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赖耶之「唯识无义」的哲理思辨>

<阿赖耶之「唯识无义」的哲理思辨>

(1)有关佛教的根本教义,在《法句经》卷下 <述佛品>,(大正4,p.567a8),有七佛教诫偈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增壹阿含经》卷一 <序品第一>,(大正2,p.551a15),阿难尊者向大迦叶尊者解说:
「诸恶莫作,是诸法本,便出生一切善法;以生善法,心意清净。是故,迦叶!诸佛世尊身、口、意行,常修清净。」
佛教劝人从止恶、行善下手修行,进而调制磨炼‘净治其心’。
可见,佛陀是以‘唯心论’的立场,建立其根本的教说(如:四圣谛、十二因缘、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法印等。)。①

(2)如何区别佛教和外道的教说?
在《杂阿含经》卷十<262经>(大正2,p.66c18)说:「阐陀!愚痴凡夫所不能解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因此,‘三法印’就是佛法的基本特质。
在此‘三法印’中,‘无常’与‘涅槃’在古印度的各类外道都曾谈到,唯有‘诸法无我’才是佛教最重要的特征。

《大乘百法明门论》<本事分>(大正31,p.855b15)举世尊所说:「一切法无我」,就是否定诸法中,有常一永恒存在的主宰者(神我、法我),从而建立‘五位百法’:
(a)以心法、心所法、色法及心不相应行法,来说明「一切有为法」;
(b)再以六种‘无为法’说明「诸法无我」。②

(3)有关<阿赖耶识「唯识无义」的哲理思辨>,可从两方面去推论:③
1)引用经典的‘教证’(圣教量);
2) 借着理论的论证方法‘理证’(现量、比量)。

(3.1)引用经典的‘教证’(圣教量):

唯识学派「唯识无义」的教说,是依以下经论等作为根本依据。

a)《华严经》<十地品>(大正9,p.885C)的“三界唯心”主张:
「三界虚妄,但是心作;十二缘分,是皆依心。」;

b)《大乘入楞伽经》卷七<偈頌品>(大正16)的“诸法皆不离心”思想 :
「愚夫不觉知,妄分别有为;不知外境界,种种皆自心。
…以聖治心淨,是故無迷惑;凡愚心不淨,故有妄分別。」

c)《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大正16,p.698ab):「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

d)《维摩诘所说经》卷一(大正14 , p.541b10) 云:「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

e)《摄大乘论本》<所知相分第三>(大正31,139a12)云:
「如世尊言:“若諸菩薩成就四法,能隨悟入一切唯識都無有義。”」

(3.2)借理论的论证方法‘理证’(现量、比量):

《显扬圣教论》云:「“三自性”者,谓‘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遍计所执’者,所谓诸法依因言说所计自体。‘依他起’者,所谓诸法依诸因缘所生诸体。‘圆成实’者,所谓诸法真如。」

*所以,唯识学‘三自性’的定义是:
1.‘依他起性’:是‘虚妄分别的心’(凡夫的‘阿赖耶识缘起’=依因托缘而生起,如幻假有,生灭无常的一切‘杂染法’或‘有漏有为法’=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 。
2.‘遍计执性’:是‘似义显现的幻境’(凡夫妄执‘杂染法’或‘有漏有为法’为实我、实法)。
3.‘圆成实性’是‘真如所显的诸法空寂相’(圣者的清净法 =‘无漏有为法’)。

*末学对‘唯识无义’的理解是:
「虚妄分别心所执取的影象」叫做‘义’;‘唯识无义’指从‘虚妄分别心’而显现的‘义’(幻影),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而是内心妄现的影像。好比人们把自己五蕴和合的身心,妄执为‘我’,这‘我’是毫无自体的,唯是妄心倒计的‘义’。‘唯识无义’说明这个‘义’是无所有的,它是以依虚妄分别心而显现的影像。⑤

a)从佛陀的根本教说(四谛、十二因缘、三法印等)立‘赖耶缘起’的「唯心论」:
唯识学派以「唯心论」的立场,建立‘阿赖耶识缘起’为宇宙万有的本源,解说有情众生迷悟的根本,全在心识的染污或清净,作为有情流转或还灭之起因。此‘赖耶缘起’是以心识为中心,加以调制磨炼,净除我、法的迷执,以体悟‘唯识无境’(诸法无我)的观境。④

b)诸菩萨若成就‘四智’,能悟入‘唯识无义’ :

《摄大乘论本》<所知相分第三>:
「如世尊言:『若诸菩萨成就四法,能随悟入‘一切唯识都无有义’。』
一者、成就『相违识相智』:如饿鬼旁生及诸天人,同于一事,见彼所识有差别故。
二者、成就『无所缘识现可得智』:如过去未来梦影缘中有所得故。
三者、成就『应离功用无颠倒智』:如有义中能缘义识应无颠倒,不由功用知真实故。
四者、成就『三种胜智随转妙智』:何等为三?一、得心自在一切菩萨 ,得静虑者,随胜解力诸义显现。二、得奢摩他修法观者,才作意时诸义显现。三、已得无分别智者无分别智现在前时,一切诸义皆不显现。由此所说『三种胜智随转妙智』,及前所说三种因缘,诸义无义道理成就。」

为了成立‘唯识无义’,「世尊」在《阿毘达磨大乘经》说:「若诸菩萨,能‘成就四法’的正确认识,就能随之‘悟入一切唯识’,知道它都‘无有义’」。

菩萨成就的‘四法’是:

(一)成就「相违识相智」:「饿鬼,旁生,及诸天人」,在「同一事物」上,各有所「见」,「彼等所认识」的「大有差别」。古人所谓『一境应四心』:人类看到江河的‘水’是清冷的流水;饿鬼见到是脓血、火焰;在旁生鱼类见到是大路、宫殿;在诸天见到是七宝庄严。在同一对象上,有种种不同的认识,可知我们所认识的一切,不是事物的真相,是我们自心的变现,故称为「相违识(彼此不同的认识)相智」。得了这智慧,就可悟入‘唯识无境’的道理。

(二)成就「无所缘识现可得智」:我们的认识,不一定要有所缘的真实境界才能生起,没有真实的所缘,识也可以现起。「如过去、未来」的境界,「梦」中所见的梦境,水中见到的月「影」,这些都不是实有的;但在这「非实有的所缘中」,能「有所认识」、「有境界可得」,这种认识的境界 ,即是‘唯心无义’。明白这样的道理,叫「无所缘识现可得智」。

(三)成就「应离功用无颠倒智」:‘无颠倒智’是对于所缘的境界,获得真实正确的认识,不再发生错误的执着。如果一切‘义’,都确如我们凡夫所认识的一样,离‘名言’而实有的,我们能缘「诸义」的「识」 ,就应该「无颠倒错误」而解脱诸障了!我们竟可以「不由功用」而自然知道「真实」。实际上,我们的认识还有颠倒错误;要觉知真实,获得自由解脱,仍须加一番功行才行。这就可以反证,所认识的义,没有真实了。

(四)成就「三种胜智随转妙智」:有三种殊胜的智慧,能随心而改变所缘,如果能修得这三种的胜智,微妙智,那‘唯识无义’的理论,就可以在实践中亲切的证实。「三种胜智随转妙智」是:

(1)随自在者智而转:「已获得心自在」的诸菩萨,和「已得静虑」的声闻、缘觉,都能随他的「增上胜解力」 ,使「诸义显现」。

(2)随观察者智而转:「得了殊胜的奢摩他」(止),在定中「修法观者」,在他「才作意」的时候,诸教法的「义相」,就都「显现」在前。

(3)随无分别智而转:「已得‘无分别智’」的大地菩萨,在他「‘无分别智’现在前时」,「一切」‘遍计所执性’的「‘诸义’皆不显现」。由这也可知‘诸法唯心,心外无境’。

「由此所说三种胜智」的「随转妙智」,及「前」面「所说」的「三种」理由(「因缘」),「诸义无义」的「道理」,可说已有充分的理由使它「成就」了。 ⑥

【参考资料】:

①演培法师《成唯识论讲记》(一)<题前概说>【十二、佛说唯心的特征】(p.125-130)

②演培法师《成唯识论讲记》(一)<题前概说>【十三、唯识思想的萌芽】(p.130-133)

③恒山紘一著、许洋主译《唯识思想入门》<外界存在的否定(唯识无境)>(p.108-115)

④演培法师《成唯识论讲记》(一)<题前概说>【十四、唯识思想的系统】(p.133)

⑤参考印顺导师《摄大乘论讲记》<第三章、所知相>【略释三相】p.184-188

⑥印顺导师《摄大乘论讲记》<第三章、所知相>【丙、成就四智成无义】p.228-232

唯識無義

唯識無義即唯識無境,認為宇宙萬物皆唯識所變現,而無實體,莫執虛妄不實、染汙、差別之境為我體;從物質方面,讓人們不再追逐物慾的種種誘惑,生起貪、嗔、癡等煩惱;在精神方面,提升自己,努力往更高的層次去。

無著菩薩的十一識劃分了一切法,身(前五識)和受者(意識)衍生能受識(六識)後,與所受識(六塵)接觸,建立內與外的關係;身者(七末那)來自無明煩惱(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執我體實有而生起自他差別;此外,無始以來的生死相續(世識)、數目的排序差別(數識)、界度的高低差別(處識),還有語言文化(語言識)等差別分佈在五明(把眾科目略為分類)之中,還有從道德中分出善、惡(善趣惡趣生死識);但有漏雜染的三界、五趣,仍然使眾生沈淪於生死之中;這千差萬別的世界,總稱為阿賴耶識,是唯識無義的明證。

《攝論》首先以幻誑(幻術)、鹿愛(海市蜃樓)和眩翳(目眩暈腦)來比喻不實的外境,猶如現今的網絡及電話詐騙,受害者多被金錢、感情、事業、疾病、迷信等誘惑蒙蔽;《解深密經》記載佛說:定心與定境(影像)無異,因為能分別的是識,所分別的也是識,兩者不能說有分別;佛就「能緣心」和「所緣境」再說根本無一法可得的道理,因為離心無境,例如照鏡子以為有我,於是出現能、所的反應,即我能主宰甚麼或我被甚麼所主宰等的想法,其實都是心所現的亂識作用,或認知的能力有局限,對外境不能全知所影響。

俗話有說隨心所欲,慾望都是虛擬的經驗,譬如電玩裡的模擬戰場,那些小孩都沒有上過戰場,可是電商都隨其慾望去模擬戰場的經驗,滿足其無止境的慾望,還有營商利潤,而真正的戰爭卻是挑釁者的慾望造成生靈塗炭,遠比模擬之境殘酷得多;雖說生命是色法,但慾望卻不離生命體的心識;所謂業行由身、語所做,身、語由意所催。

在「色相堅住疑」中,一類似乎堅住或相續的物體,既無不可摧毀的堅住性,亦無不變的相續性,《攝論》表述為「顛倒等諸雜染法」或「非義中起義顛倒」,無論指其「自性」或人「所知」,皆錯亂顛倒、複雜不堪;譬如石頭,對人類來說可以是首飾、能源、武器、建材等,在天上的石頭是隕石、星體,在地球的石頭是地殼,如高山、大地、海床,形態可以是板塊、大石、碎石、泥沙、灰塵、熔岩,如果加上各物種與其關係更為複雜,例如山羊以陡峭的岩石來逃避猛獸追捕、鹽岩可供動物吸收養分、泥土更是植物的生長地、沙石是兩棲動物的住處,雖然都是知識的範圍,但都不是全知,更可況人的六識都有局限,由根、境諸識相續而轉,造成非義為義、似色非色(色識是通過虛妄亂識生起似義顯義)的顛倒。

修行方面,得現量智的聖者能悟入唯識無義,現量是指無概念、無分別,亦不用推度,僅以直覺去覺知外境諸法的自相;但七地菩薩乃至凡夫,只能從聖教的比量來推度,聖教是以現量覺知,聖者獲正確的知見後,通過語言傳達,聽者以比量推理可悟入唯識無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