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與儒、道二家之淵源
「道」這一概念,乃我國形而上哲學的總體,其源頭難考,卻廣見於《周易》,其乾卦[彖傳]謂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 坤卦[文言] :「……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由引文所見,先賢對「道」這一定義,是指宇宙自然本體,一種超然存在的理則和定律 ; 宛然運作,卻超然不覺,是萬物依存其中之真理。也具體揣摸到儒家之「性」是『統天』『承天』而存 ; 一種把理想和目標,歸納說成是與生俱來,理所當然的。而『命』是合乎(順乎)自然,具體必然的實踐運作和責任。性是先天之職,命是後天之責。故推之儒家性命之道是「統、承、順、行」天地自然之學,究其源於《周易》,然從另一角度看,也是儒家繼之先民對「道」這一概念具體的探究。但道體無言,難盡其然,也難盡所以然。故孔子亦曾嘆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註1]可見「道」難以參透。而先秦諸子中,卻只有道家,是直接以「道」,為其宗名。也是先秦諸子中,最早的以「道」為核心哲學的宗派。
傳說孔子曾問道於老子[註2],這是一則公案。只能推說孔、老二聖大致生於同一時,老子可能略年長於孔丘,當中孔子所問之「道」,與老子所倡之「道」是否一致呢?當中對話內容的真確與否?真是千古難解之謎 ! 但今據老子所傳《道德經》(後世直言為,《老子》)內容,確有些觀點,儒道兩家皆有呼應之處。首先,老子是怎樣言「道」的呢。
《道德經》[廿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這指人自立自主於天地中,不一定指帝王),域中有四大(「域」指道之總體,泛指存活空間),而王(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言「法」者,效法也,是說人只要效法自然之德性,客觀上便能與天地相應。
《道德經》[七章] 亦云:「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此云「長生」非指是肉身不死,是指生生不息的活力,即如《繫辭上》孔子言 : 「……故知生死之說……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樂天知命,故不憂…」即今言善待生命,盡享生命之體驗,坦然自在。如今天生物學上說生物鏈之譬喻,微生物是體形較大物種之糧食,但當生物死亡,其身體反成微生物的食糧。一個生物個體的死亡,卻是造就另一個體的生存。道家之言生死亦然,是雙對而非絕對,生命不是主觀之有無,只是轉化和歸還本初,混然同一天地體性,故生命本質就是---天地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註3]之道體。
上文[廿五章]言「道」有另一種的特性,便是是包容、含容,一個整體性 ; 天地萬物皆不出其中,人的存在亦然,是故「道」便是一切存在的絕對解釋。人不能獨立於天地而存滅,由此推之,人須順乎道生活,才能明白一切事物「自」存之所以「然」。故「道」即是「自然」存在之超然。「天地」便是「道」具體呈現。故人之行為須效法天地,才得以善終。而此說也見之於《易》。
《周易.繫辭上》:「……廣大配天地 (如上文 : 道大,天大,地大…),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子曰 (孔子) :『《易》其至矣乎』(孔子讚歎《易》之奧妙,續云) 『夫《易》,聖人之所以崇德廣業也。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同出《周易.繫辭上》首句 :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指天地是道初始時,已自存的既定運作) 成性存存,道義之門』……」是指要體驗道,便得從效法天地運作中得到啟發。「崇」者,敬仰觀察 ; 卑者,謙下體會。
由此推之,儒、道二家對「道」的觀點,是一致而同源自天地宇宙的啟發。是二元相對,彼此共存。與後來佛教之「緣起」闡釋十分接近。
《道德經》[首章] 亦云 :「道可道,非常道 ; 名可名,非常名 ;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 常有,欲以觀其徼(竅)。此兩者(可道、可名 ; 非常道、非常名 ; 無、有 ; 常無、常有)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深奧難測),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由此觀之道家之言道,其本體是「無」。但正因本體是以「無」的狀態存在,故無的存在,亦說成是一種「有」的概念---這就是「妙」。相反,經驗上存在之有的事物、事情不是永恆不變,終歸虛無,也即是說,這種短暫而顯現之「有」,背後是以虛無的理則運作,這就是「徼」(徼即:竅,開通、相關義),哪麼 ? 「道」是有還無 ? 還是亦有亦無 ? 這就是「玄」,自相矛盾的存在,便即``玄之又玄”(老子)的``道義之門”(繫辭)。也就是``成性存存”(繫辭)所說的,無有相待;正反互抵,各不相干,但平衡而和諧發展的``眾妙之門”(老子)。這就是「道」。這亦與日後佛家之「般若性空」「中道不落二邊而住」的思惟遙遙相應。
由此觀之,《易經》不單祇啟發儒、道二家,先秦諸子百家,或多或少,莫不也跟《易經》義理有所交涉,而從我國文化本位而言,皆源自共同母體,可能儒家側重形而下的實踐,道家則偏向形而上的探求,兩家和而不同的走向吧!。
註1 : 參引《論語.里仁》篇。
註2 : 詳見《莊子.知北遊》
註3 : 參引梁瑞明老師編著,《老子》稈義.第六章 :「谷.神.不死(谷,虛 ; 神,靈 ; 不死,永恆。此言「大道」之三特性)。是謂玄牝 (牝,雌性生物,主生育)。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不盡)。也即是說,天地自然生生不息。
《易》學與儒、道二家之淵源
《周易》在我国传统文化里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亦称易经,简称易.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周易》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其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无论是道家还是儒教思想都有《周易》的影子。
《周易》并非主张命定论,而是认为人可以通过体认天道来安身立命、通过积德行善来改变命运。《周易》之"神"虽不是外在的人格神,但仍有外在之主宰之义,如此才能让人产生敬畏之心而实现"内在的超越"。
儒家學派者則暢談人倫規範之「人道」
道家學派者則論述宇宙自然之「天道」
道家——道
儒家——德
儒家以《周易》為六經之首,道家則以易,老,莊並列,也把《周易》列為道家產物,将《周易》奉为“三玄”之一。
中正太和,以人为本。
儒家《易传》在解释乾卦卦辞时,《彖》、《象》、《文言》都不惜以牵强比附的方法讲”元亨利贞“四德,可见对于道德的重视程度,当自我能够执守仁义之善,吉凶利害的迁移流转就变得无关紧要了。”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中庸》第十四章)”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儒家的思想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这是儒家学说所认同的最基本的社会伦理道德,也被称为“五常”
“仁、义、礼、智、信”,其本质源于《易经》中的五行思想。
“仁”根源于“木”不断地讲关爱给予他人,抒发扩散,如同树木开枝散叶、越发茂盛‘’
“义”根源于“金”,始终对利益取舍得当、公正无私,如同金属般坚挺硬直、刚睁不阿;
“礼”根源于“火”,长久地对别人礼仪相待、谦逊尊敬,如同火焰热情洋溢、温暖示人;
“智”根源于“水”,持续地为自身补充知识、修身养性,如同水一样的外静内动、吸收能量;
“信”根源于“土”,终身地把信用放在首位、守诺不欺,如同大地般忠厚持重、善良诚恳。
道家的思想以《易经》的阴阳为指导,并将“阴阳”思想全方位的加以诠释:
“无名”与“有名”,说的是阴阳的对立统一;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说的就是阴阳的互根互存;
“曲则全,枉则直,少则得,学则感”,说的是阴阳的消长平衡。
“用象则刚”,说的是阴阳的彼此互用;
“将欲弱之,必固强;欲将夺之,必固与之”,说的就是阴阳的换位转化。
道家的宇宙观以《易经》的法则为基点,并由发展成为解释万物规律的哲学。道家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事物的生成之道,就是根源于《易经》中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思想,即从太极或者道作为原点,生出一个阳。然后又生出一个阴,阴阳再结合就形成或者代表宇宙的万物。
教作为一种外来的文化,其经典产生于古印度的文化氛围中,在其初期传入的时候,是与中国原有的以道家和儒家为代表的本土文化的观念、习俗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的,并且从礼仪习俗等生活领域,慢慢升级到了政治和哲学思想等高层领域。
鉴于这种情况,佛教就必须依附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尤其儒家和道家的观念,进而中和调整观念、习俗、思想等方面的冲突问题。后世佛教在中国影响最深入以至现今仍流行的八大宗派都或多或少经理了一个结合本土文化氛围。进而逐步扩大的过程,这其中又以天台宗、净土宗、禅宗最具代表性。
当然,佛教的各个宗派都经理了一个转化再造的阶段,才得以在中国广为流传和发展。此前我们已经为大家解析过儒家和道家的核心思想皆来源于《易经》的内容体系,所以佛家同儒家、道家的结合,本质上说就是与《易经》文化的交融和调和。也因此,中国佛家宗派的核心内容与哲学思想也大都可以在《易经》中找到对应的根源。
易经作为两千多年的通学史籍,是中华民族的正统思想,它主导了整个中国哲学的缘起、传承和发展,是炎黄子孙的原始宝藏,中国文化的活水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