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大乘經典主要著重什麼?

初期大乘經典主要著重什麼?

西元前一世紀中,「大乘佛法」開始興起,這是佛法而又是大乘的。大乘佛法,傾向於理想和形而上的,信仰而又通俗化的佛法。大乘經典的傳出,從內容的先後不同,可以分為「初期大乘」與「後期大乘」。「初期大乘經」約自西元前50年,到西元200年頃傳出,傳出也是有先後的。也有思想與「初期」相同,而傳出卻遲在「後期」的。大概的說,以一切法空為了義的,是「初期大乘」。「後期大乘經」從西元3世紀起到5世紀末,大多已經傳出,大概的說,以一切法空為不究竟,而應「空其所空,有(也作「不空」)其所有」的,是後期大乘。

初期特色

初期大乘經典的核心著重於一些關鍵的理念和教義,與早期的原始佛教經典有所不同。以下是初期大乘經典的主要特色和重點:

1. 菩薩道的弘揚:
- 初期大乘經典強調菩薩道,倡導眾生不僅追求個人的解脫(如聲聞乘中的阿羅漢),而是發菩提心,立志成佛,以度化無量眾生為終極目標。菩薩道包含了六度(六波羅蜜)等修行法門,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

2. **空性思想**:
- 初期大乘經典中,特別是《般若經》系列,開始深入探討「空」的概念,強調一切現象(法)皆是空的,沒有固有的自性。這種「諸法空相」的思想成為大乘佛教的核心哲學之一,主張超越對自我和現象的執著,以達到究竟的智慧——般若。

3. **一切眾生皆可成佛**:
- 大乘佛教提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即所有眾生內在都具備成佛的潛力,並非只有少數人才能成佛。這一思想在初期大乘經典中被強調,擴展了佛教的平等性和普遍性,認為眾生無論根機如何,最終都能成就佛果。

4. **佛的多重身分**:
- 初期大乘經典中,不再僅僅強調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而是提出了「法身佛」和「報身佛」的概念。法身佛(如毘盧遮那佛、大日如來)代表著超越現象界的佛,象徵宇宙的真理與智慧;報身佛則是修行成佛的果報身。這些理念擴展了佛的多重層面。

5. **佛國淨土的發展**:
- 初期大乘經典開始探討不同的佛國淨土,例如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和藥師佛的東方淨琉璃世界。這些淨土被視為修行者的理想去處,信仰和往生淨土的思想成為後來淨土宗的基礎。

6. **大乘經典的慈悲精神**:
- 初期大乘經典中,佛教的慈悲精神被極力弘揚,不僅限於對個人解脫的追求,還包括對眾生的普遍救度。菩薩不僅自己修行解脫,還要幫助其他眾生脫離苦海,這使大乘佛教更具社會關懷和普度眾生的精神。

總結來說,初期大乘經典的重點在於發揮菩薩道、強調空性思想、倡導一切眾生皆可成佛的理念,同時也發展了佛教宇宙觀中的佛國淨土和佛的多重身分,並弘揚了廣大慈悲精神,形成了與早期小乘佛教不同的宗教特色。

略說初期大乘佛教典籍之源流與思想

印順導師認為大乘思想最早可追溯至《十二部》的《本生》、《本事》、《譬喻》和《因緣》,雖説《本生》和《本事》是闡述釋尊過去生的事跡、《譬喻》是賢聖的光輝事跡,然而《因緣》和《譬喻》的內容觸及的範圍亦可涵蓋,例如佛的說法、制戒或傳記等與《因緣》相關,某人某事可透過《譬喻》來描述,如彌勒成佛是從屬《譬喻》的部分。

佛陀入滅久遠,佛教處於部派論諍時代,莫説是成佛,學佛也感到困難,於是祈盼回歸佛陀的本懷,繼而產生了內、外兩種加持力量,給予將修行成佛或已成道而不入涅槃的一個稱號——菩薩,他們「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在世間行六度,兼具慈悲、智慧和信念。

雖說《阿含經》原文沒有「菩薩」的稱號,但菩薩的事跡卻引伸出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多生的佛陀觀,甚至諸佛之淨土觀和人人皆可成佛的平等觀,乃至一闡提也可成佛;此外,空、有思想繼續發展,中道為般若空觀立論;見佛現前、見我是佛是唯識的雛形;淨土是念佛法門,憑藉十方世界諸佛加持往生極樂淨土,成佛指日可待;平等觀有真、俗之別,除觀定境無礙,華嚴海涵容萬法也與如來藏思想息息相關;世間貧富、善惡、男女、長幼、出家與在家等,學佛、成佛皆無分彼此;最後把聲聞、緣覺、菩薩都歸於一佛乘。

以上思想可窺見於初期大乘經典之中,根據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列舉了三十七部相關經典,略說如下:
一,《大般若經》為龍樹《大智度論》所依經典,與玄奘所譯《大般若經》二會相當;
二,《不可思議解脫經》相當於《華嚴經.入法界品》;
三,《十地經》和《漸備經》相當於《華嚴經.十地品》,是《十住毗婆沙論》的廣義;
四,《密迹經》和《密迹金剛經》編入《大寶積經》第三會;
五,《阿彌陀佛經》,編入《大寶積經》第五會;
六,《寶頂經》,編入《大寶積經》第四十三會;
七,《無盡意菩薩經》,編入《大集經》第十二分;
八,《首楞嚴三昧經》,鳩摩羅什譯;
九,《毗摩羅詰經》,相當於吳支謙初譯《維摩詰經》;
十,《般舟三昧經》,相當於漢支流迦讖所譯《般舟經》;
十一,《法華經》,相當於竺法護所譯《正法華經》;
二十七,《法鏡經》,編入《大寶積經》第十九會;
二十八,《諸法無行經》,鳩摩羅什譯;
三十一,《阿閦佛國經》,漢支流迦讖譯;
三十二,《大方廣佛華嚴經》,東晉佛馱跋陀羅、唐于闐實叉難陀和唐般若皆譯過。

初期大乘经典主要著重什么?

初期大乘经典主要著重什么?
主要著重的般若,以下从五方面来说明
(1)最古层的大乘经典:
由于古经典的引用,而被知的最古经典有《六波罗蜜经》、《菩萨藏经》、《三品经》等。其内容大抵是阐述六波罗蜜行及忏悔礼拜等。
此外,与《般若经》有关系而提倡阿閦佛信仰的《阿閦佛国经》、以观想阿弥陀佛的三昧为主的《般舟三昧经》,也被推定属最古层。
其次,以出家菩萨的文殊为主角,或以文殊信仰为主题的《首楞严三昧经》等经,也相当古老。该经主要是在阐述以智慧为根据的勇猛果敢(首楞严)利他行,以及心虽为烦恼所秽,然本是清净的心性本净说。
(2)般若经:
以六波罗蜜中,位列第六的“般若波罗蜜”为基础,而成立一连串的般若经。
主要阐述菩萨的修行,系依特定的修行阶梯徐徐渐进,尤以进入三昧状态为目的,或进入此状态而观一切皆空,因而获得圆满的智慧。此外,亦着重读诵、崇拜般若经典。
具有如此内容的般若经,随着弘宣者的增加,内容渐被增广,亦即由《八千颂般若》,增广为《二万五千颂般若》、《十万颂般若》。或是被浓缩为《金刚般若》、《般若心经》等。这些般若经,形成了《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七世纪,玄奘译)此一庞大经典群。
(3)华严经:
情形与般若经相似,最后被集成六十卷(或八十卷)的汉译《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华严经,其大部分原是个别独立的单行经典。
主要阐述在佛的悟界中,一切大小事物皆维持其本有形态,而又包含全体。
自此观点而言,初发心菩萨即等同于佛,但《十地经》等系具体揭示其修行阶梯及于其中所得的智慧,《入法界品》则描述善财童子参访形形色色修行者的过程。
(4)净土系:
净土三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属于净土经典群。凡此皆以阿弥陀信仰为内容,然其成立过程颇为复杂。
主要阐述由于菩萨利他誓愿而有净土,众生因其誓愿而生净土,证得菩提。
此系净土思想的一般主题。像阿閦佛、药师佛的净土等种种净土信仰是并存的。其中,认为阿弥陀佛具无限寿命与光明,并愿往生其净土的信仰,在西北印度逐渐形成强盛的集团,并成立净土系经典。
又,《观无量寿经》主要在阐述观佛的方法,然其成立未必在印度本土。
(5)法华经:
以“如白莲般的正法”为题的法华经(汉译为《正法华经》、《妙法莲华经》等),系产生自崇拜佛塔的在家集团。
主要阐述:释尊之为佛是久远实成的;一切众生皆以一佛乘而证得无上菩提;其他声闻乘等只是方便云云。其中的“三车火宅喻”等比喻,是颇有说服力的譬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