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系』與『大眾系』

『上座系』與『大眾系』

上座部與大眾部因對戒之理解不同而分立。兩系中的大眾部、分別說部、說一切有部、犢子部等四大派思想,是部派佛教的大綱,上座系三大部派推重《舍利弗的阿毗曇》,其中,說一切有部作《發智論》等大量經典,又造《大毗婆沙論》,完成說一切有部的精嚴佛學理論。

『上座系』的分別說系在西方,向西南發展,所以與大眾系關係密切。
『大眾系』在東方盛行,向東及沿海發展,又移到南方。

『上座系』的分別說部重《長阿含》,古來判別其是「吉祥如意」、「世界悉檀」,即佛陀隨順世間法而闡明因緣和合的道理。
『大眾系』重《增一阿含》,四阿含中最晚編纂的,蘊含多量「空」的思想。古來判別其含「滿足希求」、「各各為人悉檀」,即以易為人接受的常識譬如為依據,啟發人為善的意趣,但決不能達深入了悟,屬非了義之說。

『上座系』是「隨教行」,重論。
『大眾系』是「隨理行」,重經。

『上座系』重戒律,甚至要求「輕重等持」的地步,分裂出的各部都各自發展「律藏」,並與阿毗達磨藏同樣的理論嚴謹繁密,非常重於事相的分別。
『大眾系』重佛法的根本精神,不重繁瑣名相知識,戒律方面重貫通實踐,傾向阿蘭若的生活,隨宜應世而不放逸。

『上座系』以阿羅漢為中心,執於佛制古戒律,厭惡女性,專注自證,速求解脫。
『大眾系』是佛陀的中心論者,深化了佛陀的功德,思想上有趣向佛陀不捨眾生菩薩道傾向。

『上座系』有現實人間的「佛陀觀」,集中現實事相,堅定人間佛陀的信念。佛是覺悟了的人,與常人性質相同,有衣食住行需要,離不開老病死的有漏身,佛之所以超越常人是因為專注不懈修行,證悟無漏功德之法身。
『大眾系』有超越常情的「佛陀觀」,傾向宗教意味。佛陀體悟真理,成就無漏之法身,而非以外相成佛,身生相好莊嚴是修行的副產品。佛壽無量,佛教經典存在,等於佛親在。佛教經典流通人間利益有情,等於佛的法身尚在。

『上座系』的「菩薩思想」,以現實的釋迦菩薩為本,而論及傳說中的本行菩薩。認為本生經中的佛陀,雖未成佛,但已達聖者果位,能以大悲願力「隨願往生」,行菩薩道。現實的釋迦菩薩,娶妃、生子、 出家、修苦行、在菩提樹下還起貪、恚、癡──三不善尋,可見沒有斷煩惱,不是聖者模樣。所以菩薩一定是異生,直到一念頓證無上菩提,才成為大聖佛陀 。
『大眾系』的「菩薩思想」,以「本生」、「譬喻」中的鬼神(天)及旁生菩薩為主,認為釋尊過去聽迦葉佛教說入「決定」;入決定就是證入「離生」,該是聖者了!入惡趣,入母胎,從外道修行,非業力所引,而是隨願往生度眾的菩薩行。推論充滿了神秘的理想特性。 

參考:1.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五項 平實的與理想的菩薩 2.〈阿毗達磨宗派理論概觀〉2009年 第三課講義~第五課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