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世两重因果解释十二缘起支的特点与重要性

十二因缘乃是佛教重要基础理论之一,是释迦牟尼佛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指从「无明」 到「老死」、过去世到未来世这一过程的十二个环节。它们因果相续而无间断,使人流转 于生死轮回大海,而不能得以出离。因此,在佛教原始经典中是为了探求有情众生生死苦 恼的缘起而设立的。无明与行是过去的因,识、名色、六入、触、受就是我们现在所受的果报;我们现在有爱、取就会造业,是现在的因,将来就有生、老、死;所以过去因是过去世;现在果、现在因是现在世;未来果是未来世,总共有三世。第一重因果是过去因形成现在果;第二重是现在因造成将来果。所以十二因缘中有三世两重因果。它又告诉我们惑、业、苦的轮转,因为迷惑造业,所以要承受业报之苦;我们在苦中又迷惑,迷惑又造业,造业又受苦,周而复始,没法间断与中止。这种三世之说可视为佛教教理的主要特色之一。
因为无始终、无内外的业识,就是从无始以来自家所作善恶业力,积集而成业识。善的业强于恶的业,则善业先成熟而感受善果;恶业强于善业,则恶业先成熟而感受恶果。因为有善恶种种大小多少差别,所以就感受贫富、贵贱、贤愚种种的差别。具这三种业的因缘,就谓之同业所感。业识犹如谷种,父母两业缘犹如土水日光人工等,因缘具足而后可以发芽结谷。善恶果报,由善恶业因而成,犹如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种因果是毫厘不爽的。我们若能够真实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种善因得善果,种净因得净果,乃至成佛,都是由于自己一念,便可跳脱生死流转,因果还灭的轮回,依佛所说而行,更多的人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并向善而行,小之可以成为正人君子,大之自觉觉他化社会为良善,化世界为太平,转五浊而为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