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仁学的实践性

孔子说仁,强调有实益于人,因而,孝悌成为仁的基础。“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 悌。"在孔子看来,人无不有父母兄弟,对父母兄弟的爱即是爱的最切近的出发点。“子曰: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既养且敬,才是孝悌。敬与养都是有实益于人且 易于把握的。又如,“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唯有担心年老有疾,而 没萄•其他忧虑,敬养父母是孝子。孝、悌,都是从最切近的身边之事做起,修养品德、爱己 爱人,这是易于为人们所接受的。而一旦人们做到了孝、悌,“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 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又可以维护社会的秩序,为统治者的实践服务。 在统治者氏族内,做子弟的孝顺父兄,这样可以使氏族团结得很好,从而巩固氏族员族的统 治,而统治者宣扬孝悌,又可导致奴隶们趋于厚道,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奴隶 们便不致反抗斗争,不致“犯上"、“作乱”了。

孔子关于仁的其它规定性,如“刚毅、木讷",“恭、宽、信、惠、敏"等,无不带有 强烈的可实践性,又无不为一定的实践性目的服务。

孔子仁学的实践性,还表现在它区别于其他许多关于人生理想的观点,如老子的“无 为”、墨子的“兼爱”等,它强调真切实在的力行,反对空洞的不切实际的说教。“子曰: 力行近乎仁。"只有力行才能为仁,倘能力行便接近于仁了。“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 令色,不事真实力行,只想用巧伪赢得人心,并非有意立人达人,故远乎仁。
孔子强调真实力行,从他仁学思想中自始至终贯穿的好学精神可见一斑。孔子曾自言: “其为人也,发愤而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学无所得,愤而忘食,学 有所获,乐以忘忧,学无止境则忧乐无止境的心境,实际上就是孔子所谓仁,是一种不厌不 倦不息不灭的生命精神。

浅谈孔子仁学的实践

孔子的中心思想主要是一个“仁”字,并且都能实践:

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是指一个人为人处事的准则。既要有尊重、关爱他人的言行(即爱人):平时要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尽可能为他人着想,对自己不懂的神秘的东西(如鬼神、仪式等)要敬而远之,对身边的人要亲近并忠诚;你在身体力行地做的这个过程就是仁了。

二、“仁者,爱人”
孔子认为具有良好性格品质的人也就是“仁人”了。这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性格品质?你是一个敢作敢为、沉静、坚忍不拔、勇敢、乐观向上的人,是一个做事认真敏捷、诚实待人、能将心比心的人。

三、“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这是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君臣将“仁”行于天下就是实行“仁政”了。这个“仁”的要素就是“恭(谦虚、恭敬)、宽(心宽、宽恕)、信(诚信、信任)、敏(勤敏、敏捷)、惠(惠德、惠泽)。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仁政”就是靠每一仁人志士用关爱、尊重他人的言行举止来对待社会,并加强自身修养,最后社会就实现了仁的社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