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方便、一乘真實」所要表達的是什麼?

「三乘方便、一乘真實」所要表達的是什麼?

《法華經》的〈序品〉,述說佛出現世間的因緣,就是向眾生展現、演示佛的知見,令眾生覺悟、深入。換句說話,就是要令一切眾生成佛。此處是釋尊首次開示佛出現世間的目的,同時通過「三乘方便、一乘真實」的形式明確顯示了《法華經》以前的長期教化與《法華經》之間的對比關係。

在〈方便品〉中,舍利弗聽聞了有關「三乘方便、一乘真實」道理以後,領解了其中的深意,終於在〈譬喻品〉中確信自己可以成佛,因而得到釋尊授記。他更請求釋尊為在座的聽眾更加淺顯地解說「三乘方便、一乘真實」的道理。釋尊於是講述了「三車火宅」的譬喻。在〈信解品〉中,四大聲聞──須菩提、迦旃延、迦葉、目犍連領會了〈譬喻品〉中的譬喻說之後,已能領解佛的意思,他們真的領悟到了唯有一佛乘的奧義。

在〈藥草喻品〉中,釋尊又講述「三草二木」之譬喻。雖然是種類、大小不同的草木,但都是平等地受到潤澤,並且按照各自的種類、大小而成長。「三草二木」是譬喻根機大小深淺不同的眾生;「一雨普潤」則是喻佛的教法唯一佛乘,而普收三乘。佛法只有一種,因觀眾生有三種不同的根機,而方便說有三乘。

「三乘方便」是佛陀根據眾生不同的理解能力與修行程度,暫時設立的不同教法;「一乘真實」則是揭示這些教法的最終目的

「三乘方便、一乘真實」是佛教中有關教義發展的一個重要觀念,尤其在大乘佛教中用來說明佛陀教化眾生的不同方式和終極目標。這一觀念主要源自《法華經》,其核心思想是佛陀根據眾生的根機和智慧程度,使用不同的教法來引導眾生,最終導向唯一的究竟真理。

三乘方便:
三乘指的是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
聲聞乘:修習四聖諦、八正道,目標是斷除煩惱、證得阿羅漢果位,解脫生死輪迴。
緣覺乘:主要修習十二因緣,以自己的修行證悟道理,超脫輪迴,證得緣覺果位。
菩薩乘:修行六度萬行,發菩提心,為度化一切眾生而修行,最終成佛。
佛陀依據不同眾生的根機(即智慧與理解能力)而施以不同的教法,這三乘的教法是「方便」的,指的是佛陀暫時為了引導眾生所設的教法。
一乘真實:
一乘是指「佛乘」,即唯一的成佛之道。最終,無論眾生修習的是聲聞乘、緣覺乘還是菩薩乘,最終目標都是成佛,這才是真實的終極目標。
在《法華經》中,佛陀揭示了一切教法的真相:所有眾生皆具備成佛的潛能,所有修行最終都歸於一乘——佛乘。所謂「三乘」只是方便之法,用來契應眾生的根機,但終極真實是「一乘」。
總結: 「三乘方便」是佛陀根據眾生不同的理解能力與修行程度,暫時設立的不同教法;「一乘真實」則是揭示這些教法的最終目的,所有眾生的成就之道其實是同一條——成佛之道。這一思想表達了佛教中從多元的方便法門到統一的究竟真理的過程。

三乘方便,一乘真實

《法華經》闡述修行最終目標是成佛,佛陀在世時,成正覺者只有釋尊一人,佛弟子多修聲聞乘,迦葉尊者則修緣覺乘,還有修六度的菩薩乘;以下略述三乘:

• 聲聞乘又名小乘,後稱南傳,修者速則三生,遲則六十劫間,修空法,聞如來聲教,悟四諦之理,斷見思惑,證阿羅漢果;
• 緣覺乘又名中乘,修者速則四生,遲則百劫間,破無明,悟十二因緣,證辟支佛果;
• 菩薩乘又名大乘,修者於無數劫間,修六度行,於百劫間值三十二相福因,可證無上佛果;

佛陀始説三乘法,後歸於一佛乘,是調和大、小乘在教義上的矛盾,三乘是方便權宜之法,目的是引導眾生趣向佛道──開權顯實。佛陀覺悟後所傳的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密、四安樂行、三十七道品、三昧和各種陀羅尼等皆是佛法,三乘共修並以成佛為目標才是真正的佛乘。

佛陀以各種權宜善巧的方法給予便利,大開方便之門,使不同根器的眾生也能成就佛道;譬如施救生命的辦法是基於患者的病情;經中記述舍利弗首聞「三乘方便,一乘真實」的道理,生起成佛的信心,還得到佛陀授記成佛,其他弟子紛紛效法也得到授記。

經中的火宅喻、窮子喻、藥草喻、化城喻、衣珠喻、髻珠喻、醫子喻,和高原鑿水等譬喻,使抽象深奧的佛理更淺白,感化弟子對學佛的恐懼,加上龍女和提婆達多成佛,一切眾生,甚至重業障者皆平等,對學佛應無所畏懼、不生疑惑、精進勇猛地邁進成佛之道,這是佛陀透過《法華經》予以眾生的慈悲大願。

參考文獻:
大乘佛教典籍課文第七章。
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1974。
張松輝注譯、丁敏校閱《新譯妙法蓮華經》,三民書局,2000。

KokKiong Chan's picture

三乘方便,一乘真实

三乘指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的三种教理。此是因人有能力之差异,故应其能力之不同,如来所宣说之教,也因而相异,而此即是三乘教的立场。
与此相对的一乘,其教导是“唯一”之谓。是引导所有人成佛,是佛的慈悲。 法华教导所有人皆能成佛的一乘教,才是法华的真实之教。
诸佛的教法为适应时代特征和众生的根性,诸佛都以亿万种方便法门随机讲法,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