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士道」由噶當派至新噶當派(格魯派)

阿底峽尊者(980-1054)對藏傳佛教影響深廣,約1042年應邀低古格王國重振佛教,將戒律和修密的系統化,著《菩提造燈論》說明菩提資糧、發菩提心、三士道等,規範從初學佛法到修成佛果,修行次第由淺入深漸進應做的各種功課,完整地接受了三乘佛法,並行不悖的次第修行方法。啟發了藏傳佛教一系列據此論寫成的「道次第」論。

三乘佛法,並行不悖的「三士道」次第:
下士道:為求自己今生幸福後世安樂的下等有情。說三皈、五戒、十善。屬人天乘法。
首先,思維人身無常,三惡趣苦。然後皈依三寶,深信因果。跟著受五戒,努力止惡,遠離惡趣。最後勤修十善,由此功德,死後得生善趣。
修下士道,能生善趣,終不脫三界生死輪迴之苦,因此,應進修中士道。

中士道:為厭離三界生死,為求個人生死解脫的人。說四聖諦、十二因緣,斷煩惱、脫輪迴、證涅槃的法門。屬聲聞、緣覺之小乘法。
首先,思維生死流轉之苦(苦諦),生出離心;再思維造成生死流轉之因,為一切煩惱和業力(集諦),起斷除煩惱的決心。出離方法是修習「戒、定、慧」三學(道諦),由此脫離三界生死,證入寂滅涅槃(滅諦)。
修中士道後,該回小向大的想想,自己雖得解脫,眾生仍沈溺生死苦海…欲渡眾生,應修上士道。

上士道:為欲使有情離苦得樂而願證無上佛果的人。說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證菩提果的法門。屬大乘佛法。
首先,應發菩提心,修習培養菩提心的六度、四攝之法門。然後行「六度」來成熟自身,以「四攝」去成熟有情的菩薩行。

三士道是菩提道的次第,也就是證無上菩提必經過程。在修學上士道前,必先有下士道、中士道為基礎。三者之間,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後者是前者的進階,三士道構成一個完整的佛道修行次數。因此,大乘行者不可忽略任何一士道,要平等及依次地修習。

出離心和菩提心,噶當派時已有,但宗喀巴(1)認為只有出離心和菩提心,不能出輪迥,故以龍樹《中論》為據,加上「中觀」空見思想,有空性見解,才能破執取不捨之心,斷生死輪回之根本。發菩提心修大乘行,更應將空性與大悲和四無量心結合,重視業果,重視緣起,緣起與性空雙運齊驅,直趨佛位,是向求佛道者真正之教授。

成佛必經的三種道次,出離心、菩提心、清淨見(離常見與斷見之中道見)。在上士道之後,行者可依顯教教理及修持作為基礎,再進修密乘,修習「生起次第」及「圓滿次第」,以達到與佛平等不二的境界。

(1)15世紀,西藏著名宗教改革者,後弘期最晚形成,但最重要的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以《菩提道炬論》為藍本,完成《菩提道次第論》廣、中、略三部,格魯派的根本經典。所以格魯派也叫「新噶當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