受等諸相不得同時,又因果不俱,識是想等法因,此法不應一時俱有,故無相應。」(CBETA, T32, no. 1646, p. 276b5-8)
《成實論》卷5〈65 無相應品〉:「若一念中多心數法,則有多了。有多了故,應是多人。此事不可,故一念中無受等法。」(CBETA, T32, no. 1646, p. 276b14-16)

对于《成实论》所作如上之不相应说,反对者(有部)作如下之反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佛说人有五蕴所组成之事,岂不就不可能了?若如成实论主所说,那么人岂不是必须由色与受、色与想、色与行、色与识二蕴所组成?所以你的主张是错误的。又,佛说初禅不与五支心所法相应,那么岂不就否定佛说了?成实论主回答: 虽说人是由五蕴所组成,但是这并不表示五蕴同时存在。由五蕴相继续起,乃名为人。又虽说初禅有五支,但是并非同时存在,而是初禅心→ 喜→ 乐→ 觉→观→ 心一 境性相续,只不过它瞬间俱起,所以才像你所看到的那样,其实它是个别继起的。

结论
如上所说,经部的譬喻者、《成实论》都不承认心相应,何况是常与心相应Г大地法˩的名称,更不应有。但是,主张相应思想的部派及论师,似乎非常有力量,虽然经部系大力反对,但可能是因为无法抵抗其它各派的势力,所以到了后代的经部,也变节而作相应之说,甚至也有设定大地法之名相者。

有部、经部等对于心、心所的论争

首先必须了解的是,心所法是如何变成与心法完全不同。说到为何心所法会产生,是因为:第一、把心看成主体性的倾向兴起,于是把主体以外的属性乃至作用成立为心所法;第二、与之有关的经典,本身在禅定的说明等中,提到与作为心所法的心相应,而实际上也不得不认同是心所法的相应。导致此倾向的产生,最为明确的是确立心所法的阿毗达磨的诸门分别。
有部虽然说一切心至少有作意、触、受、想、思、欲、胜解、念、定、慧等十种以上的心作用同时生起,但是,例如对于尚未加上判断作用的第一刹那的眼识,十种以上的作用如何同时生起?像这样不合理的说法,绝不是佛陀的本意。经部(Sautrāntika,Sūtrāntika)认为应当好好地依据释尊本身所说的经典来讨论,遂在西元纪元前后,从有部分裂出来,反对有部。在《大毗婆沙论》中,将譬喻者(Dār??āntika)11 视为经部的一派,将《成实论》12 认为是经部系的论书。
虽然《成实论》受到不少大乘的影响,但是,它根本上还是属于经部系的。婆沙以后的有部论书,被列举作为有部最强烈的反对者,即是经部师乃至譬喻师。我认为譬喻师是属于初期的经部。因为本来经部就是部派佛教十八部或二十部中最后分裂出来的一部,其学说有自己独创的,也有根据各派的主张─尤其是大众部色彩的各派─加以参考、批判后而采用,提倡各派的中庸思想,同时也发挥了自己的特色,因此,有相当的合理性。即使是有部的代表者─大德、觉天等,也似乎对经部深表同意,而有非常多地方类似、共通于譬喻者之说。甚至有部的代表论书─《俱舍论》,作者世亲也有参考采用经部说之处。此后经部大为发展,内部也有种种的变化,之后有部与经部成为印度小乘佛教的代表派,与大乘中观、瑜伽二系并称。 而是认为心是中心体,心所是附属物。心是心王─执行总体的作用,心所虽然也执行总体作用,但是,不如说它是以独特的个别作用为本分。 心所在中心体─心王的周围,帮助心王完全实行全体的心作用。在此,心王、心所被清楚地区别开来。南方佛教因为不承认主体,所以不说除去心所之外,另有心法。然而在有部,心法与心所法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有部、经部等对于心、心所的论争

首先必须了解的是,心所法是如何变成与心法完全不同。说到为何心所法会产生,是因为:第一、把心看成主体性的倾向兴起,于是把主体以外的属性乃至作用成立为心所法;第二、与之有关的经典,本身在禅定的说明等中,提到与作为心所法的心相应,而实际上也不得不认同是心所法的相应。导致此倾向的产生,最为明确的是确立心所法的阿毗达磨的诸门分别。
有部虽然说一切心至少有作意、触、受、想、思、欲、胜解、念、定、慧等十种以上的心作用同时生起,但是,例如对于尚未加上判断作用的第一刹那的眼识,十种以上的作用如何同时生起?像这样不合理的说法,绝不是佛陀的本意。经部(Sautrāntika,Sūtrāntika)认为应当好好地依据释尊本身所说的经典来讨论,遂在西元纪元前后,从有部分裂出来,反对有部。在《大毗婆沙论》中,将譬喻者(Dār??āntika)11 视为经部的一派,将《成实论》12 认为是经部系的论书。
虽然《成实论》受到不少大乘的影响,但是,它根本上还是属于经部系的。婆沙以后的有部论书,被列举作为有部最强烈的反对者,即是经部师乃至譬喻师。我认为譬喻师是属于初期的经部。因为本来经部就是部派佛教十八部或二十部中最后分裂出来的一部,其学说有自己独创的,也有根据各派的主张─尤其是大众部色彩的各派─加以参考、批判后而采用,提倡各派的中庸思想,同时也发挥了自己的特色,因此,有相当的合理性。即使是有部的代表者─大德、觉天等,也似乎对经部深表同意,而有非常多地方类似、共通于譬喻者之说。甚至有部的代表论书─《俱舍论》,作者世亲也有参考采用经部说之处。此后经部大为发展,内部也有种种的变化,之后有部与经部成为印度小乘佛教的代表派,与大乘中观、瑜伽二系并称。 而是认为心是中心体,心所是附属物。心是心王─执行总体的作用,心所虽然也执行总体作用,但是,不如说它是以独特的个别作用为本分。 心所在中心体─心王的周围,帮助心王完全实行全体的心作用。在此,心王、心所被清楚地区别开来。南方佛教因为不承认主体,所以不说除去心所之外,另有心法。然而在有部,心法与心所法是完全不同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