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諸子與王官、非王官說

MC 6210 先秦諸子與王官、非王官說
東周(春秋戰國)天子其失威信,諸侯兼併,文化及社會秩序失衡。孔子謂當時是「禮崩樂壞」的時代。但縱然如此,卻間接令得其時社會上下思想得以解放,造就出先秦諸子百家思想之出現。而究其各家歷史根源,與所謂「王官、非王官」處而來,各有合理說法支持,這命題本無嚴肅討論必要。然學生個人認為,此「王官、非王官」與先秦諸子產生關係,卻帶出我國文化的特質---融合之跡。[註1]
我國古代知識文化的集成,乃循兩種方向創建。一者,由一人如古之聖賢,伏羲創八卦,神農教耕種,周公制禮作樂等,發現和創造後,授以萬民串習。如《易》《周禮》。二者,收集聽聞不同地方流傳之風土產物和藝術歌謠、民間知識智慧,然後加以編撰整理 ; 如《詩經》,既讓天子國君,可藉《詩》的傳誦,而認識各地文化知識,法令實施的效果,與民情的消息。而所有知識智慧皆以庫存,交由不同官員、公卿管理,加以改良發揮,並抉擇傳承和師授個別士子。故所言「王官」之學,本是一種匯粹天下智慧和知識集中地 ; 諸侯公卿、士大夫等貴族精英才接觸到的學問寶庫。然至春秋之衰,治教官師,頓各失其官守[註2](因戰爭影響導至失業,或政治失勢而被擯辭走 ; 如 : 孔夫子)。本是貴族的王官知識份子,流落民間,為了生活,遂於民間師教而傳授知識,成為了職業。「王官」之學因而遂漸普及大眾,百家異說便日後形成。以上是個人理解「王官」說的理解。而「非王官」說則相反。如民初胡適先生之主張。其大致說先秦諸子,皆憂時弊亂,民生困苦,每思救世之道,故諸子百家之說,應時而生,與王官無涉[註3]。
姑勿論怎樣,折衷而言,我國文化之形成,既有來自古代的天才和聖賢,亦包含俗世優越的智者們的智慧。是一種互動包容的成果。或可說成是,王官之說,是官方精英文化,由上而下的解放,讓得文化得以廣泛承傳不斷,是一種啟迪。非王官之說,則是社會專材文化,由下而上的貢獻,是一種推動。先秦諸子之各家思想,均同時來自王官、非王官 ; 官方、民間學術智慧的交涉,並加以改造的結果。也即是說,我國文化的基因,本來便帶有一種,既開放且融合的特性。這亦間接解釋到,印度佛教何以能同化至我們文化之中,其中的一項的遠因,便是彼此皆能同步融攝和互動平行發展的成果。

註1 : 參引書本名目《融合之跡.佛教與中國傳統》賈普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6月初版。
註2 : 拙引課堂講義,第1頁1.24段
註3 : 拙引課堂講義,第1頁1.31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