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大乘经典的基本精神

最早的大乘佛经,当是讲“般若”的那类,即般若经类。从最早的汉译《道行般若经》等看,在般若经类之外,还有其他类大乘经典。大乘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这些早期的经典中。

第一,强调佛的崇拜与关注佛的本生。
支娄迦谶译出的《兜沙经》,把世界分为十方,每方都是无量、无边际的;诸佛即分布在这十方世界,有十方佛刹,数量亦无量无边,由此形成多佛主义、多佛世界。佛徒修行的目的,最终在于成佛,众生必做的功德和为自己应积累的福与智,由此体现自利利他和自觉觉人的大乘精神。

第二,弘扬菩萨和菩萨行。
早期大乘佛典之所以把成佛目标定为无限长的过程,是因为它把深入世间、解脱众生当作自我完善、满足成佛条件的前提。所谓“众生”,不仅指人类,而且包括被世人理想化了的“天”,被视作“三恶道”的“畜生”、“饿鬼”、“地狱”等,凡此都是应予拯救的对象。众生无限,法门无限,修习的过程也必然无限。这种寓自我解脱于救苦救难、普度众生中的践行,叫作“菩萨行”;发誓从事“菩萨行”的佛徒,就是“菩萨”。
大乘给菩萨的定义是:“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大菩提,利有情。”其基本精神,表现在所谓“慈悲喜护”的“四等心”中,而把成就“无上菩提”定为高于涅槃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