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第三次结集

中文名称: 佛说教法第三次结集
介绍文件
第三次结集有南北二说。南说,指的是南传佛教,即由印度向南传播形成的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的佛教(以信奉小乘上座部佛教为主)的传说;北说,指的是由印度向北传播形成的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佛教(以信奉大乘佛教为主)的传说。
南传佛教所说的第三次结集,指的是“华氏城结集”。相传是在佛灭后二百三十六年于华氏城(又译巴连弗邑、香花宫城、波吒釐子等,摩揭陀国阿育王从王舍城迁都于此,其地在今印度比哈尔邦首府巴特那)举行。参加结集的是以目犍连子帝须(略称帝须,阿育王之子摩哂陀出家后的师父)为首的一千比丘。
据南传佛教史书《岛史》(又名《岛王统史》,斯里兰卡现存最古的巴利文编年史诗,约成于公元四、五世纪,作者不详)、《大史》(又名《大王统史》,巴利文编年史诗,公元五世纪末摩诃那摩撰)、《善见律毗婆沙》(公元五世纪初赴斯里兰卡的印度僧人觉音,又称“佛音”撰的《律藏疏》的节抄本,有汉译)记载,第二次结集以后,跋耆比丘因对大会通过的将“十事”断为非法的上座们的决议不满,另外又举行了一次集会。在这次结集中,他们更改了三藏的一些内容,以适应自己的观点,并且增入了一些新的经典,从而形成了大众部,而将与自己的观点相对立的上座们称为上座部。上座部主张对佛制戒律(包括微细戒)一概严格遵守,而大众部主张对佛制大戒须严格遵守,而对小戒、微细戒可视实际情况有取有舍。佛教史上说的第一次分裂,或根本分裂,就是指统一的佛教僧团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这两大派系。
在以后的发展中,上座部和大众部的内部,又因为师承、见解、区域、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而发生再分裂(称为枝末分裂),大部分出小部,小部又分裂为支部,至公元前一世纪中叶,先后形成了二十四部:大众部分为牛家部(又称鸡胤部)、一说部、制多山部(又称案达罗派),牛家部又分出说假部和多闻部,连根本大众部在内,总计六部;上座部分为化地部和犊子部(又称跋阇子部),化地部分出说一切有部(略称有部)和法藏部,说一切有部又相继分出饮光部、说转部、经部,犊子部分出法上部、贤胄部、六城部(又称密林山部)、正量部,连根本上座部在内,总计十二部;以后印度佛教还分裂出雪山部、王山部、义成部、东山部、西山部和金刚部,凡六部(以上参见《大史》第五章)。
华氏城结集就是在佛教发生根本分裂之后的一百多年时举行的。
南传佛教说,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阿育王(公元前268—公元前232年在位)杀兄而登王位,后用武力统一了全印度。阿育王在即位之初,粗暴残忍,滥杀昆仲及大臣。征伐羯陵伽国以后,因目睹戮杀十万人,尸骨遍野的惨状,大生悔心。回师后,即皈依佛教。颁发了许多法敕,并将它们刻在摩崖或石柱上;在全国各地大兴寺塔;巡礼佛教遗迹;禁杀生,行布施;派遣大批传教师到各地以及邻国弘传佛教等,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护法君主。南传佛教相传有两个阿育王,一是黑阿育王,一是白阿育王(又称法阿育王),前者恶,后者善,两人相距百年。据学者考证,这“黑阿育王”可能是指阿育王皈依佛教之前讲的,“白阿育王”则是指皈依佛教之后讲的,实为同一人。阿育王在皈依佛教以后,在鸡园寺举行了七年的斋会,每天供养的僧人达数万人之多。大批外道为谋求衣食,混迹其中,造成僧团内部人员秽杂,争论不休。为此,阿育王于即位的第十七年(公元前251年),从阿呼山请来了目犍连子帝须,着手对僧团进行清理。阿育王作成众多隔障,将同一见解的人集中在一隔里。然后从每一隔中唤出一名比丘,亲加审问,凡是属于邪见的,并令还俗。
事后,由帝须主持,在僧众中选出通达三藏的一千比丘,于华氏城举行了历时九个月的第三次结集。会上重新结集了三藏,并且由帝须编纂了《论事》一书,书中记述了部派佛教内部的各种论事,以及帝须一派所批驳的二百多种观点。由于帝须属于南传上座部(又称分别说系)中的化地部,故这次结集也被认为是分别说系或化地部的结集。
北传佛教所说的第三次结集,指的是“迦湿弥罗结集”,相传是在佛灭后四百年(一说五百年,近人考定为二世纪初叶)于迦湿弥罗(又译罽宾,今克什米尔一带)举行。《大唐西域记》卷三等记载了迦湿弥罗结集的情况,但没有明确它是第几次结集。而一些藏传佛教史书,如布顿的《佛教史大宝藏论》(又称《善逝教法史》、《布顿佛教史》)、多罗那他的《印度佛教史》等都明确地将迦湿弥罗结集称为“第三次结集”,并认为具体的结集地点是在迦湿弥罗的恭巴寺或耳严林寺。参加结集的是以世友(又译婆须蜜多、伐苏蜜多罗,一、二世纪之际,北印度犍陀罗国人)为首的五百比丘。由于迦湿弥罗结集按时间顺序是在阿卢寺结集之后,故近人也有将它称为“第四次结集”的。
据北传佛教论书《大毗婆沙论》和史书《异部宗轮论》等说,佛教僧团的根本分裂是由佛灭后一百年左右大天(中印度末土罗国商人之子)提出的“五事”引起的。“五事”指的是:
一、阿罗汉(已达到自身修行圆满的人)仍不能摆脱情欲,在梦中会因魔女的引诱而遗精。
二、阿罗汉仍会不知道自己修行已达到的果位。
三、阿罗汉对教理仍有疑惑不解之处。
四、阿罗汉的修行仍需他人指点。
五、阿罗汉仍有痛苦的感觉,通过发出“苦哉”之声来帮助自己实现解脱。
大天将五事编为一偈:“馀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并在布萨日当众唱诵,从而引起争论。赞成大天的主张的,即为大众部;与之相对立的,即为上座部。大天因而成了大众部的创始人。此为根本分裂。
据《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九说,大天先前犯有三种死后当堕“无间地狱”的罪业(三无间业):一弑父。其父外出经商,他竟与生母相通,待父还家时,又与母合谋杀之;二杀罗汉。大天与母出逃后,在摩揭陀国华氏城遇见认识自己的僧人,惶恐事彰,又杀了那人;三弑母。大天的生母后来与他人通奸,大天又将其母杀死。由于大天是大众部的首领,而《大毗婆沙论》则是与之相对立的上座部系统中的说一切有部的著作,故近人也有对此说持怀疑态度的,认为这未必是事实。
至于枝末分裂,则是指大众部分出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多闻部、说假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凡八部;上座部分出说一切有部,说一切有部分出犊子部、化地部、饮光部(又称善岁部)、经量部(又称说转部),犊子部又分出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住部,化地部又分出法藏部,凡十部。大众部和上座部的支派总计为十八部,加上根本大众部和根本上座部(又称雪山部),构成北传佛教所说的二十个部派(以上见《异部宗轮论》)。
北传佛教说,佛灭后四百年,大月氏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王(128—153年在位)统治了西北印度。迦腻色迦王是继阿育王之后出现的又一位有名的护法君主。他定都犍陀罗国(又译乾陀罗等,其地在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的布路沙布逻城(又译富楼兰,即白沙瓦),在那里营造了被称为“西域浮图(佛塔)最为第一”的雀离浮图(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五有详细的记载),并且与佛教大德(有高深学识和崇高道德的人)胁比丘(又称胁尊者,因勤行苦行,未曾以胁至地而卧而得名)、马鸣(原为婆罗门外道,后受胁比丘的教化而改信佛教)、众护(又译僧伽罗刹,须赖国人)、世友等结为密友。佛像的雕刻就是从他治世的时候开始的。
迦腻色迦王在政务之暇,还阅读佛经,每天请一位高僧入宫说法。由于这些僧人分属不同的派系,所持的见解也不同,致使他产生了不少疑惑而不能得到解答。于是,他采纳胁比丘的意见,在全国选拔了五百比丘,让他们在世友的主持下,在迦湿弥罗举行结集,以统一经典和思想。会上各造十万颂,疏释经、律、论三藏。著名的《大毗婆沙论》就是在这次结集中产生的。由于迦腻色迦王在众多的部派中独尊说一切有部,故他支持的这次结集,实际上是说一切有部的结集。

类型: 佛说教法的结集
栏目关键词: 哲学宗教
主题词或关键词: 中国佛教经典 佛教 宗教
出处: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经典卷
辅助分类项: 佛教
文化共享- 佛说教法第三次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