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Chinese

部派分裂之兆始

每當言及佛教部派分裂,每每聚焦在佛滅後窟外結集,或佛滅度後百多年的十事非法、大天五事之論爭所至。誠言往後的部派佛教的出現,跟以上三個歷史有所關係,但言及「兆始」定必上數至佛陀住世的時空。

MC6101上庭部佛教MP3講課資料

您好!

請問MC6101上庭部佛教MP3講課資料,可在那裡下載?

說說藏傳佛教文化的展望

藏傳佛教特色大致是政教合一、 活佛轉世、 寺院教育。
政教合一随著藏傳佛教發展而起來, 歷史上起過穩定宗教和政治作用。 隨著1949年西藏改革開放, 提出「政治獨立、信仰自由、政教分離」, 政教合一可謂名存實亡。 加之現代管理哲學與模式, 政教合一已沒有前途。

西藏的文化

西藏的文化, 文化藝術的作品無不出現出濃厚的宗教色彩。 喇嘛尊重「五明」: 「內明」是佛學, 「聲明」是文字學, 「因明」是倫理學, 「醫方明」是醫藥學, 「工巧明」是工藝技術學。

藏文是參照梵文和西域諸國的文字創製而成的拼音文字, 由三十個輔音字母和四個元音符號組成。

《維摩經》中「菩薩行 」與「淨土」的關係

「菩薩行」即菩薩的作為,亦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大乘佛教認為一切眾生本具成佛可能,眾生可以通過「六度萬行」成就佛道,在自己成佛的同時,還須發慈悲心,,不惜身命,廣度眾生,正是大乘菩薩行的基本精神。菩薩行總攝為「六度」,以「六

《維摩經》的 「心淨則佛土淨」

「心淨則佛土凈」這說法出自第一品。經云:「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心淨則佛土淨」成為後世「唯心淨土」的重要依據,同時影響近代「人間佛教」觀念的形成。

活佛轉世制度的形成與發展

藏傳佛教法統的傳承一直採用父子傳承及師徒傳承。
1288年, 噶瑪噶舉派黑帽系為了維護自身利益, 首創活佛轉世。 噶瑪拔希受蒙古蒙哥
和阿里不哥崇賜金印、 白銀和金邊黑帽。 他圓寂時, 傳位弟子朱脫. 鄔堅巴並為他授
記說, 依照找出轉世, 此人就是第三世攘迴多吉。
攘迴多吉是藏傳佛教史上第一位轉世活佛。 黑帽噶瑪巴活佛的轉世, 至今已轉至十七世。

藏傳佛教辯經

在紀錄片、 雜誌看過辯經場面、 氣氛等等, 雖無緣參與其中, 總想藉旅游觀摩, 但至今還未成行。

藉文獻說說了解一些。 辯經從未間斷千年傳承。
辯論疑難問題有多種形式: 既有一對一答辯, 又有一人立宗眾僧質疑的辯論; 既有本級互辯, 又有本級對其他屬級的辯論。

藏傳佛教政教合一的形成與發展

分享我的作業部份有關內容

七世紀中葉佛教由周邊地區傳入吐蕃, 松贊干布接納和支持, 是對外政治交往的需要和文化發展的趨向。 通過與尼泊爾和唐朝政治聯婚使佛教傳入吐蕃。 通過參考梵文創制應用藏文使蕃臣民接受佛法。 通過依照十善法制定法律傳播佛教道德。[1]
從此佛教在西藏結下不解之緣, 政治與宗教結合起來發展。

藏傳佛教的印度佛學家

環顧前弘期、後弘期, 佛教傳播與派別創立都離不開印度佛學家與大師。 例如寂護、蓮花生弘法及建立桑耶寺。 蓮花戒的弘法。 寧瑪派的寂護、蓮花生大師, 噶當的阿底峽尊者, 噶舉的瑪爾巴。 他們都是從印度阿爛陀寺來。

這所印度佛教大學培養了許多佛學家, 例如

Syndicate content